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7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225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选用六倍体普通小麦JYP97系列、常规材料小披白粒,9312(Z)、贵农、恒丰1号和四倍体硬粒小麦、雄性不育系HB系列(12号、11号、13号、26号)等不同倍性或不同基因型的小麦与玉米加-1、超-1、加-6、综-1、701,703等杂交,采用1/2MS培养基,剥取胚龄为14 d、大小为0.4~1.0 mm的小麦杂种幼胚,接种于培养基上,放置24~25℃黑暗条件下2~3周,置于温度为(26±1)℃、光照为1800~2 000 lx的条件下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结果表明:玉米花粉诱导六倍体普通小麦得胚率为5.4%,明显高于四倍体,玉米花粉诱导雄性不育系的得胚率为3.2%,高于常规材料。混合玉米花粉诱导小麦单倍体得胚率4.6%,高于单一玉米花粉。采用未加任何激素的1/2MS培养基,选取14 d胚龄0.4~1.0 mm的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率为81%,显著高于前人所采用的其它培养基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22.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芳  王丽群  田鑫  顾卫红  麻浩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1):2637-2647
 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大于收获后种子劣变抗性,而且资源中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种质更为丰富;与种子活力和劣变性相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等指标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宜联合采用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发芽率作为种质种子劣变评价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3.
新疆干旱区土壤放线菌拮抗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塔里木盆地的和田和阿克苏两地区土壤中的放线菌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性.结果表明:两地区3种类型的土壤中均有拮抗放线菌存在,占全部供试放线菌的20.4%;和田地区的拮抗放线菌出现的比例高于阿克苏地区;林地土壤中拮抗放线菌株数占相应来源放线菌总数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耕作土壤,荒漠土壤中拮抗放线菌比例最低.菌株GTW-03抗植物病原真菌范围较广,抑制效果好,具有开发天然农用杀菌剂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4.
籼粳分化是水稻遗传分化的主流,而明晰水稻的起源演化和亲缘关系,对合理有效地利用种质资源和品种改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从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角度阐述了国内外在不同时期对水稻籼粳分化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总结了人们对于籼粳分化相关理论的认识,并对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5.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叶用莴苣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叶用莴苣微茎尖为试材,在含有BA和NAA的MS液体培养基上旋转培养,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培养,获得大量不定芽并生根;将愈伤组织碎块与根癌农杆菌共培养,对经卡那霉素筛选后所得到的再生植株进行X-Gluc染色,蓝色反应阳性率为80%,表明建立了叶用莴苣愈伤组织基因转化系统。  相似文献   
26.
通过人工诱发,初步证实了来自玉米疯顶病病田的土壤和植株病残体能够传播病害,是疯顶病在当地持续发生的主要原因;但病害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田间土壤具有较高的含水量并在玉米幼苗出土前的萌发期田间发生积水。利用杀菌剂进行玉米种子包衣,对疯顶病具有防治作用,其中甲霜灵锰锌的防治效果达到39.9%~51.3%,杀毒矾也有一定的防效,甲霜灵锰锌是今后开展玉米疯顶病田间防治的主要杀菌剂。利用病田淹水诱发方式,初步评价了37份品种的感病性,发现在多数感病品种中,高度感疯顶病的自交系掖478是其亲本之一。对120份玉米品种在病区自然条件下的发病状况进行调查,为避免感疯顶病品种在病害发生区的推广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27.
叶面喷施硫酸镁锌硼对甜菜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勒泰地区由于常年种植喜硼、镁、锌作物如甜菜、玉米、油葵等,土壤含硼、锌、镁元素极度不均,耕层(0~20cm)有效硼含量为0.02~6.75mg/kg,平均0.54mg/kg,有效锌含量为0.22—2.0mg/kg,平均0.65mg/kg,代换性镁含量为0%~0.0354%,平均0.011%。目前土壤严重缺硼面积占50.75%,严重缺锌面积占62.59%,严重缺镁面积占42.1%,特别是甜菜种植区缺硼、镁、锌现象较为普遍,已经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28.
根据枣疯病植原体16SrD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出4条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一种适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可视化LAMP检测技术,对优化后的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地检测出枣疯病植原体,且LAMP产物的特异性通过MaeⅡ酶切得到验证;灵敏度较常规PCR高出100倍;并可通过肉眼观察反应液颜色变化,直接判定结果。建立的枣疯病植原体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适用于基层及现场快速检测,为枣疯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遗传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质创新和品种改良的物质基础.薰衣草是名贵天然香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研究其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介绍了薰衣草的种质情况,从形态学水平、细胞学水平以及分子水平综述了薰衣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新疆薰衣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进一步研究薰衣草资源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0.
玉米不同灌溉方式产量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试验目的水分是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的生态与环境因素。因此,水分的供应与作物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灌溉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分的供应情况,并最终实现影响作物的产量,本研究通过在不同灌溉方式下春玉米的相关实验,探明春玉米的最佳灌溉方式,进而为制定高产种植灌溉模式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