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6113A为不育胞质源,利用显性黄籽低芥酸油菜品系1147与6113B杂交后代选系6420为父本,育成甘蓝型双低油菜黄籽高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420A和保持系6420B。该不育系含油量高达47%以上、生长势强、抗倒、抗病、配合力高、适应性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12.
油菜的虫害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栽培油菜虫害的实地调查,结合当前油菜生产现状,阐述了油菜主要虫害的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分析了油菜虫害发生原因,提出了油菜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因子二次正交回归设计方案,以播期(X1)、播量(X2)为调控因子,以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中麦349在关中地区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中麦349在关中地区种植,播期为10月中上旬为宜,播量为每公顷基本苗270万(269.460万)左右,即可满足该品种高产基础群体构建的需求,进而实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葡萄的根腐发生越来越普遍,发生树龄越来越趋于幼龄化,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通过大面积调查和应用研究,分析论述了葡萄根腐发生的主要原因,树体变化机理等,并通过大量实践应用,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以海藻为营养投入品并改善修复土壤生态环境并行的综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8-2019年度陕西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B组12个参试品种的产量、穗粒数、千粒重等12个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X12、X9、X6和X5等4个品种综合表现相对较好,这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同时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育种和品种区域试验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果园套种油菜绿肥是一种相对管理粗放、生长周期短、肥田效果好的一种实用的果园培肥技术。本试验在对我省市雨热同季期(7、8、9)在苹果园套种油菜绿肥,试验中针对油菜不同播种时间及不同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最佳播期8月上旬,品种甘蓝型与白菜型均可以,在试验范围内的甘蓝型油菜以秦优7号产草效果最佳,产草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苗圃地极易滋生杂草,除草不当会阻碍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选择适宜的除草方式尤为重要,以苗木‘宫藤富士/G9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除草方式对苹果苗木生长的影响,为苗圃地绿色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苗木株高方面,地布防草显著高于除草剂除草与人工除草为166.07 cm。不同除草方式对侧枝也有影响,表现为地布防草与除草剂除草显著提高了长枝的占比,分别为56.51%与52.11%,而人工除草的苗木以中枝为主,占52.11%。地布防草有效提高了有效分枝粗度与分枝角度,分别达到了3.96 mm与62.86度。此外,地布防草较人工除草每年每667 m2 节约除草成本约为150元。总之,地布防草不仅提高了苹果苗木的生长质量,还能节约成本,可在苗木繁育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番茄幼苗为材料,低温处理温度为4℃,设置4个处理,用1 mmol的Put、Spd、Spm以及H_2O(作为对照)进行处理,分别在低温处理0、12、24 h以及缓苗10 h(25℃)取样,通过测定NO、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硝酸还原酶(NR)、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探讨低温胁迫下多胺与NO的关系。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多胺能够诱导NO的合成,基本途径有三个,通过NR和NOS的酶催化途径生成NO,以及通过H_2O_2作为诱导物诱导产生NO。  相似文献   
19.
咸阳春甘蓝适宜播种期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12个国家气候观测站1991—2020年近三十年最新气象观测资料,结合2020年咸阳旬邑春甘蓝生产试验数据,研究咸阳春甘蓝适播期精细化区划,以期为春甘蓝在咸阳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影响春甘蓝营养生长阶段的主要气候因子,筛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12.0℃的天数2个精细化指标。结果表明,咸阳十二个县区都适宜春甘蓝生长,且春甘蓝适宜播种日期由南向北推迟,最早播种日期为2月13日(三原、泾阳、兴平、秦都、渭城渭河沿岸一带),最迟的为3月30日(旬邑县马栏镇、清源镇,长武县土家镇),最早与最晚播种日期跨度比较大相差45 d。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陕西咸阳地区小麦的适宜用氮量,在咸阳农科院试验田设置五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小偃22的分蘖成穗、株高、生育期及产量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肥后冬、春分蘖数增多、生育期延长、株高增高、产量增大。春分蘖最多、株高最高为N2处理,生育期最长为N5处理,各施氮处理667 m2穗数、穗粒数均较不施氮肥处理增加,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笔者试验中施氮量为240 kg·hm-2时产量最高,但与施氮量在180 kg·hm-2时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