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7篇
农学   51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226篇
农作物   50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通过人工诱发,初步证实了来自玉米疯顶病病田的土壤和植株病残体能够传播病害,是疯顶病在当地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病害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田间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并在玉米幼苗出土前的萌发期田间发生积水。利用杀菌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对疯顶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达到39.9%~51.3%,杀毒矾也有一定的防效,甲霜灵锰锌是今后开展玉米疯顶病田间防治的主要杀菌剂。利用病田淹水诱发方式,初步评价了37份品种的感病性,发现在多数感病品种中,高度感疯顶病的自交系掖478是其亲本之一。对120份玉米品种在病区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为避免感疯顶病品种在病害发生区的推广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32.
叶面喷施硫酸镁锌硼对甜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勒泰地区由于常年种植喜硼、镁、锌作物如甜菜、玉米、油葵等,土壤含硼、锌、镁元素极度不均,耕层(0~20cm)有效硼含量为0.02~6.75mg/kg,平均0.54mg/kg,有效锌含量为0.22—2.0mg/kg,平均0.65mg/kg,代换性镁含量为0%~0.0354%,平均0.011%。目前土壤严重缺硼面积占50.75%,严重缺锌面积占62.59%,严重缺镁面积占42.1%,特别是甜菜种植区缺硼、镁、锌现象较为普遍,已经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33.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出4条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适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枣疯病植原体,且LAMP产物的特异性通过MaeⅡ酶切得到验证;灵敏度较常规PCR高出100倍;并可通过肉眼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直接判定结果。建立的枣疯病植原体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适用于基层及现场快速检测,为枣疯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34.
日本大豆品种十胜长叶是引进种质在我国大豆育种中利用最多的品种之一.对2005年以前利用十胜长叶育成的19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系谱分析,旨在明确十胜长叶对各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率,总结其利用方式,为国外种质的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发现,利用十胜长叶衍生育成的品种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北京4个省市,它所衍生的品种数分别为96个、89个、8个和2个;平均遗传贡献率分别为13.04%、14.99%、20.31%和7.81%.其中92.2%的品种是由杂交育成的.十胜长叶对这些品种的遗传贡献率范围为0.78%~50.00%,以遗传贡献率为12.50%、6.25%和25%的衍生品种数较多,占衍生品种总数的77.3%,说明十胜长叶的利用以至少三交效果比较好,通过复交有利于聚合国内外品种的优良特性.十胜长叶在我国大豆育种中的成功利用说明,通过与当地品种杂交选育创造优良中间材料是利用国外引进种质改良我国大豆品种的有效育种途径.  相似文献   
35.
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薰衣草是名贵天然香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薰衣草的种质情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综述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研究薰衣草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6.
玉米不同灌溉方式产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试验目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态与环境因素。因此,水分的供应与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灌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分的供应情况,并最终实现影响作物的产量,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的相关实验,探明春玉米的最佳灌溉方式,进而为制定高产种植灌溉模式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7.
低温胁迫对扁桃花芽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野扁桃为对照、两个新疆本地品种(鹰嘴、纸皮)、两个美国引进品种(Nonpareil、Mission)的花芽为研究试材,人工模拟低温胁迫下扁桃花芽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MDA含量、S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下降可溶性糖、脯氨酸、可溶性蛋白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SOD活性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所测生理指标显著性差异都出现在-15~-25℃,野扁桃的可溶性糖含量和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MDA含量不能作为扁桃花芽抗寒性生理指标鉴定参数,初步推断抗寒性强弱为:野扁桃>美国引进品种>本地品种。  相似文献   
38.
以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材料进行胚挽救,按照已建立的适合白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培养体系进行实验,获得了大量木纳格葡萄胚挽救幼苗,炼苗后移栽到大田中种植。并结合已有分子标记技术,对胚挽救幼苗进行鉴定,结果显示45株胚挽救幼苗中,有21株扩增获得了目的片段,初步确定为具有无核性状的葡萄苗。  相似文献   
39.
以花后不同天数的木纳格葡萄败育型胚珠为试材,研究接种时期、基本培养基种类、不同激素、胚珠处理方式以及活性炭浓度对胚挽救中木纳格葡萄胚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纳格葡萄在开花后第40天是胚挽救的最佳时期,胚萌发率可高达76.8%。对胚珠进行横切处理,在6-BA 1.0mg/L,GA30.2mg/L,IBA 1.0mg/L,活性炭0.5g/L的Nitsch培养基中,木纳格葡萄胚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40.
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至8月对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南疆杏树现有10种病害,叶部病害有真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黄化综合症、褪绿卷叶病;枝干病害有流胶病、腐烂病及立木腐朽病;根部病害有苗木根腐病;果实病害主要有裂果病、果斑病(病原同穿孔病)及贮藏期果实霉烂。穿孔病、流胶病普遍发生;褪绿卷叶病仅分布于轮台,扩展蔓延速度快。南疆杏树主栽区流胶病平均发病株率为94.8%,平均病情指数为45.5,病情较严重,轮台杏园发病相对最轻,库车杏园的病情最严重,和田、喀什介于两者之间。最后分析了流胶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