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试验将160头体质健康、匀称的35日龄的二元杂交(长×大)仔猪采随机分成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香椿提取物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000、2000mg/kg的香椿提取物。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香椿提取物2、3组的平均日增重、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白介素-4(IL-4)、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提高(P <0.05),香椿提取物2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 <0.05),香椿提取物2、3组的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 <0.05);由此可见,香椿提取物能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在本试验条件下1000mg/kg的香椿提取物添加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在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选用123份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对供试材料的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Ppo-A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A1a和Ppo-A1b,分布频率分别为63.4%和36.6%,以与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A1a分布为主;在Ppo-D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D1a和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78.9%和21.1%,以与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D1a分布为主。在Ppo-A1和Ppo-D1这2个位点上,共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Ppo-A1a/Ppo-D1b、Ppo-A1b/Ppo-D1a和Ppo-A1b/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52.8%、10.6%、26.0%和10.6%,以与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分布为主。此外,本研究筛选出的偃高161、商麦188和厚德麦971等32份携带等位基因组合Ppo-A1b/Ppo-D1a(...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饲料型脱毒山药为载体,采用不同微生物肥料配方,研究微生物肥料对饲料型脱毒山药病害、产量、冠层CO2浓度及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获得更加优质的畜禽饲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0~15 kg,随着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褐斑病、红斑病对饲料型脱毒山药的危害程度显著降低(P <0.05),块茎中淀粉和VC含量逐渐增加,至T5处理时值最大。冠层CO2浓度随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随着微生物菌肥施用量的增加,块茎的长度、周长、块茎重量小区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且T5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32.77%、60.42%、71.43%、34.29%,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 <0.01)。脱饲料型脱毒山药产量与自身周长显著正相关(P <0.05),与长度、单重、CO2浓度极显著正相关(P <0.01)。微生物菌肥的施用量与褐斑病、红斑病的发生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 <0.01),与田间块茎的冠层CO2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 <0.01)。  相似文献   
4.
以豫芝4号为对照,测定商芝156的光合及荧光参数,以研究芝麻新品种商芝156的花后光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初花期和盛花期(7月24日、8月3日、 8月17日)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高于对照品种豫芝4号,在成熟期低于对照,但差别不大。最终,商芝156的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均高于豫芝4号,分别较豫芝4号高13.06%、2.92%、2.93%,单株产量比豫芝4号高11.63%。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探究藿香龙黄散对育肥牛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体况良好、体重(385.0±16.3) kg、月龄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牛8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牛。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1%、2%、4%藿香龙黄散的饲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育肥牛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0.87%、17.83%和24.82%(P<0.05),尿素氮含量降低了20.25%(P<0.05);试验Ⅱ组育肥牛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36.70%、28.63%和35.28%(P<0.05);试验Ⅱ组育肥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分别提高了18.99%和29.98%(P<0.05)。研究表明,在饲粮中添加2%的藿香龙黄散能够改善育肥牛的血清生化指标,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增强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饲用甘薯“F6~2”为试材,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研究不同复配用量微生物菌剂(CK、DH1、DH2、DH3、DH4)对饲用甘薯代谢酶活性、品质特性与产量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质饲用甘薯在畜禽养殖领域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地衣芽孢杆菌与哈茨木霉菌复配的微生物菌剂在适宜用量下能显著提高饲用甘薯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且微生物菌剂36kg/hm2(DH3)时上述碳氮代谢酶活性最高。微生物菌剂能提高淀粉、可溶性糖、粗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含量,且以DH3处理下值最大。随微生物菌剂用量的增加,单株甘薯数、单株甘薯重,提高大薯率、中薯率和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规律,在DH3处理下值最大,较对照分别增加27.53%、23.32%、24.74%、43.34%、23.4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01)。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与单株甘薯重、产量极显著(P <0.01)正相关,粗蛋白质、胡萝卜素含量与单株甘薯重、大薯率、产量显著(P <0.05),单株甘薯重和中薯率与产量极显著(P <0.0...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郑麦1860的品质及加工适用性,对2020-2021年河南省29个地点收获的郑麦1860的籽粒性状、磨粉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和面条加工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郑麦1860为优质中强筋面条小麦品种,特点是籽粒大、容重高、出粉率高,面条弹性好、色泽白亮、褐变较轻。在不同地点间郑麦1860的多数品质性状变异程度小,品质表现较稳定;相比较而言,其粉质参数、拉伸参数变异程度较大,淀粉糊化特性和面筋特性变异程度次之,籽粒品质性状、磨粉品质和面条加工参数变异程度较小。籽粒硬度、粒径、容重与出粉率呈显著正相关;容重、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灰分含量与面条总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面粉色泽L*值、吸水率、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终值黏度、回生值与面条总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色泽和淀粉糊化特性是影响郑麦1860面条品质的主要因素。郑麦1860制作的面条感官评分高、品质稳定,在豫北、豫东和豫南等区域种植均适合制作优质面条。  相似文献   
8.
“秦脆”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的中晚熟苹果新品种,2017年在黄河故道地区引种试栽。“秦脆”果实圆柱形,单果质量265 g;果面光滑,果点小,果面着鲜红色条纹;果肉淡黄,细、脆、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95%,果实硬度9.18 kg/cm2。“秦脆”果实酸甜适口,有香气,品质佳,9月中下旬成熟,抗病性好,综合性状优,是一个适合在黄河故道地区推广栽植的优良中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