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2篇
  23篇
综合类   171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厚望 《甘肃农业》2014,(15):33-33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文章介绍了甘谷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说明了解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问题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52.
在甘谷县谢家湾乡白家局村的山旱梯田地里进行的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谷党参产量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谷干旱山区党参的总产量跟种植密度存在一定关系,种植密度为20 cm×7.5 cm时达到最高,为7 740 kg/hm2,较对照(20cm×5 cm)增产1 060 kg/hm2,增加15.9%,在生产中可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3.
一直以来甘谷县农民的收入低而不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瓶颈。为此,笔者详细分析了甘谷县农民收入低的原因,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54.
从昆虫免疫致敏识别、免疫致敏响应、免疫致敏响应分子机制、免疫致敏传递机制等方面对昆虫免疫致敏进行综述,同时对农业害虫抗性治理和农药合理运用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早熟菜用马铃薯栽培模式与产量产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索出既高产、商品薯率又高的早熟鲜食菜用马铃薯的适宜栽培模式,特在甘谷县渭河川道高水肥、高产栽培区设置栽培模式与产量产值的关系试验。在株距均为0.3 m的条件下,比较不同垄距的单垄单行种植(0.7、0.6、0.5 m)与常规单垄(垄距0.93 m)双行种植对早熟鲜食菜用马铃薯的经济性状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垄单行栽培,可减少种薯用量,节约成本,商品薯率、单位面积产值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以垄距0.7 m模式增值明显。  相似文献   
56.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兽共患病,危害极大。因此,对狂犬病病毒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其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流行病学等方面,以便更有效地防治本病。文章从病毒结构、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致病机理、预防及治疗等方面系统综述了狂犬病病毒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7.
从种植区域确定、品种选择、选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和病虫防治方面,介绍了甘谷县南部山区无公害地膜架豆王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8.
甘谷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基本口粮田坡改梯工程,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实施的改善退耕还林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控制水土流失的区域性治理工程,工程的实施旨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耕还林不复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本文从甘谷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基本口粮田坡改梯工程建设任务的落实情况入手,分析评价了项目建设成效和治理效益,总结了项目建设经验与做法以及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花椒根系分布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椒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悠久[1],早在<诗经>中就有"秦椒,花椒也,今处处可种,最易繁衍……"的记载.按照<诗经>产生的年代,我国人民对花椒的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花椒作为退耕还林的优势树种,有了较快的发展.为了探讨花椒根系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于1998~2001年进行了探讨与偿试.  相似文献   
6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精神,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控制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省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始终坚持梯田建设不动摇,动员和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全力,强力推进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