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5篇
  34篇
综合类   244篇
农作物   15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21.
不同施肥对保护地番茄土壤性状及番茄筋腐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我省番茄主栽品种中杂9 号, 采用4 种施肥处理, 在早春大棚内采取随机区组设计, 地膜复盖, 4 次重复。分别取定植前及番茄生长旺盛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 对其理化性状分析结果表明: A3 处理的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最高, A2 处理的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最高,而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较低;对生长旺盛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番茄正常株及筋腐病株叶片的全碳、全钾、全碳/全氮、全钾/全氮、果实中有机酸、总糖含量分析结果表明: 各施肥处理前期筋腐病发生率明显高于中、后期, 其中 A2 处理筋腐病发生率最高, A3、 A1 较低, 说明前期低温, 加之偏施氮肥, 钾肥较少会造成土壤中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含量较低, 番茄全钾/全氮、全碳/全氮较低, 叶片光合作用形成产物较少, 同时贮存到果实中的总糖、有机酸较少、褐变物质聚集形成筋腐。  相似文献   
622.
马家沟底泥在花卉用肥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沟底泥及其与无机肥配制成的混合肥含有一定量的养分,比马粪养分含量高,具有肥效作用,可替代园林上常用的马粪肥,它能提高一串红的生长势和开花质量,促进提早开花,延长花期,试验所得数据为马家沟底泥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3.
综合考虑了叶片的轮廓和叶脉信息,给出了一种新的确定叶片中轴的方法,并依此方法重新定义了描述叶片的各个重要特征。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新特征使得大豆叶片的识别准确高效,也证实了新的叶片中轴的确定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一方法的提出为图像识别技术在植物叶片识别诊断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24.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存活及繁殖力等生命参数的影响。【方法】 利用喷雾塔进行定量喷雾,测定不同浓度环氧虫啶处理24 h后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情况,计算LC20及LC50。利用这2个浓度处理多异瓢虫成虫,逐日记录成虫的存活情况以及产卵量、卵孵化率。【结果】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的LC20及LC50分别为2.29和12.51 mg/L。经这2个浓度环氧虫啶处理后,多异瓢虫雌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缩短(P<0.05),产卵前期显著延长(P<0.05);对照组与LC20处理组的产卵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LC50处理组产卵量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卵孵化率显著高于2个处理组(P<0.05)。【结论】 环氧虫啶对多异瓢虫成虫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与亚致死效应。  相似文献   
625.
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响应胁迫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CBS基因家族的研究报道较少。异源六倍体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CBS基因尚未得到系统研究。为研究小麦中CBS基因的特征,本研究对小麦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共发现136个属于32个同源组的CBS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将其分为8组。将这些基因定位于小麦染色体上,并对它们的基因结构、保守基序以及结构域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三联体中的CBS结构域蛋白(CDCP)具有相似的结构。在不同温度下,大多数CBS基因的三联体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在低温及冻害条件下CBS基因在小麦抗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6.
不同施肥对滴灌大豆磷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节水滴灌方式,研究肥料用量和施肥时期对滴灌大豆磷素积累、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目的是探索节水灌溉与施肥相结合的灌溉施肥新模式。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前期种肥的供给对大豆磷素积累及产量的形成非常重要,T1(1/2种肥)、T2(种肥)、T3(3/2种肥)、T4(1/2种肥+花期1/2滴肥)、T5(1/2种肥+结荚期1/2滴肥)处理的滴灌大豆磷素积累量大,吸收利用率较高(种肥为尿素7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90 kg/hm2,滴肥为尿素127.5 kg/hm2、磷酸二氢钾为133.5 kg/hm2);综合产量因素,在种肥用量为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硫酸钾45 kg/hm2的基础上,在结荚期再滴施尿素63.75 kg/hm2、磷酸二氢钾66.75 kg/hm2,这种滴灌施肥方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7.
为了从生物途径探索有效控制大斑病在玉米生产带来的危害,本试验以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为目标菌株,采用对峙法和盆栽接种试验获取生防菌,并测定其盆栽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从128株玉米内生细菌获得1株对玉米大斑病菌拮抗效果最佳的菌株,最长半径与最短半径比值为2.9.从玉米内部分离到的内生生防...  相似文献   
628.
为利用内生细菌促进大豆生长发育,从而获得环境友好型生物调控剂,从大豆种子中分离得到优势内生细菌,研究其对大豆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把大豆种子装入无纺布袋内,在土壤中埋藏10 d后取出,种子表面消毒后在灭菌培养皿中培养,在胚根周围分离得到8株内生细菌,通过初步筛选获得2株具有促生作用的优势内生细菌KC-1和MD12-2,经鉴定分别为侧孢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产生长素(IAA)和溶解有机磷的能力。使用2.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对种子萌发有着显著促进作用;盆栽试验表明,10×107、5×107 cfu·mL-1的KC-1和MD12-2菌液浸种,大豆的生长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瘤固氮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