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21篇
综合类   271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蕊  白岗栓 《农学学报》2012,2(7):37-42
为了促进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笔者简述了保水剂的吸水机制,保水剂的主要种类及其特性,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温度及土壤结构的调节机理,介绍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及其应用效果,提出了保水剂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
李慧波  刘雅莉  岳娟  娄倩 《草业科学》2013,30(5):710-715
运用测色法、组织切片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植物成分分析方法,对单子叶植物紫露草(Tradescantia albiflora)花色形成的化学基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露草花瓣颜色属于蓝紫色系(Violet group N88B);色素物质主要积累于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表皮层,深度20~30 μm,且表皮细胞呈略扁平的长方形;紫露草花瓣中Ca元素含量极丰富(5 120.89 μg·g-1),其次是Mg元素(2 360.71 μg·g-1);主要成色色素为矢车菊素(6.671 1 mg·g-1)和飞燕草素(0.674 4 mg·g-1);主要黄酮醇类物质是山奈酚(0.327 2 mg·g-1)。本研究表明,紫露草蓝紫色花的形成可能与二价金属元素Ca、Mg与飞燕草色素及矢车菊色素螯合有关。  相似文献   
93.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基因HbPIP1;2和HbPIP2;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经公布的不同植物水通道蛋白(AQPs)的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结合RT-PCR和RACE技术,从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2个AQP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获得橡胶树2个AQPs基因的全长,分别命名为HbPIP1;2和HbPIP2;2。HbPIP1;2编码273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9.15kD,等电点为8.55;HbPIP2;2编码278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9.78kD,等电点为8.20。HbPIP1;2和HbPIP2;2均具有6个跨膜区和MIP家族信号序列SGXHXNPAVT,为疏水性蛋白;HbPIP1;2和HbPIP2;2与同科蓖麻水通道蛋白基因RcPIP1-3和RcPIP2-1的同源性分别为91%和89%,并具有相同功能域。因此,推测Hb-PIP1;2和HbPIP2;2都属于水通道蛋白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苦杏仁油转化生物柴油的性质,分析其优势,为扩展生物柴油产业的油料树种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酯交换法将苦杏仁油转化为生物柴油,运用气象色谱法测定转化率,将转化的生物柴油的性质与其他植物油转化的生物柴油相比较。[结果]苦杏仁油转化的生物柴油主要指标物达到我国0#车用柴油的质量标准,具有点火性能好、安全性能高、腐蚀性小、稳定性强等优点。[结论]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苦杏仁油具有优质的品质。  相似文献   
95.
延安市延河滨水绿地景观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延安市区河流景观的整体形象,在对延河城区段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延河景观现存问题及城市发展需要,应用园林与生态景观规划原理和方法对延河市区段滨水绿地进行了分区规划研究。认为规划布局应以延河为轴线,并根据城市规划及功能需求可将其划分为问书韬略区、河滩晨曦区、历史浮雕区、湿地公园区、生态恢复区等5个区。同时规划在突出生态性、文化性、艺术性、自然性的基础上,力求将延河打造成为具有延安特色的绿色景观廊道与城市景观窗口。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生态林耗水深度和深层耗水量,以明确黄土高原生态林的耗水规律。【方法】选取延安地区16年生的侧柏、沙棘和刺槐三种常见的黄土高原生态林种,以土钻法获取不同生态林和草地的土壤水分含量。首先基于年际的土壤水分含量确定生态林的土壤水分活跃层;其次,基于> 25 m深剖面的土壤水分数据来确定三种生态林的耗水深度和深层耗水量,并分析不同土层的耗水速率。【结果】依据年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2 m土层为该地区土壤水分活跃层。侧柏、沙棘和刺槐的最大耗水深度分别为12.0 m、12.2 m和23.2 m,其16年内耗水总量分别为304 mm、664 mm和1763 mm。刺槐的深层土壤耗水速率最大,为110 mm a-1;其次为沙棘,为42 mm a-1;最小为侧柏,为19mm a-1。在2~10 m土层刺槐的耗水量仅占总耗水量的44%。【结论】探究黄土高原生态林的耗水量需要根据生态林物种的耗水特性选择合适取样土层深度。  相似文献   
97.
利用模拟降雨操纵试验(对照、降雨增加45%和减少50%),研究第2年沙柳和柠条灌丛不同径级分枝生长对模拟降雨改变的响应.结果表明:1)沙柳10~15 mm径级的分枝基径、枝长和生物量对降雨改变有一定响应,15 ~ 20 mm径级分枝枝长和生物量对降雨改变有响应;干旱显著降低了10 ~ 15 mm径级枝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量,而增水增加了15~20 mm径级枝长和生物量的增加量,其他径级对降雨改变无显著响应.2)柠条<20 mm径级的基径生长对降雨改变均有显著的响应,但只有< 10 mm径级枝长对降雨改变有显著响应,小径级分枝对降雨改变的响应更敏感.增水增加了< 10 mm径级生物量,而干旱并未导致该径级生物量显著降低;增水对10~20 mm径级生长季生物量并未产生影响,但干旱导致该径级生物量显著降低.3)增水导致沙柳和柠条每丛生物量增加量分别为11.3%和35.5%,而干旱导致每丛生物量增加量分别下降14.2%和36.8%,降水改变对柠条生长的影响要大于沙柳.该研究可为未来降雨格局改变下,2种灌木的生长动态和生产力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以探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为目的,为提高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土壤稳定性及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在陕西澄县山地丘陵区空心村整治还田后,设置5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展为期1年的种植试验,分别为玉米(C处理)、小麦(W处理)、蔬菜(V处理)、药材(M处理)及对照(未种:CK处理)。测定分析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土壤团聚体分布、平均质量直径(WMD)、几何平均直径(GMD)、团聚体破坏率(PAD)、不稳定团粒数(ELT)和分形维数(D)。结果表明:(1)各处理在0—40cm各土层土壤团聚体数量及大小均显著优于CK处理,各处理干筛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DR0.25)和湿筛下该含量(WR0.25)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相反的趋势;(2)干筛法和湿筛法0—40cm土层各处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值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平均值大小顺序均呈现W处理C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C处理有助于增加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W处理则有助于增加下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3)湿筛法分析表明,各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PAD)和不稳定团粒指数(ELT)在0—40cm土层内均表现出近似"Z"字形趋势,各处理显著低于CK;(4)各处理的分形维数(D)在0—40cm土层平均值大小顺序为C处理W处理M处理V处理CK处理。土壤分形维数(D)与干筛法和湿筛法下0—40cm土层0.25mm团聚体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别为R2=0.74和R2=0.67。空心村整治还田后种植玉米和小麦有利于提高0—40cm土层大团聚体含量,增加土层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恢复15年后刺槐人工林及自然植被的恢复特征,对安塞县三个流域"退耕还林"后栽植的15年左右刺槐林与林下植被及对应的自然恢复植被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刺槐林下发现植物60种,隶属于27个科,49个属,以禾本科、菊科、豆科、蔷薇科植物居多;自然植被样地发现植物62种,隶属于21科49属,菊科、豆科和禾本科植物最多;无论刺槐林下还是自然植被,生长型多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草本,水分生态型以旱生和旱中生植物为主,生活型方面地面芽植物占据优势地位;刺槐林下以狗尾草、赖草、牻牛儿苗、铁杆蒿、阿尔泰狗娃花及长芒草等为优势群落,而自然坡面以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铁杆蒿、阿尔泰狗娃花、长芒草及草木犀状黄耆等为优势群落;在阳坡自然恢复植被的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刺槐人工林(p0.05),而在阴坡二者差异不显著;认为在黄土丘陵沟壑区,阳坡刺槐林的植被恢复应考虑到林木生长对林下层的抑制作用,对现存郁闭度过高的林分应及时进行间伐管理以促进下层植被生长,合理进行乔、灌、草的配置,丰富群落层次结构,提升刺槐林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00.
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措施之一,在坡耕地水土保持中起关键作用。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方法,对不同坡度条件下农业耕作措施水土保持作用进行了研究。农业耕作措施包括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以平整坡面为对照措施;降雨试验在长4m,宽1m的径流小区完成;坡度为5°,10°,15°,20°,25°;降雨强度为1,1.5,2mm/min。结果表明:与平整坡面相比,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分别减小产流量38.19%,32.25%和15.84%;减小产沙量均在50%以上,说明农业耕作措施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作用。通过对坡度与产流量、产沙量关系分析表明,在耕作坡面,坡度会影响产流量,但是大坡度与小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相反,坡度对产沙量具有显著影响,在小坡度条件下,产沙量受坡度的影响较小。当坡度大于15°后,坡度每增加1°,等高耕作、人工掏挖和人工锄耕耕作措施保土作用平均降低3.08%,4.74%和7.61%。回归分析表明产沙量与坡度之间存在指数函数关系。可见,坡度对农业耕作措施保水作用和保土作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