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4篇
  41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枸杞糖肽(LbGp)对环磷酰胺(CY)诱导雏鸡产生免疫抑制的调节作用。【方法】将200羽7日龄海兰蛋鸡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40羽,即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CY)及LbGp高(LbGpH)、中(LbGpM)、低(LbGpL)3个剂量组,NC组肌注生理盐水,其余4组连续3 d肌注80 mg/(kg·d) CY进行造模,造模后LbGpH、LbGpM和LbGpL组连续7 d分别给予10、5、2.5 mg/(kg·d)LbGp。在首次给药后第7、14、21和28天各随机选取5只鸡测定体重,脾脏指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并进行脾脏组织学分析。【结果】LbGpH显著提高了CY诱导免疫抑制雏鸡体重(P<0.05),LbGpM组能极显著提高CY诱导免疫抑制雏鸡体重(P<0.01);LbGpM组显著提高了CY诱导免疫抑制雏鸡脾脏指数(P<0.05);LbGpH和LbGpM组极显著提高了CY诱导免疫抑制雏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脾脏组织学结果显示,在首次给药后第14和21天LbGp各组生发中心个数显著高于CY组(P<0.05)。【...  相似文献   
92.
王博  张茹  刘静  李志刚 《草业学报》2023,32(2):15-25
沙化是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而该地区的生态防护林、农田防护林及城市森林的林木修剪物为沙化土壤的改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本研究以宁夏易得的杨树枝条为材料,设置了覆盖(M)、翻埋(W)、翻埋+覆盖(WB)及无任何枝条添加的对照(CK)4种处理,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菌根侵染率等指标,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与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群落结构,分析了影响AM真菌侵染率及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翻埋与覆盖处理均不同程度改善了土壤性质,提高了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但总体以WB处理效果较佳;相比CK,处理WB还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根系总侵染率、丛枝侵染率、菌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及土壤孢子数(P<0.05),同时亦显著提高了根系AM真菌Chao1和ACE指数,但所有林木枝条施用方式对土壤α多样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此外,NMDS和PERMANOVA分析结果显示,处理WB对土壤与根系AM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响应(P<0.05)。相关分析和dbRDA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AM真菌的侵染状...  相似文献   
93.
旨在筛选牛乳不同乳脂水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中乳样采自宁夏农垦贺兰山奶业茂盛牧场,采集体重与月龄相近且健康的头胎次荷斯坦牛泌乳中后期(180~210 d)的早、中、晚班次新鲜乳样(4∶3∶3混合)245份。DHI测定后筛选体细胞数低于20万个·mL-1,乳脂率具有极端差异的样品26份,其中乳脂率大于4.4%为高乳脂率组(HF组,13份),乳脂率小于3.0%为低乳脂率组(LF组,13份)。之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HPLC-MS)对样品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结果显示,相对于LF组,HF组代谢轮廓发生了变化,在HF与LF两组中共鉴定出343种代谢产物,根据VIP值(VIP>1)和单变量统计分析(P<0.05),正、负离子模式下共筛选出60种显著差异代谢物(P<0.05);其中依据P<0.5且FC>2.0及P<0.5且FC<0.5,HF组奶样中15种代谢物含量高于LF组,6种代谢物含量低于LF组;进一步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0.85,发现有18种差异代谢物对两组牛乳具有显著区别能力,即: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结果发现,不同乳脂水平显著差异代谢物有60种,且代谢物N-油酰甘氨酸、皮质醇、δ-生育酚、PC(14∶0e/9∶0)可作为高乳脂率牛乳潜在标志性差异代谢物。本研究结果为奶牛乳脂合成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奶牛的泌乳过程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94.
鉴定无苦味种质,选育无苦味品种是控制黄瓜苦味、改善品质的有效方法。利用黄瓜营养器官苦味基因的标记SSR02309和果实苦味基因的标记SSR10795,对78份种质资源进行苦味基因型分析,表明黄瓜种质间和种质内苦味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78份种质苦味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初步鉴定出7份无苦味种质。在田间逆境胁迫条件下,利用感官品尝方法对标记鉴定的7份无苦味种质的苦味性状进行了感官品尝鉴定,结果与标记鉴定的一致。为无苦味黄瓜品种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95.
马铃薯连作栽培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BIOLOG技术研究了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连作、冬麦连作、倒茬利用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总体表现为冬麦连作(对照)>迎茬马铃薯>马铃薯连作栽培;马铃薯连作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马铃薯连作5年、10年及迎茬栽培马铃薯土壤在培养48 h时,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分别比对照土壤提高了9.91.10.98,2.86倍.马铃薯持续连作多年后,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底物的利用能力仍然较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的功能多样性也较高.培养96 h时,各供试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土体中多聚化合物、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根际土壤中微生物主要利用的碳源为氨基酸、多聚化合物、糖类物质.马铃薯迎茬、连作栽培后土壤细菌/真菌的比例和对照土壤相比,分别减少了64.70%,9.18%~32.11%,连作会使土壤类型从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96.
为探明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和燃料品质随收获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在甘肃省庆阳市进行田间试验,研究收获时间对柳枝稷生物质产量与燃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收获时间的推迟,柳枝稷生物质产量呈下降趋势,且叶片所占比例逐渐降低,说明产量损失主要是叶片脱落。2)柳枝稷生物质热值总体上呈降低趋势,开花期热值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延迟收获显著降低了柳枝稷生物质含水量和灰分含量;随收获时间推迟,柳枝稷茎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提高,半纤维素含量降低;枯亡期之后柳枝稷生物质中K、Mg、Na、Cl等不利于燃烧的矿质元素含量显著降低,生物质的燃料品质提高。3)在柳枝稷能源生产模式下,生育季节末期柳枝稷地上部衰亡后收获生物质燃料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97.
盐酸环丙沙星在子宫内膜炎奶牛乳腺排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子宫内灌注盐酸环丙沙星,采用内标法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乳汁中盐酸环丙沙星的药物浓度。研究表明,在奶牛给药后0 h~24 h,血药浓度大于乳药浓度,在24 h后,乳药浓度大于血药浓度。在48 h内盐酸环丙沙星的乳药浓度值均高于MIC值,所以仍具有抑菌作用,这对乳房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土壤生态因子与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于2004年7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同心、中宁、惠农、园林场四个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宁夏枸杞果实中甜菜碱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对枸杞有效成分甜菜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四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中宁含量最高,惠农含量最低;四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土壤盐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
2016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红梧山现代枸杞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区以2年生的"宁杞7号"(Lycium barbarumL.)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探讨蚯蚓发酵液不同施用量(150、300、450 kg·hm~(-2))对枸杞植株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F_v/F_m、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蚯蚓发酵液新稍生长速率提高23.73%~52.41%,叶面积增加5.28%~42.03%,叶绿素含量增加可达88.88%,净光合速率提高9.83%以上、F_v/F_m提高18.49%;促进多糖、甜菜碱、黄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峰值分别达到7.54%、0.22%、16.71 mg·g~(-1)、16.11 mg·g~(-1);产量、百粒重增幅分别为9.41%~34.07%、19.48%~28.12%。各指标随蚯蚓发酵液施用量增加基本呈先增后降趋势,峰值出现在300 kg·hm~(-2)处理。说明蚯蚓发酵液施用量300 kg·hm~(-2)效果最佳,能促进枸杞营养生长,改善药品品质,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00.
基于APSIM 模型的宁夏半干旱区苜蓿 灌溉模拟验证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宁夏4 个试验点的试验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对APSIM 模型进行了充分地校准和验证。结果表明, APSIM 模型达到了较高的精度,各验证项模拟值和实测值均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2在0.6~1.0 之间,D 值 在0.78~0.99 之间。在此基础上,利用APSIM 模型模拟了不同灌溉情况下不同灌溉量对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 干草产量尧蒸发蒸腾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认为灌溉是宁夏半干旱地区苜蓿增产的重要因素。200 mm 的灌溉 量是苜蓿干草产量由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苜蓿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的敏感度不同。分枝期和现蕾期最大灌水量 为50 mm,超过50 mm 会引起产量降低。蒸发蒸腾量(ET)与灌水量呈线性显著相关,决定系数R2达到0.826,P< 0.01。苜蓿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量不成正比,当灌溉量增加到100 mm 时,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尧为54.2 kg/hm2窑 mm,随后逐渐降低。较大的灌溉量不利于苜蓿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