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1篇
林业   4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2篇
  39篇
综合类   327篇
农作物   130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2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目的】筛选适合于防治苹果褐腐病(Monilinia fructigena)的生防毛壳菌,为苹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潜在的菌株材料。【方法】选择4株毛壳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量抑菌率和抑菌带宽度;通过生防毛壳菌发酵粗提物检测其抑菌活性强弱;通过离体接种苹果果实比较毛壳菌的控病作用。结合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对抑菌活性强的毛壳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供试的4株毛壳菌中,菌株24-9在平板对峙试验、发酵粗提物抑菌试验和离体接种试验中均表现出稳定而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菌株24-9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结论】该生防毛壳菌菌株可用于开发苹果采后病害生防制剂,提高植物抗性,丰富我国苹果采后病害的生防菌资源库。  相似文献   
142.
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硒胁迫对紫花苜蓿硒积累及对其他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3种苜蓿阿尔冈金、大叶苜蓿、维多利亚为试材,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硒胁迫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的生物量、转运系数、耐性指数、硒积累量、硒含量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紫花苜蓿对硒的积累能力。结果表明:施以100μmol/L硒时,硒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苜蓿根、茎、叶片的硒含量、耐性指数、硒积累量和K、P、Ca、Mg元素的吸收,当硒浓度为900μmol/L时,则降低了阿尔冈金和维多利亚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大叶苜蓿根的生物量积累,且降低了阿尔冈金和维多利亚不同器官及大叶苜蓿根和茎对Zn吸收积累量。不同品种间相比较,大叶苜蓿生物量、硒积累量和K、P、Mg元素吸收显著高于其他2个苜蓿,且差异显著。综合评价表明,大叶苜蓿对矿质元素和Se有较好的吸收和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43.
选择葡萄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hytoene desaturase)基因VviPDS1为靶标,利用CRISPR/Cas9系统构建基因敲除载体,瞬时转化葡萄叶片原生质体,检测到不同类型的突变。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无核白’葡萄胚性愈伤组织,筛选获得卡那霉素抗性植株71株。经PCR鉴定,其中53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74.64%。测序结果表明,共有20株在靶点发生不同类型的突变,编辑效率为37.74%;其中9株产生了双等位基因突变。对其进行氨基酸序列预测,在第202位氨基酸之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利用CRISPR/Cas9系统敲除VviPDS1获得的突变体植株呈现整体矮化,其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白化。表明CRISPR/Cas9系统可以通过细胞中的瞬时或稳定表达进行基因编辑,可以实现在葡萄编辑植株中产生纯合敲除。  相似文献   
144.
在花前14 d,分别对4个抗寒无核葡萄杂交组合‘火焰无核’×00-1-5、‘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的母本花序施用不同浓度6-BA,以MM3固液双相培养基作为胚发育培养基,WPM固体培养基作为胚萌发培养基进行胚挽救,研究花前施用6-BA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前施用6-BA对胚的发育起促进作用,但不同浓度6-BA对不同杂交组合的胚挽救效果不同,其中‘秦红10号’×00-1-5、‘秦红2号’ב木星’和‘红宝石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50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而‘火焰无核’×00-1-5在6-BA浓度为30 mg/L时,胚发育率、萌发率和成苗率最高。无核品种‘秦红2号’‘红宝石无核’最适宜作母本,‘火焰无核’胚挽救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45.
为了科学确定桃蚜的防治适期,提高其防治效果,根据桃蚜在辣椒上的生长发育数据建立了桃蚜种群的消长规律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分段函数,其中,第1阶段只有若虫,为常函数;第2阶段是若虫和成虫共存期,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组,主要根据桃蚜在辣椒上的发育时间、羽化率和死亡率构建;第3阶段只有成虫,成虫数量是一个递减的复合函数。将该模型应用于甘蓝上桃蚜种群变化规律的预测,结果显示,桃蚜在甘蓝上的实际消长规律与模型吻合程度较高。表明所建模型可以用于桃蚜种群消长规律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46.
为探究安全剂与除草剂复配施用对除草剂药害的缓解以及对糜子田土壤酶活性、根系活性氧代谢和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9年5~10月在陕西省榆林市小杂粮试验示范站进行试验,选用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试验材料,选取苗前除草剂:谷友(10%单嘧磺隆,2.4 kg/hm2)与3种安全剂:芸苔素(300 mL/hm2)、赤霉素(300 mL/hm2)、奈安(1.2 kg/hm2)复配使用,设置清水不除草对照与人工除草对照。测定杂草鲜重防效、药害指数、根际土壤酶活性、糜子根系抗氧化酶活性与丙二醛含量及糜子农艺性状与产量。结果表明:1)芸苔素、赤霉素、奈安与单嘧磺隆复配后药害指数显著下降,分别降低了20.27%、21.63%、20.94%;2)单嘧磺隆处理(H1)的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在施药后7~42 d时相较于处理CK1被显著抑制,活性抑制率随时间降低,添加安全剂后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抑制率显著降低;3)与单施除草剂相比,安全剂复配施用的糜子根系SOD活性在施药后14~28 d时显著升高;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明显降低;4)单嘧磺隆导致糜子株高、穗长、主穗质量降低,安全剂复配施用减少了除草剂的不利影响,其中单嘧磺隆与赤霉素复配施用产量最高,达5 035 kg/hm2,较CK1增产1 114 kg/hm2,较单施单嘧磺隆处理的增产1 061 kg/hm2。安全剂与单嘧磺隆复配使用能延缓单嘧磺隆对糜子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抑制,提高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提高糜子根系SOD活性,减缓了药害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少细胞膜系统的损伤,延缓了根系衰老进程,提高了糜子的株高、茎粗、穗长、主穗质量及产量。其中赤霉素与单嘧磺隆复配使用在缓解除草剂药害,促进糜子增产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7.
正‘秦蜜’是以‘秦冠’为母本、‘蜜脆’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2016年12月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品种特征特性树势中庸,树形紧凑。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新梢长30~60 cm,中短枝比例高,秋梢较多,生长量较大。花芽饱满,绒毛少。果实圆锥形、高桩,果型指数0.85,平均单果重230 g,  相似文献   
148.
以管状花目(Tubiflorae)中5个物种7个多酚氧化酶基因(PPO)序列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对比分析和功能预测方法,研究了这些基因序列的碱基、酶蛋白氨基酸序列数量与比例,以及氨基酸序列中蛋白激酶C磷酸化、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N-糖基化、N-豆蔻酰化、酰胺化、cAMP及cGMP蛋白激酶磷酰化6个功能位点结构域特征,以期揭示PPO酶调控的功能位点。结果表明:管状花目中丹参毛状根PPO基因含有G+C碱基最多,氨基酸中丙氨酸和亮氨酸含量也最高(16.9%),并含有最多的酪氨酸激酶Ⅱ磷酸化位点(11个)。丹参毛状根PPO酶不具备信号肽结构,有1个卷曲螺旋,是无跨膜结构的亲水性蛋白。该试验为研究PPO酶调控酚酸类物质次生代谢的分子机制,特别是蛋白与蛋白、蛋白与基因之间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9.
为研究不同覆盖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苹果花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本文以9年生‘长富2号’为试验材料,花芽萌动前,在灌水和树干涂白基础上分别设置覆盖秸秆+喷施ABA 1 000μmol/L(处理1)、覆盖椰糠+喷施ABA 1 000μmol/L(处理2)、覆盖秸秆+喷施NAA 1 000μmol/L(处理3)、覆盖椰糠+喷施NAA 1 000μmol/L(处理4)四个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研究了各处理对‘长富2号’花期以及果实的单果重、纵横径、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以及苹果酸含量。与对照相比,不同覆盖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均可不同程度推迟花期,但以处理1和处理2效果最显著,可使初花期推迟3天,并可显著提高‘长富2号’果实的颜色指数,处理1、处理3和处理4可显著提高果实葡萄糖和半乳糖的含量。但不同覆盖和激素处理下,‘长富2号’果实的单果重、纵横经、果实质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与CK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表明灌水+涂白+覆盖秸秆+ABA 1 000μmol/L能够推迟‘长富2号’的初花期3天,可有效预防倒春寒引起的花期冻害,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果实的颜色指数、葡萄糖和半乳糖含量,与其...  相似文献   
150.
以22个葡萄砧木品种或杂种优株为试材,对1年生盆栽植株在不同干旱胁迫时间(0、6、12、18d)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及叶绿素含量等5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利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各砧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根据干旱胁迫第18天时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按照平均隶属度的大小,将砧木材料分为3种抗旱类型:对照"燕山-1"和品种"抗砧3号"属于高抗类型;‘225Ru’‘110R’‘101-14’‘5C’"河岸-2"‘6-12-1’‘6-12-4’属于中抗类型;‘1103P’‘188-08’‘00-1-10’‘00-1-5’"贝达""狗脊"‘3309’‘5BB’‘1-1-6’‘6-12-6’‘SO4’"北醇"及对照"河岸葡萄(♀)"属于低抗类型。高抗品种"抗砧3号"和中抗品种‘225Ru’‘110R’‘101-14’‘5C’可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葡萄生产,中抗杂种优株‘6-12-1’‘6-12-4’可用于进一步的抗逆性(如抗寒性、耐盐性等)筛选,为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