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9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林业   54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335篇
  89篇
综合类   1445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829篇
园艺   191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87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明确耕作方式和秸秆覆盖对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2014年10月-2016年6月,利用设置在豫西典型旱作区的麦豆轮作栽培模式长期定位试验,选取传统翻耕、翻耕覆盖、旋耕和旋耕覆盖4个处理,比较了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及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结果表明,与翻耕相比,旋耕不影响小麦产量,但花后氮素积累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降低60.0%、8.6%和13.0%,而成熟期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显著提高28.6%。同一耕作方式下,秸秆覆盖较无覆盖不仅显著提高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还提高了拔节前和开花后的氮素积累量,促进了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中转运,从而使翻耕覆盖的籽粒产量、氮素吸收效率、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较翻耕分别提高11.5%、13.5%、7.4%和2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分别提高23.0%、39.5%、12.8%和38.5%。在试验进行7年后的小麦成熟期,翻耕覆盖0~2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翻耕降低31.3%,旋耕覆盖较旋耕也降低51.4%。因此,秸秆覆盖不仅可提高旱地麦豆轮作下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和氮素吸收效率,还能降低土壤硝态氮的残留量,是兼顾旱地小麦高产优质和环境友好生产的有效途径,尤其以旋耕覆盖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32.
邓雯 《家畜生态》2014,(1):78-84
肉鸡发育障碍与矮小综合征是一种包括肠道损害等多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已遍布世界各地,在蛋鸡、珍珠鸡和火鸡中均有发生,是一个严重威胁现代养禽业的重大问题。论文从肉鸡发育障碍与矮小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病原学对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本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在高校的动物生理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和补充,动物生理实验教学效果对课堂教学具有极大的驱动作用。为突出动物生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对动物生理学实验施行单独设课,这是考查理论教学效果、促进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4.
李灿  闫亚波  王永产 《食用菌》2011,(4):55-55,63
介绍灵芝菌丝粉的培养基的制备、灵芝液体菌种的制备,菌丝体的培养,灵芝菌丝粉的加工等项技术。应用赤芝ly998和本项技术生产出的灵芝菌丝粉多糠含量多达12.61%,三萜含量达0.98%,有机硒达0.57mg/kg。  相似文献   
35.
介绍东方红TPD-320型拖式平地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主要部件结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36.
光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光照周期对北京油鸡雏鸡采食行为与生长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1日龄北京油鸡162只,随机分为三个处理(1、2、3),每处理54只,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1~3日龄均采用23L∶1D的光周期,4日龄起三个处理的光周期分别设置为8L∶16D、12L∶12D、16L∶8D,自雏鸡2周龄开始试验,6~7周龄观察记录各处理目标鸡的采食行为,并记录2~7周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采食频次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处理2、3比处理1呈增加趋势;采食行为的最大、最小与平均持续时间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处理1和处理2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食在所有观测行为中所占时间比例均表现为处理3显著大于处理1(P<0.05),3个处理分别为18.41%、21.5%和24.74%。5周龄后采食量均为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7周龄日增重处理3显著高于处理1、2(P<0.05),而料肉比则在第6~7周龄时处理1显著低于处理3(P<0.05),其它各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北京油鸡雏鸡(7周龄前)在16L∶8D光周期下比12L∶12D、8L∶16D的采食时间长,利于雏鸡的采食量和体重的增加,但8L∶16D时的饲料利用效率比16L∶8D高。  相似文献   
37.
卢氏鸡是我国唯一片羽型的可产绿壳蛋的地方鸡种,壳色有绿壳和褐壳2种颜色。本研究采集131只卢氏绿壳蛋鸡,45只卢氏褐壳蛋鸡及18只地方白壳蛋鸡的血液,提取基因组DNA,用微卫星AY493302标记探讨了这3种壳色的基因型差异。结果表明,微卫星AY493302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以及地方白壳蛋鸡之间基因型分布差异极显著,基因型AA(225bp/225bp)在卢氏鸡中的频率为0.396 9,且只在卢氏绿壳蛋鸡中出现。其A基因频率在卢氏绿壳蛋鸡、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分别为0.698 5,0.500 0,0.500 0。进一步进行测序发现,卢氏绿壳蛋鸡AA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和217bp处碱基均为G,但卢氏绿壳蛋鸡AB基因型在19bp处碱基却为C,在217bp处碱基与绿壳蛋鸡AA基因型同为G。卢氏褐壳蛋鸡AB基因型和地方白壳蛋鸡的AB基因型则表现在19bp处碱基为C,217bp处碱基为T。AA基因型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红色原鸡比较,达99%同源的序列有V00425.1、J02015.1和NW_003763484.1,均位于鸡的1号染色体上。该微卫星标记的群体杂合度、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在卢氏绿壳蛋鸡中都低于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尽管在所研究的卢氏绿壳群体中只有39.7%的个体表现为纯合AA基因型,但卢氏褐壳蛋鸡和地方白壳蛋鸡中没有该基因型,故而认为微卫星AY493302的纯合AA基因型可以作为对卢氏绿壳蛋鸡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38.
该文简述了动物福利概念及评价方法,综述了集约化猪场常见的福利问题,并提出了改善猪只福利水平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9.
脂肪的过度沉积常伴随着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等代谢病症,既危害人类健康,带来经济负担,也会在农业生产中影响畜牧产品的质量。脂肪的沉积,始于胚胎期脂肪组织的发育,是一系列程序化作用的结果。脂肪沉积受多方因素影响,营养干预可以通过胚胎环境中的糖皮质激素浓度、线粒体功能、表观遗传、食欲中枢发育等方面影响胚胎脂肪沉积程序化。论文阐述了动物出生前后营养状况对脂肪沉积程序化的作用,对脂肪沉积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介绍了精氨酸营养在脂肪沉积中的应用。饮食中添加精氨酸为治疗脂肪过度沉积,提高畜牧生产水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剂量钼和铜对雏鸡肾的影响,试验用2日龄海兰褐壳蛋公雏鸡80只,随机平均分为Ⅰ空白对照组、Ⅱ(Cu 800 mg/kg,Mo 400 mg/kg)、Ⅲ(Cu 800 mg/kg,200 mg/kg)、Ⅳ(Cu 800mg/kg,100mg/kg)组。试验60d,每15d每组随机处死5只测定肾脏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黄嘌呤氧化酶(X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T-SOD第15天最高,随后呈下降趋势(P0.05);POD、GSH-Px和XOD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P0.05),Ⅲ组GSHPx第30天时最高,最后回归正常,Ⅱ组XOD第30天最高,Ⅲ组POD随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P0.05),第45天时最高,Ⅳ组POD随时间延长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P0.05)。说明日粮中以2∶1的比例关系添加Cu 800mg/kg、Mo 400mg/kg,随时间的延长可提高肾脏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