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对猪采食量的影响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食量是保证猪生产性能充分发挥的关键因素。温度对猪的采食量影响较大。温热恒定机制是调节猪采食量的主要方式,环境温度通过改变猪与环境的热交换而影响其采食量,且影响最为明显。作者阐述了温度对猪采食量的调节机制、温度对采食量的影响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罂粟种子活力丧失规律,为妥善保存罂粟种子资源和防止种子老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95~2007年采收的14份罂粟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指标变化规律。【结果】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贮藏10年后,罂粟2号的种子发芽率低于60%;4℃风冷式冰箱和-18℃除霜式冰箱等低温冷藏库内保存的罂粟种子活力明显下降。【结论】在自然条件下,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高于罂粟2号;在常温库存条件下,罂粟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等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而下降,但在贮藏相同年份时,罂粟1号的种子活力降幅低于罂粟2号;在现有条件下,罂粟种子保存在干燥器中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太平鸡早期生长发育规律,提高品种选育效果,采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其体重进行拟合,并对13周龄的体重与体尺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太平鸡0~15周龄体重的拟合效果最佳,拟合所得的太平公、母鸡的拐点周龄分别为7.08周、6.84周,拐点体重分别为572.24 g、482.74 g,成熟体重分别为1 555.34 g、1 312.09 g;13周龄太平鸡体重与体尺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公鸡的体重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母鸡的体重与龙骨长、胫长、胫围、胸围、骨盆宽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职业教育省级名师工作室建设为背景,围绕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师教学团队、优质课程资源、就业创业意识及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研究与实践探索,以期为工作室建设提供优化路径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1+X证书制度下,以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本专业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不同肉羊品种与湖羊杂交F1代羔羊育肥效果,本试验选择国外优良的肉羊品种杜泊羊、无角陶赛特羊和萨福克羊作父本,国内优良地方品种湖羊作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研究,所获得的杂交F1代羔羊在全舍饲条件下进行育肥。测定杂交F1代羔羊初生重、不同月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等生长性能。结果表明:试验A组(杜泊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B组(无角陶赛特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试验C组(萨福克公羊与湖羊母羊杂交F1羔羊)6月龄平均重分别为44.76±3.62 g、 43.65±4.18 g、43.28±3.34 g,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D 6月龄平均重36.32±3.86 g,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A组、B组、C组与对照组D相比较,试验A组、B组、C组每只羊的利润较对照组分别多收入80.02元、69.74、42.74元,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试验A组的生长性能和利润均优于试验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犬病毒性腹泻病中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临床上多以出血性肠炎或非化脓性心肌炎为其主要特征。其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达10%~50%,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治疗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中西药结合治疗犬细小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感染发病快,病程短,死亡率高,临床上采取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有较好的疗效。1增强免疫(抗病毒)本病由病毒感染引起,所以在治疗中应选用抗病毒类药物,如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高免血清等,血清及单抗用量,1~2ml/㎏体重,  相似文献   
9.
10.
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宗才 《中国畜牧兽医》2010,37(11):198-198
奶牛巴氏杆菌病,又叫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人畜(禽)共患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