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5篇
  223篇
综合类   481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主要分析了油田钻井作业废水特性,介绍了国内各油田对钻井作业废水处理现状。以工程实例介绍了快离子电化处理技术在钻井作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了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旱冻交加"的气候条件下遥感监测小麦苗情的可行性,以河南省冬小麦为例,利用多时相MODIS为遥感数据源,引入了广泛用于小麦苗情监测的距平植被指数(AVI),同时基于植被健康状态指数(VHI)和晚霜冻害综合指数(I),构建了旱冻双重胁迫条件下的小麦苗情综合指数(CI),以反映冬小麦拔节期的生长状况,并分别利用实测样点苗情分类和距平植被指数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I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5.00%,Kappa系数为0.74;冬小麦总茎数与CI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拟合方程为y=8.732CI+1.256,决定系数为0.605 3;与实测样本对比,CI预测精度为73.30%,苗情分类分级更符合小麦生长实际情况。因此认为旱冻双重胁迫下可以利用CI对冬小麦苗情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植被物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区域荒漠化土地治理以及退化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9年的MODIS NDVI数据,采用双逻辑函数法拟合植被生长曲线,利用动态阈值法提取植被生长开始日期(SOS)、生长季结束日期(EOS)和生长季长度(GSL)3个物候参数,利用Theil-Sen Median和Mann-Kendall方法对物候进行趋势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及F检验方法研究物候与气候的关系。[结果](1) SOS呈提前趋势,平均提前0.7 d/a, EOS变化趋势不明显,GSL呈延长趋势,平均延长0.65 d/a。(2)SOS的多年均值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第90—140 d,在空间上由东到西逐渐推迟,EOS的多年均值主要集中在第300—330 d,空间上由南向北逐渐提前,GSL多年均值集中在第180—250 d,空间上由东到西逐渐缩短。(3)植被SOS与春季累计降水量、3—4月降水量呈负相关的区域面积分别为90.81%,83.85%和61.70%,与春季季前平均温度、3—4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的区域面积为58...  相似文献   
34.
用岭估计估测以分类为前提的森林蓄积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自变量间多重相关性对森林蓄积量估测的不利影响,采用岭估计建立估测模型。在确定岭参数时,分别试验了岭迹法、方差扩大因子法、Hoerl-Kennard法和预测残差平方和法,对不同地类分别建立蓄积量估测方程。根据建模样地的蓄积量拟合残差和预报样地的蓄积量估测偏差分别计算中误差,利用残差中误差(δ^R)和预报偏差中误差(^δF )构造评价函数0.5(^δR+^δF ),并测度岭参数的优劣,进而确定监测区域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当影响蓄积量估测的自变量间存在复共线性时,分类建立模型的精度明显优于统一建模的精度。  相似文献   
35.
宝鸡某冶炼厂周边土壤铅镉总量及形态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宝鸡某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中铅镉含量及形态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土壤中铅镉总量及各形态含量与小麦中铅镉含量的相关性,目的在于为冶炼厂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表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中Pb形态的高低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硫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Cd形态为:可交换态>残渣态>有机硫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土壤中Pb总量及Pb、Cd铁锰氧化态在距离冶炼厂500 m处含量均显著高于1 500 m和2 500 m处,后两者之间无差异;而Cd总量及Pb、Cd可交换态、有机硫结合态和残渣态在三个采样距离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克里金插值分析表明,除Pb可交换态外,Pb和Cd其余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均显示出与风向的一致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中Pb、Cd可交换态、铁锰氧化态与小麦Pb和Cd含量均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冶炼厂周边旱地土壤中,Pb、Cd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态都可能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和有效性表征的指标。  相似文献   
36.
刘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814-9816
以陕西省榆林市红石峡迎宾服务区的规划设计为例,借鉴九寨沟、武当山及华山华麓三大景区迎宾服务区的成功模式,归纳了红石峡旅游景区门户空间营造的设计原则,使门户空间规划设计符合其在整个景区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满足其在景区中所具有的功能及所提供的服务。  相似文献   
37.
李海英  孔凡文  王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89-11889,11920
在分析地籍管理课程实习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讨了阶梯式、合作式、生产式和双导师式地籍管理学实习模式的构建,以实现理论与实践对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土地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8.
论述黑龙江省发展沙棘的八大优势,以期为当地沙棘产业的开发及沙棘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39.
1997年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再次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西部金睛行动计划”的实施旨在通过具有代表意义的7个典型区同步监测西部10年(1990~2000年)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项目采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按照8个统一的原则,制订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指南,对这些地区在1990年和2000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进行了动态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这1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加强,农业用地、城市用地大量增加,挤占了自然/半自然植被区,草场过牧引起草场退化,致使典型区生态环境仍处于逐渐恶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40.
干旱半干旱地区公路雨水集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和公路水毁的问题同时存在。为防止公路水毁,在设计公路时要配套有完善的路基路面排水系统。通过公路工程的排水设施,汇集公路路面和边坡产生的雨水径流,缓解暴雨对路基、路面的危害。集蓄的雨水用来解决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提高抗旱能力。公路排水与集水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公路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