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6篇
  427篇
综合类   222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8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8 毫秒
21.
在分析国家和新疆自治区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墨玉县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土资源结构、农业种群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其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的分析。结果显示其水土资源结构不平衡、种群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甚合理,决定了绿洲功能较差,产投比低下的特点,并据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中心,改善绿洲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并提高其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2.
长期不同施肥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李新爱  童成立  蒋平  吴金水  汪立刚 《土壤》2006,38(3):298-303
通过对湖南新化、宁乡、株洲、桃江、武岗5个国家级稻田肥力长期定位试验点1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中量和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处理在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单施化肥和秸秆还田处理,且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和N素肥力的重要措施。在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土壤有机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或者下降的趋势,但在不同的年份会有波动。  相似文献   
23.
稻季施肥管理措施对后续麦季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马静  徐华  蔡祖聪  八木一行 《土壤》2006,38(6):687-691
2003─2004年选用江苏省宜兴市稻-麦轮作试验田,研究了水稻生长季秸杆(0和3.75×103kg/hm2两个水平)和N肥施用(N0、200和270kg/hm23个水平)对后续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季秸杆施用显著减少了后续麦季N2O的排放,这些减少量主要体现在小麦播种-返青期,方差分析达显著水平(P<0.05)。稻季施用N肥,后续麦季N2O排放减少,但N200和270kg/hm2N肥施用水平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麦季土壤水分情况与N2O排放通量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4.
韩琳  王殳屹  史奕  梅宝玲  朱建国 《土壤》2006,38(6):762-767
利用位于江都市小记镇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平台,采用最大可能(MPN)法,在2004年水稻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施肥情况(施常规N量UN和低N量LN)、不同秸秆还田情况(秸秆全还田HR和秸秆不还田NR)下,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在FACE条件下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FACE条件下,土壤硝化菌数普遍在抽穗期或乳熟期达到最大值,而对照土壤的硝化菌数普遍到成熟期才达到最大值,并且显著高于FACE处理的相应值(P<0.05)。在HR条件下,LN和UN小区FACE处理的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较对照减少6%~10%。FACE条件LN小区的反硝化菌数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而对照处理则在乳熟期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FACE处理(P<0.05);而UN小区的反硝化菌数二者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在LN小区HR和NR情况下,FACE处理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分别低于对照处理的相应值8%和13%。在HR情况下,土壤反硝化潜势FACE处理显著低于对照。在LN和UN小区,FACE处理土壤的反硝化作用潜势分别是对照的83.7%和95.4%。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3份小麦农家品种‘矮秆芒麦’、‘红头麦’和‘大红头’进行苗期抗性的遗传分析,研究它们的抗白粉病遗传特点,为其在抗病育种中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这3份小麦农家品种分别与感病品种‘铭贤169’正、反杂交,获得了F1和F2代.利用白粉菌E09菌株,分别对这3份农家品种、感病亲本‘铭贤169’以及各自的F1和F2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调查统计的数据经卡方测验分析其符合度.[结果]这3份农家品种对白粉菌E09菌株的抗性均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结论]3份农家品种对石家庄本地区的混合白粉病菌表现出良好的抗性,并且对E09的抗性均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可以进一步对它们进行分子标记及定位研究,为其作为抗源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近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粮食产量及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收集粮食产量的历史数据,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地区近10年来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19个县(市、区)的粮食贡献以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基于灰色理论和Matlab软件编程建立了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粮食产量定量预测模型,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地区未来几年内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GM(1,1)模型模拟预测值序列与实际值序列残差的关联度R、均方差比值C及小误差概率均判定该模型的精度为一级,误差较小,预测结果可靠。本研究所得结果可为粮农管理部门做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
以黄花软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和双柱紫草(Coldenia procumbens L.)为外类群,用PAUP*4.0 对鹤虱属(Lappula Moench)13个代表种的核糖体ITS和叶绿体rpS16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采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对获得的序列矩阵进行分析,得到一致性进化树。拓扑结构显示,Lappula为单系类群,前人对该属属下阶元的划分带有一定的人为主观性,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其系统发育关系。结合形态学特征,得出该属植物大致沿着花由小型到大型,果实由同型到异型,小坚果边缘有瘤或刺到具翅这样的路线演化的。  相似文献   
28.
 分别从云南省剑川县和香格里拉县采集到鸡油菌属(Cantharellus)真菌的东亚/北美/大洋洲间断分布种红鸡油菌(C. cinnabarinus)和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种太平洋金色鸡油菌(C. formosus)。对两者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基于核糖体大亚基 (LSU nrDNA) 的分子系统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原被定为C. cinnabarinus的标本代表着一个尚未发表的新分类单元,而本文报道的红鸡油菌为真正的C. cinnabarinus;太平洋金色鸡油菌为中国新纪录种,以其暗褐色的子实体区别其近似种C. cibarius。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29.
浸润线高度对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开展了不同浸润线高度下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效果的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浸润线可改变湿地填料层中的溶解氧分布和水力流态,从而造成了3种类型湿地系统对猪场沼液处理效果的差异;在不同水力负荷下,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M)对猪场沼液中各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均好于低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L)和高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VSSF-H);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利用溶解氧梯度在填料层内实现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的共存,从而使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在同一系统内完成,提高了系统的脱氮能力;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系统还可适当增大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并可优化水力流态,从而进一步改善湿地系统的净化效果。因此,结合处理效果和出水水质的稳定性,中浸润线垂直潜流湿地对浓度较高的猪场沼液具有较高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30.
郭庆春  可振芳  李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479-5481
利用Levenberg-Marquardt (LM)算法对BP神经网络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改进型LM-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提取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粮食作物有效灌溉面积、受灾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从事农业的人口、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9个因子作为输入因子构筑模型,粮食产量作为网络输出,通过LM算法使网络误差最小化,最后使用相关系数、相对误差等指标对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训练样本集中模拟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96,平均相对误差为0.47%;检测样本集中,预测值和实际值的相关系数为0.994,平均相对误差为0.56%;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将此网络模型应用于粮食产量预测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