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在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中的分布情况,选用123份河南新育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功能标记PPO18、PPO16和PPO29对供试材料的Ppo-A1和Ppo-D1位点等位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Ppo-A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A1a和Ppo-A1b,分布频率分别为63.4%和36.6%,以与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A1a分布为主;在Ppo-D1位点上共检测到2种等位基因Ppo-D1a和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78.9%和21.1%,以与低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Ppo-D1a分布为主。在Ppo-A1和Ppo-D1这2个位点上,共检测到4种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Ppo-A1a/Ppo-D1b、Ppo-A1b/Ppo-D1a和Ppo-A1b/Ppo-D1b,分布频率分别为52.8%、10.6%、26.0%和10.6%,以与中等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的等位基因组合Ppo-A1a/Ppo-D1a分布为主。此外,本研究筛选出的偃高161、商麦188和厚德麦971等32份携带等位基因组合Ppo-A1b/Ppo-D1a(...  相似文献   
2.
对2BX型玉米/甘薯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的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甘薯群体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得到提高,农艺性状有所改善;而甘薯的相应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是随着甘薯行比的增加,情况逐步得到改善。这种正相互作用和负相互作用迭加后的优势,以2B6型、2B8型表现较好。为了发挥玉米、甘薯的高产潜能,对产量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玉米/甘薯间作作以2B8型为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粱新型不育系M07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TX623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择变异穗作母本,利用育种材料作父本,通过4年7代的测交并成对保持,培育出来的高粱新型不育系。该不育系配合力强,产量和性状都优于TX623A,是目前夏播区比较理想的不育系之一。2010年通过商丘市科技成果鉴定,2011年获商丘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4.
糯质高粱商粱7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M824A作母本、商恢6号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杂交种全生育期88 d,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适宜密度为4 000~6 000株/亩,6 000株/亩以上易倒伏,播种行距以0.40 m∶0.60 m宽窄行种植最好,也可采用0.50 m等行距种植,播种前施底肥最好选用生物有机肥50~70 kg/亩再加N17、P17、K17三元素复合肥50 kg/亩。定苗时应注意留单不留双,留壮不留弱。在5叶1心时注意防治高粱钻心虫,高粱开花前后应注意防治高粱穗螟虫,成熟后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玉米自交系主要植株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选择代表性的父本、母本自交系采取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其主要植株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穗行数、行粒数、穗位高、雄穗分支数、节间长与单株产量均显著正相关,其中,穗行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8824。株高与节间长、穗位高(r=0.7372)、穗行数和雄穗分支数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r=0.6631)。出籽率与穗行数、行粒数极显著正相关。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直接影响自交系的单株产量,但株高等同样是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性状,自交系选育要兼顾穗部性状和植株性状,以获得株型适中兼大穗型的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6.
基于1956-2015年商丘市气象数据和霜冻害资料,研究黄淮冬麦区商丘市气象因子与霜冻害的关系,以及气温、地温、相对湿度、风速与草面温度的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商丘市冬春季积温以4.35℃·d·a~(-1)的速率逐年增加;晚霜冻害除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外,与前期积温和降水量密切相关,冬春季积温偏高或降水量偏少的情况下易发生晚霜冻害;随着小麦幼穗的发育,其对低温的敏感度增加,且可引起霜冻害的最低温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气温、地表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与草面温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偏相关系数的大小表现为地表温度气温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可见,除气温、地表温度外,平均相对湿度、平均风速也对霜冻害的发生及轻重程度起关键作用;各因子与草面温度可用模型表述为Y=0.558ST+0.482AT+0.087RH+1.304WS-12.704,经检验,线性回归方程成立,可通过该模型对草面温度进行监测,并为未安装草面温度传感器的地区提供可靠的冻害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黄河故道地区苹果大发展时期,苹果绵蚜随外地苗木、接穗传入我区。此后,通过人为的农事活动、昆虫和鸟类的携带、有翅蚜的迁飞及风力吹动毛絮等途径传播,苹果绵蚜发生区域逐渐扩大,发生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上升为本地苹果主要害虫,虫害严重果园绵蚜株率达到80%,引起农技部门和果  相似文献   
8.
化学调控剂对冬小麦干物质贮运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有效成分的化学调控剂对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采用田间试验,比较了自主研发的微量元素拌种剂(WB)、黄酮类叶面喷施剂(Phu)、磷胺类叶面喷施剂(Pan)以及拌种组合喷施制剂(Whu和Wan)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以及籽粒灌浆过程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B、Whu和Wan处理均能增加冬小麦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增产16.51%以上。与喷施自来水(CK)相比,WB、Whu和Wan处理对各生育期冬小麦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具有增加效应;所不同的是,WB处理对冬小麦的促进效应在拔节期和抽穗期凸显,而Whu和Wan处理对小麦开花后的促进作用更大;并且Whu处理的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和花前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较CK提高了13.42%和17.96%(P0.05)。开花43 d内,各处理均能延长小麦的籽粒灌浆持续期,且Wan处理使灌浆持续期延长了3.82 d(P0.05),Phu处理使小麦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较CK分别提高了5.71%和5.76%(P0.05)。说明不同化学调控剂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与干物质积累和转运能力以及籽粒灌浆有关,并且拌种和叶面喷施组合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糯质高粱商粱六号是商丘市农林科学院能源作物研究所高粱研究室利用M07A(散穗TX623A)作母本,商恢6号作父本,杂交培育而成。该杂交种全生育期89 d,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至6月20日,适宜密度为4 000~6 000株/亩,6 000株/亩以上易倒伏,播种行距为0.40 m、0.60 m宽窄行种植最好,也可采用0.50 m等行距种植。播种前施底肥最好选用生物有机肥50~70 kg/亩,再加施N17、P17、K17三元素复合肥50 kg/亩。定苗时应注意留单不留双,留壮不留弱。在5叶1心时注意防治高粱钻心虫,高粱开花前后注意防治高粱穗螟虫,成熟后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0.
豫东地区地处黄河古道,土质沙化适宜花生大面积种植,由于连年种植致使花生产量减产非常严重.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院对花生连作重茬研究表明,重茬1年减产约20%,重茬2年减产达30%以上,连作的年限越长,减产的幅度就越大.1 花生连作重茬减产原因1.1土壤恶化,养分失调 主要是由于花生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有一定选择性,对磷、钾、钼、硼等元素的吸收量较多,而对其他元素的吸收量相对较少.因此,在同一块地上年复一年地连作花生,势必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缺乏,土壤中养分比例失调,使花生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