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采用难溶性和水溶性磷肥活化试验方案的设计,研究苏丹草在盆栽条件下苏丹草干重,苏丹草N吸收量,苏丹草P吸收量,苏丹草K吸收量。结果表明:活化磷酸一铵(MAP+H)效果显著高于磷酸一铵(MAP),活化磷矿粉(P+H)的效果与磷酸一铵(MAP)的效果相当,磷矿粉(P)的效果与空白(CK)的效果相当,活化磷矿粉(P+H)与磷酸一铵(MAP)的效果相当,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活化剂处理的磷矿粉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天山中部不同林分对产流产沙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天山中部林区代表14个不同林分条件的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产流产沙的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产流产沙的因子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对于产沙量来说,降雨量>林分密度>冠层活枝高度>枯落物厚度>郁闭度>坡度;对于产流量来说,降雨量>枯落物厚度>郁闭度>林分密度>冠层活枝高度>坡度。而不同林分条件对产流产沙影响差异中,天然林呈现:中龄林3>近熟林>中龄林4>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2>中龄林1;人工林为:混交林>透光伐抚育林>修枝抚育林>未抚育林;灌木为:盖度0.6>盖度0.8。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适宜于农业应用的葡萄枝条炭与棉杆炭生产条件,将剪短的葡萄枝条和棉花秸秆在不同温度(300℃、450℃、600℃)与时间(1h、2h、4h、6h)组合条件下置于马弗炉中缺氧炭化,测定炭化后2种原料的出炭率、理化特性和元素组成,比较分析不同炭化温度和时间下2种生物炭特性和元素组成,评价其农用性质。结果表明:(1)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和炭化时间的延长,葡萄枝条炭和棉杆炭的出炭率逐渐下降,且葡萄枝条的出炭率(33.14%)低于棉花秸秆(38.19%)。(2)生物炭的pH和电导率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pH均可增加到10以上,葡萄秸秆炭电导率远低于棉花秸秆炭。(3)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葡萄枝条炭与棉花秸秆炭中的有机炭质量分数下降,全量氮磷钾与钙镁质量分数增加,碱解氮质量分数与速效磷质量分数下降;养分质量分数无论增加还是降低,葡萄枝条炭中的质量分数均低于棉花秸秆炭。同时,炭化时间对生物炭中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并不明显。可知炭化温度低及时间短条件下生产的生物炭农用性质较优,即棉花秸秆的炭化性能在300℃、1h炭化条件下为最适农用,葡萄枝条在300℃、2h炭化条件下为最适农用;棉杆炭农用特性优于葡萄枝条炭。  相似文献   
14.
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氮素变化特征及合理施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a田间滴灌试验,在6个不同施氮梯度水平下,研究施氮量与土壤无机氮储量、氮素盈余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增加,土壤剖面60~100cm NO_3~--N质量分数显著增加,峰值达5.70mg/kg;土壤剖面0~100cm土层无机氮总储量在年际间呈累积增加趋势,并与施氮量的相关性随施肥期进程而增强。氮素养分平衡值与施氮量均呈指数函数变化规律,相关性强,显著高于其他氮素指标;氮素盈余率和施氮量的关系可以通过线性函数模型来拟合。选择优化施氮量,有利于降低棉田土壤无机氮的残留量,从而降低硝态氮向90cm以下土壤淋洗的风险。以棉花产量为指标,通过施氮量与氮素养分平衡值的关系得到的氮肥投入量为357.61~375.54kg/hm~2。综合考虑棉花高产和环境安全,南疆巴州棉区的合理施氮量为285.30~375.54kg/hm~2。  相似文献   
15.
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对番茄秧堆肥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好氧堆肥技术是有机废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堆肥生产中多采用原料全碳与全氮含量的比值(C/N)指导堆肥原料的配比,但由于物料有机质组分存在差异,促进堆肥发酵进程应选用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碳源。本试验以番茄秧为主要堆肥原料,以麦秸、淀粉和尿素为调理剂,将初始混合物料的C/N调整至25、含水量控制在60%,调节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4%、8%和12%,研究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差异对堆肥发酵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初始CO_2的释放速率越高,CO_2累积释放量越高,堆肥物料损失越高,堆肥腐熟周期越短,腐熟度越好,堆肥反应越易启动。初始混合物料中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大于8%时,有利于有机废物的快速堆肥化处理,且初始物料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差异不会影响堆肥的腐熟和产品的性质。因此,可将增加初始物料中的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作为加速堆肥进程的方法,同时也可用作指导堆肥物料配比的关键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积分式浑浊度仪,于2012年1月和5月在乌鲁木齐对气溶胶的散射和吸收系数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冬、春季气溶胶散射和吸收系数的变化趋势,同时,结合同期的相关气象资料和污染物浓度,对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冬、春季气溶胶的散射、吸收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总体上呈现出“W”型;冬季散射、吸收系数分别是春季的10~20倍和5~10倍,说明大气气溶胶的消光作用主要以散射为主。相对湿度(RH)和风速与散射、吸收系数具有显著相关性,污染物浓度和散射吸收系数同样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PM10和NO2对散射系数的影响大于吸收系数,而SO2则对吸收系数的影响较大,反映出不同污染物对气溶胶的散射吸收系数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选用以植酸钙为磷源的培养基,对麦田土壤中的解磷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利用16S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定解磷细菌种类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根据培养液的实际pH测定其磷酸酶活性,利用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从麦田土壤中共筛选鉴定出5株解磷菌株,分别隶属于Bacillus、Ar-thirobacter和Pseud...  相似文献   
18.
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水氮运筹对棉花塑型的影响,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66cm+10cm)田间试验,在总灌溉量和总施肥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溉量(W1、W2、W3)和追氮量(N1、N2、N3)对棉花个体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氮肥处理对棉花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高产处理W1N2的株高79.9cm、株宽42.4cm、茎粗9.67mm、每株果枝数9.1、单铃质量5.90g、单株有效铃数5.8、籽棉产量7 845.88kg/hm2。精细化水(W)氮(N)运筹对棉株内围铃、外围铃的构成比例以及上、中、下部棉铃分布比例影响不显著,高产处理W1N2的下、中、上部棉铃分配比例达到36%、33%、31%。通过机采棉膜下滴灌精细化水肥运筹,可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有效调控,实现优化棉花产量结构,增加籽棉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2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北疆气候条件下盐地碱蓬生育规律及对盐渍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2011年和2012年,盐地碱蓬从播种到出苗需要16d和18d,苗期持续时间为63d和116d,开花时间为8月20日和8月24日,成熟期大约在10月20日。其地上部分灰分累积量为2 871.89kg·hm-2和3 437.63kg·hm-2,Na+累积量为1 512.96kg·hm-2和1 641.16kg·hm-2,Cl-累积量为668.27kg·hm-2和894.04kg·hm-2。其从土壤中净输出盐分为452.99kg·hm-2和2 497.63kg·hm-2,净输出Na+为1 232.33kg·hm-2和1 449.66kg·hm-2,净输出Cl-为492.79kg·hm-2和774.63kg·hm-2。在盐渍土上种植盐地碱蓬后,0~100cm土层可溶性总盐、Na+和Cl-质量分数明显降低,均以40~60cm土层降低最多。种植盐地碱蓬2a后,40~60cm土层电导率降低2.1dS·m-1,脱盐率达54.97%,脱Na+率达67.74%,脱Cl-达95.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