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8篇
  57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90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民将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施拱棚香瓜套棉花,既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又促进棉株早开花、早结桃,同时抗御了市场风险,取得了瓜棉双丰收,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栽培模式一般情况下,根据田间的地形宽窄情况,可选8~16m宽幅的农膜,制作6~13m跨度的拱棚。  相似文献   
92.
优质小麦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种子供应、栽培技术、品质检验、收购贮藏、政策支持等.为了解陕西省岐山县小麦生产的状况以及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的效果,以岐山县为区域,直接在农户田阃抽取收获的小麦样本,现场调查相关生产要素.分析该县的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岐山县属于硬粒、高蛋白质、高筋、强筋小麦产区;田间调查表明,通过优质小麦的推广,主栽品种的比例提高,品种数量减少;稳产,高产、管理简单、便于机械收获、适宜间套的小麦品种深受当地农民欢迎.政府部门应在减少生产品种数量、落实优质优价政策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93.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分析毛乌素沙地环境背景与系统结构缺陷和功能缺陷的基础上,按照沙地农业生态系统模式优化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出发进行系统功能整合的思路,以沙地生态恢复、生态工程、资源高效利用及农业产业互补理论为指导,提出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有效化,必须协调处理好系统内的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林业、农业与能源开发工业等的关系,构建防护型生态结构、节水型种植结构、稳定型畜牧结构和效益型农业产业结构为中心内容的沙地脆弱性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模式体系.并指出注重系统模式之间互补、协调与整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4.
黄土高原地区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生态及农村校园环境现状,对"猪、厕-沼-菜"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系统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研究和设计,得到卫生厕所亚系统、高效沼气亚系统、生态养殖亚系统及生态种植亚系统(太阳能日光温室)的设计方法和关键技术,并从技术经济方面分析评价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猪、厕-沼-菜"农村沼气生态校园模式的可行性.该模式的关键技术将微生物(沼气)、动物(猪)、植物(蔬菜)、厕所废弃物(粪污)紧密地结合起来,变废为宝,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高效型生态校园物质能量良性循环体系,具有"四节三增二净化"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95.
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与产量、旗叶光合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水分环境下冬小麦碳同位素分辨率(Δ13C)与产量、光合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研究以12份不同时期育成的主栽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水(WW)、旱(WS)两种条件下研究碳同位素分辨率、籽粒产量、光合性状及旗叶气孔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光合速率、Δ13C、气孔导度、旗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5个性状在干旱胁迫下表现为下降趋势,且与正常灌溉差异极显著;在两种水分条件下,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Ci/Ca间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籽粒Δ13C与籽粒产量均呈正相关,且正常灌溉条件下Δ13C与籽粒产量具有更高的相关性(0.27 WS;0.51 WW);干旱胁迫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气孔导度、E、胞间CO2浓度和Ci/Ca均呈正相关,其中与Ci/Ca显著相关;灌溉条件下,Δ13C与光合速率呈负相关(-0.42),与其它4个光合性状无显著相关性;Δ13C与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均呈负相关(-0.49,-0.21 WS;-0.56,-0.61WW),其中在灌溉条件下与旗叶下表皮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旗叶表皮气孔密度受开花、灌浆期干旱胁迫影响小,稳定性好。研究表明,灌浆初期的旗叶气孔密度可以作为Δ13C的潜在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96.
以含有矮秆基因Rht8的冬小麦品种晋麦47与Rht13的供体Magnif M1杂交获得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的重组自交系ZX_(44)(Rht8)、ZX_(34)(Rht13)、ZX_(33)(Rht8+Rht13)和ZX_(16)(rht)为材料,在田间和盆栽试验条件下主要研究了矮秆基因Rht8和Rht13对不同水分状况下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矮秆基因的三个品系ZX_(34),ZX_(44)和ZX_(33)与高秆对照系(ZX16)在田间和盆栽同一水分条件下的耗水量差异不显著。田间与盆栽的干旱条件下四种小麦品系的产量趋势均为ZX_(44)ZX_(34)ZX_(16)ZX_(33),灌水条件下均为ZX_(34)ZX_(44)ZX_(33)ZX16。田间干旱条件下四种小麦品系的产量WUE为ZX_(44)ZX_(34)ZX_(16)ZX_(33),灌水条件下为ZX_(44)ZX_(34)ZX_(33)ZX16。盆栽两种水分条件下的产量WUE趋势均为ZX_(34)ZX_(44)ZX_(16)ZX_(33)。ZX_(34)品系与ZX_(44)品系的产量WUE在田间相同水分条件下、盆栽干旱条件下差异不显著,而在盆栽灌水条件下差异显著;两者的收获指数在田间和盆栽试验的干旱和灌水条件下均较高。田间相同水分处理下四种小麦品系的生物量WUE差异不显著,而盆栽相同水分条件下为ZX_(34)ZX_(44)ZX_(33)ZX_(16)。综上,引入Rht8基因和Rht13基因均能明显提高产量和WUE。在配合不断选育的基础上,含有Rht13基因的冬小麦是半干旱地区小麦高WUE育种中的另一材料。  相似文献   
97.
氮磷钾肥对不同筋型冬小麦产量、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筋小麦中麦8(Bl)、京冬8(B2)和强筋小麦皖麦38(B3)、济麦20(B4)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处理[A1为单施氮肥(纯氮240kg/hm2),A2为单施磷肥(P2o5150kg/hm2),A3为单施钾肥(K2O120kg/hm2),A4为对照(不施肥)〕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产量因素在不同肥料处理间存在差异,在3个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穗粒数除外)。单施氮肥对面团性状的改善优于单施磷、钾肥;而单施磷肥不利于提高面包烘焙体积。沉降值与所有加工品质参数关系更为密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郑麦9023和豫麦66分别与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7代筛选、鉴定,获得了20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系。在陕西杨凌设置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病圃,在甘肃天水设置自然发病圃对筛选的小麦高代系进行异地抗病性鉴定,同时对其进行分小种CYR32、CYR33、CYR31和CH42苗期鉴定;分别选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对高代系进行萌发干旱胁迫试验,从而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农艺性状并进行评价。抗病、抗旱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参试的20个高代系中,符合抗病耐旱且农艺性状较好,可用于作为抗源亲本的高代系有8个分别是郑野-2、郑野-3、郑野-6、豫野-1、豫野-2、豫野-4、豫野-5、豫野-6。研究结果表明,在抗病、耐旱综合性状优良育种目标指导下,将郑麦9023和豫麦66作为基因累加的库容,利用系谱选择法,结合育种分子标记检测辅助选择,可不断对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66进行改良与创新;并且可依次对其抗病性、抗旱性、成熟期等农艺性状基因及来源不同的优良基因进行累加转育。  相似文献   
99.
小麦新品种济麦22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明确济麦22携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利用济麦22与感病亲本中国春杂交,用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强毒性小种E20对F2抗、感分离群体和F2:3家系进行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济麦22携带1个显性抗白粉病基因, 暂被命名为PmJM22。运用SSR和EST标记及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将其定位在2BL染色体上,与4个SSR和5个EST标记间的连锁距离为7.7 cM (Xwmc149)到31.3 cM (Xbarc101)。通过分析2BL上其他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染色体位置和抗性反应,认为PmJM22不同于Pm6、Pm26、Pm33和MlZec1。  相似文献   
100.
强优势杂交小麦选配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36个杂交组合分为4组,按产量分组结果对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产量结构进行回归和综合选择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在公顷产量7 500~9000 kg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每公顷504.0 万~607.5 万穗,每穗33.6~41.3粒,千粒重35.7~42.3 g;在公顷产量9 000~10 500 kg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每公顷525.0万~645.0万穗,每穗36.0~50.0粒,千粒重37.0~45.0 g;并得到综合选择指数Ⅰ值,对Ⅰ值排序与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产量进行比较,其拟合度为80%,证明综合选择指数分析方法在强优势杂交小麦组合的选育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