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陕西、宁夏、甘肃、青海4省7个种源地红桦种子为对象,测定各种源地红桦种子的千粒重、形态特征及在不同温度(30℃、25℃、20℃、15℃)和不同光照(无光照0 h、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全光照24 h)条件下的萌发率与萌发特性,并与千粒重、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源千粒重大小为:凤县>泾源>宁陕>礼县>洛南>太白>湟中,洛南县、太白县和湟中县红桦种子的千粒重与其他种源存在显著差异;25℃为红桦种子最适萌发温度。在1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几乎不萌发。25℃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光照和光照时长都可以显著提高红桦种子的萌发率。全光照(24 h)下各种源红桦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半光照/半黑暗(12 h/12 h)和全黑暗(0 h)条件;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子的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P=0.046<0.05),与种源的海拔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P=0.004<0.01);红桦种子萌发率与种源的年日照时长(P=0.064>0.05)和年降雨量(P=0.93>0.05)都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动物营养与免疫应激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合理的营养水平可提高畜禽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营养缺乏能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动物机体免疫组织和免疫器官的损伤,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反之,各种疾病引起的免疫应激反应又会影响营养成分在动物机体内的代谢。作者就不同免疫应激状态下,营养物质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利用规律及其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引用“辐热积”概念,建立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基于光合的干物质积累模型。将叶面积指数模型和高斯积分法相结合,依据丹参的冠层结构特点,建立三层模型。选用光合直角双曲线模型,并考虑温度对最大光合速率的影响,量化丹参的呼吸消耗;去除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光照减弱等因素造成丹参地上部分枯萎、干物质减少,使后期模拟更为精确,从而建立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丹参光合生产和干物质转化积累动态模拟模型。用均根方差、相对误差及拟合指数对独立的试验2数据进行检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间决定系数R≥0.992,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符合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相对误差均在10%左右,拟合指数均接近于1。  相似文献   
4.
粘土掺砂对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不同质量分数粘土掺砂水平,分别为S0(对照,0%)、S1(10%)、S2(20%)、S3(30%)、S4(40%),研究粘土掺砂对陕西烟区土壤物理特性、烤烟氮、钾含量和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砂质量分数升高,土壤体积质量降低,孔隙度增大;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摩尔分数(Ci)及产量均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均以S3(30%)最大。由掺砂质量分数与产量模拟方程得出,该试验条件下,最佳掺砂质量分数为23.62%。掺砂质量分数为0%~30%时,掺砂质量分数与土壤体积质量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根系活力、根系和烟叶氮、钾含量、烟叶光合特性指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在30%~40%时均呈显著负相关(根系氮含量除外)。因此,粘土适当掺砂(30%),可改善其土壤物理特性,提高烟株根系活力,改善氮、钾营养,有利于光合作用,提高烟叶产量。  相似文献   
5.
对40种中国花草茶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 、O-2·、·OH清除活性和还原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不同花草茶样品表现出巨大差异。对40种花草茶的检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模糊评价。以相应的抗氧化活性指标为依据,针对每种抗氧化活性体系,可将花草茶样品主要聚为3类。模糊评价结果显示,虽然低于质量浓度为1 g·L-1维生素C的评价值,苦丁茶具有最高得分。另有13种花草茶的评价值高于相应的0.1 g·L-1维生素C的评价值。研究结果可为花草茶的功能性开发提供有用信息,并揭示其作为功能性添加成分应用于食品领域的潜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对桦褐孔菌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培养采用PDA培养基为最佳配方;发酵试验确定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玉米浆,合适的碳氮源配比为葡萄糖2%,玉米浆1%。同时对发酵瓶接种方法和接种量进行对比试验,确定菌悬液接种法效果好,适宜接种量为2%。这些结果将为桦褐孔菌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深入了解滨麦(Leymus mollis)HMWGS基因的结构特征,采用PCR方法,从滨麦基因组中分离出HMWGS基因启动子序列(Genbank登录号:FJ600498)和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GQ169797)。启动子序列(FJ600498)从5′至3′方向依次有Ebox、Nbox、Gbox、HMW谷蛋白特异增强子和TATAbox等麦谷蛋白特异调控元件,推断其为滨麦HMWGS启动子基因。编码区序列(GQ169797)具有单一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96个氨基酸残基,依次包含信号肽、N末端区、中部重复区和C末端区等HMWGS的典型结构区域;中部重复区主要重复单元为6肽(PQQGQQ)和9肽(GYYPTSPQQ);有6个半胱氨酸残基(Cys),分布在N末端区(5个)和C末端区(1个),第3、4个相邻。推断其为滨麦的y型HMWGS编码区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启动子序列(FJ600498)与异形花草(He. piliferum)和冰草(Ag. cristatum)的HMWGS启动子基因序列具有相对较近的同源关系;编码区序列(GQ169797)与纤毛鹅观草(Elymus ciliaris)和披碱草(E. glaucus)的HMWGS编码区基因序列具有相对较近的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低温处理下小麦叶色阶段性白化品种返白系与对照品种矮变1号叶片的H_2O_2含量是否存在差异,并初步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采用DAB组织染色法检测返白系和矮变1号在4℃低温处理90 d、25℃下恢复培养10 d时叶片H_2O_2含量的动态变化,测定4℃低温处理下返白系和矮变1号中表征光合电子传递效率的荧光参数F_v/F_m和qP,并采用qRT-PCR方法分析返白系和矮变1号中几个光合电子传递体基因及质体H_2O_2清除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低温处理下,矮变1号叶片中H_2O_2含量变化不大,返白系叶片中H_2O_2会大量累积;低温处理下,返白系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_v/F_m、qP都明显低于矮变1号。同时,低温下返白系光合电子传递链中部分电子传递体亚基基因petD、petN、ndhB和ndhK,以及质体H_2O_2清除相关基因 APX4和 HO1的表达量低于矮变1号。这些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下,相较于矮变1号,返白系叶片中会累积大量的H_2O_2。返白系质体中光合电子传递受阻引起电子泄露,同时质体中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可能是导致返白系叶片中积累大量H_2O_2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陇南小麦条锈菌夏孢子的周年动态变化情况,运用孢子捕捉仪及TaqMan RT-qPCR(TaqMan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对2018年3月-2019年3月陇南空气中的夏孢子浓度进行周年动态监测,同时利用全自动小型气象监测仪记录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情况,分析了夏孢子周年动态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数量在2018年4月11日、5月16日和6月6日出现了3个峰值;7月至10月,只能检测到零星夏孢子;11月至翌年2月,没有捕捉到夏孢子;翌年3月6日初次检测到少量夏孢子,3月13日夏孢子数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且空气中的夏孢子密度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  相似文献   
10.
不同有机营养液水培番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2种不同电导率有机营养液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有机营养液水培可以改善果实品质提供依据,试验以番茄为试材,番茄茎秆有氧堆制腐熟和厌氧堆制腐熟后的有机物料经浸提后所获得的2种浸提液作为有机营养液,即有氧有机浸提液(T1,T2,T3)和厌氧有机浸提液(Y1,Y2,Y3),分别稀释至电导率(EC值)为1mS·cm~(-1)(T1,Y1)、2mS·cm~(-1)(T2,Y2)、4mS·cm~(-1)(T3,Y3)水培番茄,以日本山崎营养液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有机营养液生物量指标与产量指标显著低于CK;有氧有机营养液叶绿素质量分数随EC值增加而增加,T1(1mS·cm~(-1))、T2(2mS·cm~(-1))、T3(4mS·cm~(-1))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叶绿素质量分数随EC值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Y1(1mS·cm~(-1))、Y2(2mS·cm~(-1))、Y3(4mS·cm~(-1))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显著高于CK;有氧有机营养液光合能力随EC值增加而增加,T1、T2、T3光合能力显著低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光合能力随EC值增加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Y2显著高于CK;厌氧有机营养液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均随EC值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Y2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均显著高于CK,有机营养液各处理硝酸盐显著低于CK。利用番茄茎秆堆肥得到的厌氧有机营养液能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光合能力,改善番茄品质,其中最佳的处理为厌氧有机营养液Y2(2mS·cm~(-1))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