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通过样地设置调查和复测,分析了抚育间伐对小陇山林区华山松林木胸径、树高的生长和材积的影响,探讨了华山松人工林的间伐强度,间伐开始期、间隔期等间伐技术。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强度对华山松的平均胸径生长有极显著影响,但并不能促进华山松树高的生长;对该林分首次间伐基本是适宜的林龄为20 a。第2次抚育间伐选择林分林龄为30 a比较合适。间伐间隔期为10 a;首次间伐时,林分保留密度为2 700株·hm-2,由此推算,并考虑林分的尽快郁闭和山区更新的实际情况,华山松人工造林初植适宜密度应为4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2.
书讯:《养鹿文华荟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大百合[Cardiocrinum giganteum(Wall.)Makino.],为百合科大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m.基生叶的叶柄基部膨大形成鳞茎,周围生数个小鳞茎,卵形,直径2cm,高3.5cm;茎生叶片卵状心形:总状花序顶生,着花10余朵,乳白色,喇叭状,花被片内面具淡紫红色条纹;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相似文献   
13.
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体现人自身发展的需求,学习和教育是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将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社会体系。高职教育是学习型社会背景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作为高校的一种教育类型,既有教育发展的共性特征,又具备高职教育的个性特征,如何发挥高职教育的功能,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该文认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拓宽高职教学的途径提供了可能。因此,该文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和生源素质,提出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新模式,以拓宽传统的课堂教学途径。该文认为,高职院校应通过网络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推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实现因材施教和时间的高效利用,从而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广泛适应性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应用混交度、角尺度及大小比数3个结构参数,结合Hegyi竞争指数评价小陇山辽东栎天然林不同采伐强度0(对照)、20%(中度)、30%(强度)、40%(极强度)下空间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中、强度采伐下,林分混交程度高,林分结构最稳定;采伐强度对林木大小分化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不明显。分析采伐强度与林分及树种空间竞争关系表明,树种辽东栎竞争指数随采伐强度加大而提高,华山松竞争指数变化趋势呈“凹”型,椴树呈倒“J”型,认为采伐能达到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和提高林分及主要树种的竞争力的目的,采伐强度以20%或30%为宜,采伐强度不宜过大。研究采伐强度与森林空间结构、林木竞争变化之间的关系,对辽东栎天然林经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性病,过去主要在北方流行,进入2000年后随养殖业的发展,传播范围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波及全国。该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般由患病的牛、羊、猪等家畜传染给人。家畜患布鲁氏菌病常常出现流产、不孕、空怀、繁殖成活率降低、使牲畜头数明显减少、产肉、产奶量下降。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各农民致富。布病的诊断以血清学诊断为主,基层常见的布病诊断方法为虎红平凝集试验,这种检测方法有价格便宜,方便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我就不足之处说几点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严重影响了猪的生产和养殖业。天水市一直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以源头控制、分类指导、梯度推进为防治方案,严格落实免疫预防、实验室检测净化、检疫监管、应急处置、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实验室的检测是降低发病率,压缩流行范围,逐步实现净化目标的最主要的手段。但是在实验室检测猪蓝耳病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猪蓝耳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猪蓝耳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以树冠结构为特点的毛白杨幼树生物学特征,为人工幼林抚育管理提供参考,以3年生三倍体毛白杨优良无性系B301人工林为对象,从分枝数、基径、枝条长度、着枝高度、方位角、分枝角度、生物量等角度,分析其树冠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B301不同级别侧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二级枝条最多,一级枝条和二级枝条占总侧枝数量的94.7%;不同方位分枝数量差异显著(P<0.05),东北方位最多,为总分枝数的39.3%,但单枝及单叶生物量在方位上差异不显著(P>0.05);各级侧枝枝条基径、着枝处直径、着枝高度、枝条长度差异显著(P<0.05),但不同方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树冠在垂直结构上分层明显,其侧枝集中在树干中部树高51.1%的范围;单株地上总生物量(干重)为34 741.9 g,枝条及叶片的生物量分别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33.8%和11.2%;枝条及叶片生物量与所在枝条基径相关性最大,通过幂函数构建枝条基径与枝、叶生物量回归方程,回归关系显著(P<0.000 1)。因此,三倍体毛白杨B301树冠水平空间大、垂直层次分明,是比较理想的冠型,研究结论可为其合理修枝方式和强度的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周年动态变化情况,运用孢子捕捉仪及TaqMan RT-qPCR(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陇南空气中的夏孢子浓度进行周年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监测仪记录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情况,分析了夏孢子周年动态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数量在2018年4月11日、5月16日和6月6日出现了3个峰值;7月至10月,只能检测到零星夏孢子;11月至翌年2月,没有捕捉到夏孢子;翌年3月6日初次检测到少量夏孢子,3月13日夏孢子数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空气中的夏孢子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20.
甘肃陇南茶叶产地与龙井茶原产地气候要素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陇南产茶区与中国名茶产区生态环境的异同程度,运用著名龙井茶原产地杭州及陇南主要产茶区康县、武都、文县等地1961—2010年月平均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对其农业气候相似程度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的主要气象因子相似程度较高,可通过信度较高的假设检验。农业气象相似距离分析表明,陇南茶区与杭州间的相似距离较小,可以进行同品种的茶叶移植。南部的文县可以作为扩大种植龙井茶的首选地区,北部的康县及中部的武都可以积极引种。陇南茶区名茶移植、引种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