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3篇
基础科学   4篇
  59篇
综合类   302篇
农作物   12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玉米杂交当代子粒灌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粒重不同的2个纯合稳定普通玉米自交系和2个爆裂玉米自交系及各自间正,反交4个杂交组合杂交当代的子粒灌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各组合杂交当代的百粒重均高于母本自交系,超母本优势均为正值,平均及超父本优势依父,母本粒重的相对大小不同而异;(2)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均表现下部.〉中部〉上部,且授粉后20d差异较小,之后差异较大;(3)灌浆速率的高低和有效灌浆期 的长短时导致不同材料及不同部位子粒百粒重  相似文献   
32.
玉米矮花叶病遗传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的病原等情况,进一步分析了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办法,对玉米矮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和抗性遗传研究现状了综述,并指出了玉米抗病育种的几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3.
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8个小麦品种采用双列杂交方法组配了28个杂交组合,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单株粒重和穗数符合加快模型;千粒重,穗粒数,结实小穗数,穗长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株高,颈长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  相似文献   
34.
杂交小麦组合的灰色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灰色分析,对20个K型杂交小麦组合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单株穗数,主茎小穗数和穗粒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K豫3A*豫麦2号等6个组合的评判值较高,是有苗头的杂交组合。K型不育系中K豫3A和恢复系中豫麦2号的平均评判值最高。  相似文献   
35.
钾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高亲和性钾转运蛋白(HAK)能加强植物在缺钾胁迫时钾的吸收和转运。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小麦 TaHAK1基因在缺钾胁迫条件下显著上调表达,并筛选得到可能调控 TaHAK1基因表达的上游转录因子基因 TaHIPP32,但这两个基因在缺钾胁迫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对 TaHIPP32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和亚细胞定位分析,然后利用双荧光素酶验证 TaHIPP32 TaHAK1基因的互作,并以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百农207为试验材料,利用大麦条纹花叶病毒诱导基因沉默(BSMV-VIGS)技术分析缺钾胁迫处理下 TaHIPP32基因沉默对小麦植株的影响。系统发育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 TaHIPP32基因与水稻 OsHIPP33基因的亲缘关系最近,且其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双荧光素酶试验表明,TaHIPP32蛋白能够与 TaHAK1基因启动子互作。通过BSMV-VIGS技术瞬时沉默 TaHIPP32基因,发现该基因沉默后,小麦植株对缺钾胁迫更为敏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干重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提高;缺钾胁迫处理下,沉默 TaHIPP32基因的植株中, TaHAK1 TaHIPP32基因的表达均被抑制,且植株体内钾元素从地下部到地上部的转移系数显著降低,说明 TaHIPP32基因通过调节 TaHAK1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株体内钾元素的转运。  相似文献   
36.
为解决永生花化学染色污染、不安全的问题,以脱水脱色的玫瑰永生花为试材,利用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对其进行染色的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对紫草植物染料定性测试其最大吸收波长,并对花瓣的上染率以及染色后的花瓣的颜色特征值、K/S值等进行定量测试并分析,以花瓣上染率和染色深度K/S值为指标,研究天然紫草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条件,解析不同染色条件对染色的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他植物染料对永生花的染色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天然紫草植物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22 nm。天然紫草植物染料染色玫瑰永生花的最佳工艺为:染色时间为7 h,染料浓度为0.2%,温度为40℃,pH=3。此外,不同染色工艺下,玫瑰永生花的颜色特征值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综上所述,天然紫草植物染料可应用于玫瑰永生花的染色中,整个工艺流程绿色环保、操作便捷,染色后的花朵色彩鲜艳、花型较好、整体效果逼真,可长久保存。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烤烟大田三种不同覆盖方式的覆盖效应比较表明:覆盖处理较对照明显促进了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形成,液膜覆盖提高了烤烟的根冠比(R/T),生长后期获得了较好的生长补偿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烤烟的产量和品质,覆盖效果与塑料地膜覆盖接近或等效.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究多维教育对农户养殖生态效率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新疆地区503份肉牛养殖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IV-T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来研究多维教育对农户养殖生态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学历教育、默会知识、互联网学习均能在1%水平上显著提升农户的养殖生态效率,且在解决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成立;相较于小规模农户的养殖生态效率,互联网学习对大规模农户养殖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学历教育、默会知识的促进作用无群组差异;多维教育通过加深绿色认知、增强信息获取能力、拓宽资金渠道、提高养殖水平等路径影响农户养殖生态效率。基于此,笔者建议应持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基础环境,在重视默会知识、互联网学习等非学历教育发挥作用的同时,仍需积极探索和创新多维教育体系来提升农户养殖经营水平,以促使养殖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9.
李婕  周凯  何文峰 《北方园艺》2023,(19):57-65
以藤本月季“大游行”为试材,采用土壤喷施0、200 mmol·L-1盐溶液的处理方法,探究不同浓度外源Ca2+(0、5、10、20 mmol·L-1)对藤本月季光合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外源Ca2+缓解盐胁迫对藤本月季的伤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一定浓度外源Ca2+能够增加藤本月季株高生长量、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来增强植物抗性。在200 mmol·L-1盐处理下,与0 mmol·L-1Ca2+处理浓度相比,添加10 mmol·L-1Ca2+浓度处理下藤本月季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a+b)以及叶黄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3.9%、152.5%、151.9%和90.6%;光合参数中水分利用效率(WUE)、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导度(G...  相似文献   
40.
【目的】水分利用效率能够综合反映冬小麦生长适宜度和能量转化效率,筛选并探究冬小麦各生育时期响应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的驱动因子,构建相关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监测及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水分处理,包括水分亏缺处理(W1):35 mm和(W2):48 mm,对照处理(W3):68 mm,获取冬小麦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的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标准化水分利用效率(WP*)。通过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筛选各生育时期响应WP*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探究WP*与相关驱动因子间关系,最后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各生育时期基于驱动因子的WP*预测模型。【结果】较对照处理(常规灌溉),水分亏缺处理下冬小麦冠层温度参数、生理指标和WP*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基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了各生育时期响应WP*的主要驱动因子,并采用通径分析得到各驱动因子响应WP*敏感程度排序,即拔节期依次为冠层温度极差(MTD)、气孔导度(Gs)、叶片含水量(LWC)和POD;孕穗期依次为冠层相对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