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篇
农学   20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γ射线与电子束辐照肉制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肉火腿制品为材料,研究了γ射线和电子束2种射线辐照对肉制品品质影响的异同.结果表明,在0.6、1.8 kGy剂量辐照处理下,2种射线对牛肉火腿中的微生物杀灭效果显著,试验样品辐照后的色泽趋于稳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总含量无显著变化;但试验样品的脂肪含量下降,维生素B1损失严重.在本试验剂量下,2种射线处理对牛肉火腿的辐照效应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2.
【目的】分析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所酿制的干红葡萄酒抗氧化性的差异及其与总酚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简称EPR)和福林-肖卡法(Folin-Ciocalteu,简称FC)分别对河北沙城产区5个单品种干红葡萄酒检测DPPH清除率和总酚含量,筛选适当的EPR试验条件。【结果】干红葡萄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在样品稀释200倍、反应时间5 min的条件下,各样品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赤霞珠葡萄酒为最强72.31%,宝石解百纳72.23%,梅鹿辄68.31%,西拉和增芳德分别为59.03%和56.34%。梅鹿辄、宝石解百纳和赤霞珠葡萄酒的总酚含量,分别为3 044.43、3 026.92和2 886.81 mg•L-1。西拉和增芳德葡萄酒的总酚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2 085.51 mg•L-1和1 647.64 mg•L-1。【结论】电子顺磁共振法可以简便、快速检测干红葡萄酒的抗氧化性,不同单品种干红葡萄酒DPPH清除能力表现明显不同,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回归方程y=0.01116x+37.327665,相关系数rGAE/DPPHequiv=0.91753。  相似文献   
73.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了火柴头生殖器官的多样性.火柴头有3类生殖枝、5种花、6类种子.气生生殖枝负向地性生长,贴地生殖枝和地下生殖枝是茎基侧芽向地性生长形成的.地表生殖枝和地下生殖枝无叶片,地下生殖枝不具光合色素,3种生殖枝上都能着生花苞.5种花是开花传粉型雄花、开花传粉型两性花、闭花传粉型两性花、贴地生的闭花传粉型两性花与地下闭花传粉型两性花,5种类型花的花部亦呈多样性.6类种子是地上大、中、小种和地下大、中、小种,不同种子的形态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74.
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抗赤霉病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穗偃麦草具有良好的赤霉病抗性,是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的重要种质资源。为了深入研究长穗偃麦草的赤霉病抗性并对其抗性相关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连续两年两地于开花期通过单花滴注法对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附加系、置换系等31份材料进行穗部接种,21d后调查发病情况;同时调查了各材料的自然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长穗偃麦草的赤霉病抗性主效基因定位于1E和7E染色体,其中7E染色体的短臂具有良好的赤霉病抗性,2E和4E染色体具有微效抗性基因,而3E、5E和6E可能存在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5.
采用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的方法获得3个葡萄ERF类转录因子VvERF2.1、VvERF2.2、VvERF2.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高级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转录因子属于AP2/EREBP-B1亚族,与其他物种的E...  相似文献   
76.
根据GenBank中其他植物的类黄酮糖基转移酶基因(UFGT)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银杏中扩增出UFGT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并利用3′-RACE PCR方法,得到了包括3′-末端在内的银杏UFGT基因片段,命名为GbUFGT-3。结果表明:该片段长度为1 064bp,其中3′-UTR长度为314bp、编码区长度为750bp,可编码249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具有完整的UFGT特征序列PSPG-box;BLASTp分析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GbUFGT-3确为银杏UFGT基因的序列片段;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GbUFGT-3是非诱导表达基因,在银杏叶片的整个发育期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不同发育期表达量无差异。GbUFGT-3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序列号为JN640564.1。  相似文献   
77.
为评价芍药花提取物体外抗氧化作用,对芍药花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并对DPPH自由基、超氧化阴离子、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芍药花中含有糖类、苷类、有机酸类、黄酮类、香豆素类、酚类、甾体类或三萜类和蒽醌类化合物。芍药花甲醇提取物的总酚类含量最高(44.35 mg·g-1),而70%甲醇提取物的总酚类含量最低(30.00mg·g-1)。芍药花水提取物和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比槲皮素(0.1mg·mL-1)强。各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比槲皮素(0.1mg·mL-1)强。芍药花甲醇提取物对超氧化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最强,比槲皮素(0.1mg·mL-1)还强。芍药花各提取物均显示出很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  相似文献   
78.
分别对大豆田、棉田和果园里的火柴头群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火柴头在田间的分布及其在大豆田中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火柴头生长繁殖迅速,生物量大,可以迅速扩展或占领生态位,从而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影响;火柴头危害后,可明显降低大豆的有效荚数及百粒重,使大豆产量减少;火柴头在大豆田危害的时间越长,大豆减产越严重,且不同的危害时期对大豆的产量影响不同,其中大豆花芽分化至豆荚形成是火柴头的竞争临界期,该时期火柴头对大豆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79.
[目的]为了提高盐碱地种植蓖麻出苗率和成苗率。[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盐分和外源钙浓度的培养液,研究了盐分胁迫下蓖麻种子的吸水过程和外源钙的调节效应。[结果]对照蓖麻种子吸水率达到20.7%时吸水趋于稳定,需耗时36 h,吸水24 h后即萌发。在50 mmol/L盐分条件下,未经外源钙处理的蓖麻种子吸水趋于稳定时的吸水率比对照显著增加,各处理都在36 h吸水速率趋于稳定;培养液中加入Ca(NO3)2没有增加吸水趋于稳定时的最大吸水率,但可以缓解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速度造成的抑制作用,提早种子的萌发。在100 mmol/L盐分条件下,未经外源钙处理的蓖麻种子吸水趋于稳定时的吸水率降低;除100 mmol/L NaCl、15 mmol/L Ca(NO3)2处理在培养60 h时吸水速率趋于稳定外,其余各处理都在36 h吸水速率趋于稳定;加入外源钙离子后,蓖麻种子吸水趋于稳定时的最大吸水率没有增加,随着外源钙浓度的增加,种子萌发时间推迟。钙离子在盐分条件下使得蓖麻种子在吸水较少的情况下提前萌发。[结论]外源钙对蓖麻种子的吸水和萌发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因盐分浓度而异。  相似文献   
80.
为了有效利用含二倍体长穗偃麦草7E染色体的种质材料,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赤霉病抗性评价,对从中国春-二倍体长穗偃麦草7E代换系DS7E(7B)与扬麦16杂交的F2种子辐射后代中选育的小麦-长穗偃麦草易位系TW-7EL2进行了鉴定。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易位染色体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与小麦7B短臂的杂交信号相似;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在易位系中能够扩增出7EL特异条带,但缺失小麦7BL特异条带。综合上述结果,将该易位系命名为T7BS·7EL。且其赤霉病抗性显著高于中国春和扬麦16,与苏麦3号接近,是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的新种质。继续利用1 200 rad 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易位系T7BS·7EL的成熟花粉并授予扬麦158,从其纯合易位系的辐射后代M1中检测到长穗偃麦草7EL染色体的小片段中间插入易位、顶端易位和7EL染色体缺失等结构变异的单株15株,诱变频率为15.62%,表明利用小麦-长穗偃麦草整臂易位系进行成熟花粉辐射,可以高效诱导产生小片段易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