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83篇
林业   80篇
农学   174篇
基础科学   39篇
  233篇
综合类   519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57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了解野生鸟类禽白血病病毒(ALV)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集了300份野生鸟类样品,将样品处理后接种DF-1细胞,利用p27抗原ELISA、IFA、PCR等方法检测,其中两份样品为ALV阳性并对其env基因扩增.结果表明,其中gp85编码序列与已发表的A亚群ALV (ALV-A)的同源性最高,为91.1%~100%,而与已发表的鸡的B、C、D、E、J亚群ALV的gp85编码序列的同源性仅在28.0 %~80.3%之间.遗传进化树分析也表明这两份ALV阳性样品的gp85编码序列属于ALV-A.本实验在我国野生鸟类群体中首次分离和鉴定出ALV-A,表明目前我国野生鸟类已经存在A亚群ALV的感染.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近期中国北方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流行规律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本实验对2011年在中国北方家禽中分离到的11株H9N2亚型AIV通过RT-PCR扩增病毒的H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这些病毒的受体结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1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的HA基因在HA1和HA2的氨基酸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F基序,符合低致病性病毒株氨基酸序列特征.多数病毒HA潜在糖基化位点为8个,所有分离株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226位均为L,经红细胞受体结合性试验验证表明这些病毒均同时具有α-2,3和α-2,6受体结合特性,表明目前北方地区流行的H9N2亚型AIV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结果对加强H9N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在对山东威海成山林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调查中发现,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危害黑松的主要蛀干害虫.对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研究发现,在4月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幼虫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41和0.640,存在一定差异性,生态位重叠值为0.842,在7月和8月空间生态位宽度相似,生态位重叠值和竞争系数增大.衰弱木上松褐天牛幼虫生态位宽度为0.904,比褐梗天牛分布宽.枯立木上松褐天牛在树干2m以下分布最多,与褐梗天牛分布相似,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53和0.46.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一种基于荧光显色的禽呼肠孤病毒(ARV)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使用针对ARV的p10基因8个区域的6条LAMP引物,能够在等温(63℃)条件下1h内完成反应,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低能够检出102个拷贝的病毒,敏感性比普通PCR高100倍,而对其他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在荧光显色中分别应用SYBR Green Ⅰ和钙黄绿素作为显色剂,其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一致.在对80份临床样本的检测中,使用LAMP和PCR检测出阳性样本的数量分别为68份和55份.因此,基于荧光显色的LAMP方法可以应用于ARV的快速检测,具有在科研机构、基层实验室特别是检测现场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75.
田旭  李贻学  周永昌  刘炳良  尹凯  李进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129-4131,4151
选取土地投入强度等4个评价因素,以及地均附载固定资产额等12个的评价因子,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层面讨论分析合肥市制造业用地集约利用情况,为合肥市相关政策的制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农民"被上楼"现象及其原因,并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对策:应充分调查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从设计安置区模式、落实资金、完善建后管理3个方面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7.
为探究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适宜的水、氮管理模式,以STP-F318番茄为试材,磷、钾肥施用量固定,在生育期内设置3个滴灌水平(W1~W3分别为4 646.25 mm/hm~2、3 097.50 mm/hm~2、1 548.75 mm/hm~2)和6个氮肥梯度(F1~F6分别为572.42 kg/hm~2、542.30 kg/hm~2、512.17 kg/hm~2、482.04 kg/hm~2、451.91 kg/hm~2、0 kg/hm~2),以常规农户土栽水、氮管理(7 650.00 mm/hm~2、600.00 kg/hm~2)为对照(CK),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水氮耦合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番茄的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水氮耦合能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其中SPAD值以W1F4处理最大,为44.83; W1F2处理净光合速率最大,为16.69μmol/s~2·m。同时,各处理显著改善番茄果实品质,Vc含量以W1F3处理最高,为30.46 mg/100 g FW,较CK增加17. 61%,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番茄红素含量与V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为5. 21~7. 80mg/100 g FW。有机酸含量较CK有降低的趋势。W3F2、W1F1和W1F3处理糖酸比分别为8.25、8.26、8.85,口感较佳。产量以W1F2处理最高,为170 985.48 kg/hm~2,较CK增产27.73%。氮肥农学利用率(NAE)与水分利用率(WUE)分别以W1F4、W3F4处理为最高,为87.34%、96.64 kg/mm·hm~2。综合分析认为,水氮耦合利于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番茄产量和水氮利用率,生育期内滴灌4 646.25 mm/hm~2、追施氮肥542.30 kg/hm~2是基质栽培番茄较为理想的水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8.
为了探索桃果实的贮藏品质,利用生物力学、核磁共振影像、理化检测等分析手段,以北方晚熟桃品种为试材,研究桃品种间和贮藏期间质地、水分和细胞壁组分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硬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蟠桃’‘青州蜜桃’‘中华寿桃’和‘肥城桃’,‘蟠桃’硬度大,T_(23)弛豫时间长,水溶性果胶质量分数高,但纤维素质量分数低,而‘肥城桃’硬度最小,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低,T_(23)弛豫时间短,自由水较多。相关性分析显示,桃果肉硬度与T_(23)、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半纤维素呈显著正相关,而粘附性与离子结合型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呈显著负相关。T_(22)与T_(20)、T_(21)和T_(23)均呈显著正相关,T_(22)与可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显著正相关,T_(23)与可溶性果胶、共价结合型果胶和半纤维素均呈显著正相关,桃品种间硬度的差异是细胞壁组分和水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并且,通过贮藏试验进一步表明,‘肥城桃’果实硬度下降伴随着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水溶性果胶显著增加,果实内紧密结合水(T_(20))逐渐消失,而自由水(T_(23)和M_(23))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了提高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HMCVT)换段液压系统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设计了一种应对换段液压故障的诊断方法。[方法]利用自主研发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试验平台,获得5种油路故障状态模式数据集;通过数据预处理及随机抽取的方法得到120组单一故障样本集和21组组合故障样本集,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 BAS)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120组单一故障样本建立了故障诊断模型;对标准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优化型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试验测试和比对研究。[结果]所使用的BAS-BP方法对试验样本实现了5种油路状态模式分类;与标准BP神经网络相比,BAS-BP方法可以更好防止网络受限于局部极小值,且故障诊断正确率提升10%。[结论]与常规优化算法相比较,BAS-BP方法所需训练时间短、收敛速度快,算法运行速率提升85.76%,拥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判别精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该方法对于组合故障的判别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80.
随着侧柏(Platycludus orientalis)林进入中成熟龄阶段,其更新和健康经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目的】解决侧柏林内土壤湿度不足、籽苗稀少的问题并确定最佳补水时期。【方法】依据山地水土汇集面、沟谷两侧和集水池周边侧柏籽苗较密集的现实,进行人工促进侧柏林地种子萌发和天然更新的研究,应用小穴整地、模拟天然下种、人工灌水和林地模拟育苗等手段。【结果】于2017年秋季在济南燕子山上成功地促生许多侧柏苗。侧柏种子成熟期林地土壤水分不足是种子萌发的限制性因素之一。【结论】秋季9月为灌溉补水人工促进侧柏种子萌发的关键期,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可以有效地促进林地种子萌发和籽苗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