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21.
利用日光温室后墙面栽培叶用枸杞,对室内作物的生长没有影响,温室利用率可提高25%~30%,温室内效益增加17%。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石羊河流域区1960—2011年气候要素资料,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空间分布、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合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孕灾环境脆弱性、承灾体的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等指标进行基于GIS的石羊河流域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1960—2011年,石羊河流域春旱发生频率在21.2%~67.3%之间。春季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大于中上游区域。初夏干旱发生频率在13.5%~61.5%之间。初夏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也大于中上游区域。伏旱发生频率在21.2%~86.5%之间。伏期特旱发生频率下游区域亦大于中上游区域。石羊河流域干旱综合风险高风险区为民勤县和金川区大部、凉州区中北部、永昌县东部,位于石羊河流域的中下游区域。就各县区而言,干旱灾害综合风险最大的区域为石羊河下游的民勤县,金川区次之,天祝县风险低。  相似文献   
23.
<正>武春8号(原代号D68-20)是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武威市武科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996年以引进种质石1269作母本、2014作父本杂交,经多年北育南繁选育而成的春小麦新品种。两亲本均引自宁夏石嘴山市农技中心。该品种2012年2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甘审麦2012003)。  相似文献   
24.
为制定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 分期播种法,研究高海拔旱作区春油菜产量对土壤有效贮水量和热量的响应。结果表明,高 海拔旱地土壤有效贮水量在油菜生长前期较多,后期较少。出苗期和开花期土壤有效贮水量 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小,薹花期和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对产量影响较大,薹花期、角果发育 期油菜产量与土壤贮水量正相关显著,薹花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 mm,产量增加71.7 kg·hm -2;角果发育期土壤贮水每增加10 mm,产量增加30.13 kg·hm-2。热量也是 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因素,油菜产量与日平均气温、积温负相关显著,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 ℃,产量减少163 kg·hm-2;积温每升高50℃·d,产量减少251.15 kg·hm-2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油菜生长特点,从品种、播期、技术与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种植应对措 施。  相似文献   
25.
河西走廊东部冰雹的气候特征及天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线性回归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小波分析法,统计分析河西走廊东部1961-2010年近50 a来冰雹日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冰雹日数时空分布差异较大,从祁连山区到走廊平川区冰雹日数迅速递减;年冰雹日数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164 3 次•a-1;一年中冰雹出现时段集中在6-9月,一日集中在12:00-18:00;冰雹持续时间在1~20 min。采用Mann Kendall检验法进行检验,河西走廊东部年冰雹日数从1985年开始减少,突变点出现在2006年,2006年后冰雹日数显著减少。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河西走廊东部冰雹日数呈减少趋势,但开始减少和显著减少的时间均滞后于年平均气温开始上升和显著上升时间。小波分析结果表明,河西走廊东部冰雹日数存在9 a的准周期变化。根据冰雹天气发生的物理机制和高低空环流配置,将冰雹出现的大尺度高空环流形势归纳为西北气流型、西风气流型、低压槽型3大类。对每种大尺度高空环流形势下700 hPa中尺度环流进一步细化,分析了每种冰雹类型的垂直环流特征及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6.
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珍稀濒危植物沙冬青无菌苗的子叶、茎段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基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培养、丛生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的影响,并筛选适宜各阶段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子叶是诱导沙冬青愈伤组织的最好外植体,在6-BA 0.5 mg/L、2,4-D 0.5 mg/L时,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达到最大值81.8%;在6-BA 2.0 mg/L、NAA 0.5 mg/L时丛生芽增殖率达到最大值90.2%,且丛生芽数量多、茎干健壮、生长旺盛,说明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6-BA对丛生芽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NAA 1.0 mg/L时,生根率达到最大值70.4%,且生根时间最早,主根明显、粗壮且根毛数量多;适当调节培养基中无机盐的浓度提高生根率是将来沙生植物组织培养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7.
为确定适合酿酒葡萄滴灌施肥的水肥组合及进一步认识葡萄水肥配比关系,并为指导水肥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以酿酒葡萄‘马瑟兰’为材料,开展田间小区水肥试验,分别设置4个滴灌量和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滴灌条件下各水肥处理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条件下,水、肥调控对酿酒葡萄新梢生长、果实形态及品质、酚类物质含量影响显著,而对果皮色泽参数无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水肥用量的增加,葡萄生长及品质指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表明合理的水肥管理不但可以促进葡萄新稍生长,还有利于果实品质改善。由此可见,滴灌量2 700 m~3·hm~(-2)、施肥量N-P_2O_5-K2O=160-120-210kg·hm~(-2)处理能促进酿酒葡萄新梢生长,单粒质量和果实纵横径表现较突出,同时能明显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及果皮中酚类物质质量分数,是基于试验条件下酿酒葡萄生长、品质调控的较适宜水肥组合。  相似文献   
28.
李昌龙      姜生秀    吴昊    赵鹏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35-40
研究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对降水入渗、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旨在掌握梭梭林地管理和促进林下植被发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土壤结皮发育对各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P<0.05),0~0.5 cm土层土壤含水率的变化随土壤结皮发育逐渐增大,而其余土层逐渐减小。随土壤深度增加,无结皮沙地(NSC)和物理结皮沙地(PSC)土壤含水率先增加后减小,生物结皮沙地(BSC)逐渐减小。2)土壤结皮发育对林下土壤水分动态产生显著影响(P<0.05),随着土壤结皮的发育,0~0.5 cm土层土壤水分波动幅度逐渐增强,而其余土层则逐渐减弱,表现为NSC>PSC>BSC。NSC和PSC样地水分波动频度较大,BSC样地没有明显的波动。3)高强度降水下(区间降水39 mm),三者降水的入渗强度和入渗深度较大,而中(区间降水19 mm)、轻(区间降水8 mm)强度降水下,NSC和PSC样地产生轻微的浅层入渗,BSC样地保持在稳定的水平,表现为NSC>PSC>BSC,可知梭梭林下土壤结皮发育对降水的截留作用逐渐增强,限制了降水的入渗,但在稳定深层土壤水分和限制深层土壤蒸发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以‘早酥’和‘黄冠’为试材,选择9种保护性材料,研究不同保护性材料对梨1 a生枝条失水、抽条和发芽的影响,筛选出防止梨树抽条效果好的保护性材料。结果显示:(1)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降低梨1 a生枝条失水量。‘早酥’石硫合剂、液态地膜、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黄腐酸处理失水量分别低于对照23.55%、 12.36%、11.55%和9.30%。‘黄冠’液态地膜、石硫合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腐殖酸钠、黄腐酸和腐殖酸铜处理失水量分别较对照低17.62%和17.47%、16.36%、14.94%、14.27%、12.28%和12.09%。(2)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降低抽条指数。‘早酥’石硫合剂、液态地膜、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铜处理抽条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0.42%、26.08%、21.73%和21.73%。‘黄冠’液态地膜、石硫合剂、羧甲基纤维素、 N-羟甲基丙烯酰胺和腐殖酸钠处理抽条指数分别比对照低39.28%、35.71%、28.58%、28.57%和21.43%。(3)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早酥’和‘黄冠’1 a生枝条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46.3%和26.8%。其他处理与对照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可见,不同保护性材料均能减少梨1 a生枝条水分散失,降低抽条指数,其中石硫合剂和液态地膜效果最好,其次是羧甲基纤维素、腐殖酸钠、腐殖酸铜和黄腐酸。  相似文献   
30.
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蛋白水平全价颗粒饲料对育肥公羊育肥效果对比。选择体重20 kg左右公羊共计120只(湖羊、澳湖杂交羊、欧拉羊、湖藏杂交羊、萨湖杂交羊各24只),每一个品种公羊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饲喂蛋白含量12.96%(LP组)、15.04 %(MP组)、17.04 %(HP组)的全价颗粒饲料,饲喂105 d,研究体重、养殖效益、体尺相关性等指标。结果显示:湖羊、澳湖、萨湖MP组和HP组羊日增重显著高于LP组(P<0.01),湖藏杂交羊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欧拉羊日增重HP组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澳湖、萨湖羊增重速度最快,日增重达到300 g以上;湖羊、澳湖、萨湖、湖藏MP组和HP组羊料重比显著低于LP组(P<0.01),欧拉羊3组差异均显著(P>0.05),不同品种羊MP组日养殖效益均优于HP组;湖羊、澳湖、萨湖、湖藏羊体重与各体尺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欧拉羊体重与体长呈极显著相关(P<0.01),体重与胸围、体长呈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