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摘要:为促进化肥减量增效,推进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开发与应用,以番茄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 室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不施肥(T0)、施加新型骨钙生物有机肥(T1)、施加腐熟羊粪有机肥 (T2)和常见瑞佳生物有机肥(T3)4个处理,通过分析不同处理下番茄的形态特征、产量和土壤养分 等指标,从而确定骨钙生物有机肥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番茄种植中,施肥 处理对番茄的生长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新、老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在番茄结果 期,新叶SPAD值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老叶片的平均SPAD值在不同处理下均高于新叶。骨钙 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度及单果质量等指标,瑞佳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单株产量和总产 量。施加有机肥可使土壤养分含量增加,pH值降低,进而提高番茄产量及品质,这与施肥后土壤全氮含 量、速效磷含量及pH值有显著相关关系。综合考虑,瑞佳生物有机肥可作为提高番茄产量的备用肥料, 而骨钙生物有机肥作为一款新型有机肥可用于提高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新麦草的种子产量及繁殖性状间的关系,对27份新麦草种质资源的单株种子产量与7个产量性状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麦草的单株生殖枝数、穗轴节数、单穗小花数和千粒重与单株种子产量关联最密切,其相关性表现为单株生殖枝数>千粒重>穗轴节数>单穗小花数。经通径分析,单株生殖枝数(X1)对单株种子产量(Y)直接效应最大,其余依次是单穗小花数(X4)、单穗小穗数(X3)、千粒重(X7)、穗轴节数(X2)和单穗结实种子数(X5),其中单穗结实种子数和结实率对种子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且未达到显著水平。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 -9.880 2+0.27X1+0.012X4+2.011 1X7R=0.805 8,P<0.001),说明提高单株生殖枝数、千粒重、单穗小花数对新麦草增产的贡献最大,增加结实率也可间接提高新麦草的单株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3.
磷肥种类对石灰性土壤马铃薯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方马铃薯农田多属于石灰性土壤类型,磷肥利用率普遍偏低。不同形态的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不同,进而影响马铃薯对磷素的吸收利用。本试验以不施磷肥为对照,研究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对马铃薯磷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磷含量为15.2 mg·kg-1 的石灰性土壤上,分别单施160 kg·hm-2 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马铃薯产量显著增加37.98%~57.81%,其中施用磷酸一铵的增产幅度最大;施用磷酸一铵还可显著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累积量、叶面积指数、磷素累积量、单株产量及商品率;磷酸一铵的磷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比过磷酸钙、磷酸二铵显著增加了103.13%、84.51%。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不同收获期对赤峰地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为当地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试验以赤峰地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计算出不同收获期的综合排名,筛选出赤峰典型草原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期。结果表明:8月20日收获牧草的粗蛋白质(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最高,CP为6.36% DM,显著高于其他收获期(P < 0.05)|WSC含量为4.06% DM,高于其他收获期,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较低,主成分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综合分析,8月20日左右为赤峰典型草原天然牧草的最佳收获期。 [关键词] 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营养价值|主成分分析|收获期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布顿大麦(Hordeum bogdanii)的耐碱性,选择来源于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的带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E-)布顿大麦种子,先在培养皿中进行发芽,然后进行室内蛭石无土栽培,对其进行21 d的不同浓度混合碱胁迫处理,测定其渗透调节和膜系统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混合碱处理下,E-植株的相对电导率均显著高于E+植株(P<0.05),E+植株的细胞通透性弱于E-植株。在碱胁迫下E+植株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E-植株(P<0.05)。内生真菌具有提高宿主渗透调节物质和降低膜损伤来提高布顿大麦抗碱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天然牧草利用率,筛选天然牧草适宜刈割时间,探讨不同降雨量对天然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原料,设定12个处理,3次重复,通过双因素方差试验设计,分析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和能量变化规律,旨在为草原牧区牧草刈割时间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随着刈割时间的推迟,天然牧草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逐渐增加,在9月10日降雨量为37.5 mm时,DM、ADF和NDF达到最大值,含量分别为56.82% DM、36.96% DM、68.45% DM|粗蛋白质(CP)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8月20日降雨量为37.5 mm时,CP含量达到最大值,为11.81% DM。天然牧草刈割过程中降雨对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总能(GE)和消化能(DE)增加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在8月20日刈割,可获得优质天然牧草,若在8月20日之后刈割,牧草品质降低,难以获得优质牧草,若有适量降雨,可适当推迟刈割时间。 [关键词] 天然牧草|刈割时间|降雨量|营养品质|能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收获时间和留茬高度对饲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的影响,本研究以赤峰地区典型草原牧草为试验原料,设置9个处理,分别是EAL(8月上旬,低留茬高度)、EAM(8月上旬,中留茬高度)、EAH(8月上旬,高留茬高度)、MAL(8月中旬,低留茬高度)、MAM(8月中旬,中留茬高度)、MAH(8月中旬,高留茬高度)、LAL(8月下旬,低留茬高度)、LAM(8月下旬,中留茬高度)、LAH(8月下旬,高留茬高度),测定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和消化率,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显示: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天然牧草干物质(DM)、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逐渐增加,LA处理的DM、ADF、NDF和WSC含量最高,分别为55.79% DM、36.87% DM、68.43% DM和4.42% DM。而粗蛋白质(CP)、消化能(DE)、干物质消化率(IVDMD)、粗蛋白质消化率(IVCPD)、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ADFD)、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IVNDFD)逐渐降低,LA处理组的CP、DE、IVDMD、IVCPD、IVADFD、IVNDFD含量最低,分别为7.48% DM、8.41MJ/kg、47.12%、61.42%、41.62%和51.42 %。粗脂肪(EE)和总能(GE)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天然牧草DM、EE、WSC、GE和IVDMD逐渐增加,高留茬高度处理组的DM、EE、WSC、GE和IVDMD指标最高,分别为53.89%、1.98% DM、4.67% DM、18.89 MJ/kg、50.1%。ADF、NDF、IVADFD、IVNDFD逐渐降低,高留茬高度处理组的ADF、NDF、IVADFD、IVNDFD最低,分别为63.53% DM、33.17% DM、43.64%、52.84%,CP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IVCPD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赤峰地区天然牧草收获时间以8月20日,留茬高度3 ~ 6 cm为宜,若收获延迟,可适度增加留茬高度,提高天然牧草越冬率。 [关键词] 天然牧草|收获时间|留茬高度|营养品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