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6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规模化兔场仔幼兔应激反应的综合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四川养兔业的迅猛发展,养兔生产已从过去零星、分散的传统家庭饲养,逐步发展为规模化、专业化的商业生产,养殖技术要求高,尤其是仔幼兔的饲养成为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养兔研究所经多次试验,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仔幼兔阶段应激反应,提高其成活率。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青花椒叶对肉兔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8日龄体重相近的新西兰兔60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4%、8%和12%青花椒叶粉的饲粮。预饲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随着青花椒叶添加量的增加,肉兔采食量和日增重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但与8%组差异不显著(P > 0.05)|添加青花椒叶对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 > 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饲粮能量和无氮浸出物的表观消化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4%组最高,但与8%组差异不显著(P > 0.05)|血清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随着饲粮中青花椒叶添加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1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综上所述,在肉兔饲粮中添加青花椒叶可以改善饲粮适口性,促进养分消化,提高生产性能,降低血清血糖和血脂,本试验条件下,肉兔饲粮中青花椒叶的添加量不宜超过8%。 [关键词] 青花椒叶|肉兔|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生化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评价长江流域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精确度的发展水平,分析了2011—2021年度中国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和一年多点小麦区域试验的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对产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和最高茎数等性状的试验精确度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冬麦区单年单点品种试验精确度较好,试验误差变异系数(CEV)在5%和10%以下的试点数占比分别在60%和95%以上,但品种比较精确度(RLSD0.05)在3%以下的试验比例不到10%,长江上游和中下游单点品种试验RLSD0.05在10%以下的试点数分别占比约60%和90%。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精确度和品种比较精确度显著优于单年单点试验,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CEV分别在8%和5%以下。采用试点固定模型时,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试验平均RLSD0.05分别为2.19%和1.49%,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对品种比较精确度的要求;但采用试点随机模型时,小麦品种试验尚无法鉴别出品种间3%的产量差异。试验对生育期、株高、基本苗、千粒重和穗数的RLSD0.05优于产量性状,而最高茎数和穗粒数的RLSD0.05较低。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四川省蔬菜病虫害总体呈现严重发生态势、发生频繁且蔓延迅速、抗性风险增大,主要原因不仅与种植结构有关,而且与外来病虫害的入侵以及地理气候环境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给四川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信息,利用7个HMW-GS、17个LMW-GS和1个1B/1R易位的特异分子标记,对105份2000年后育成的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上述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针对HMWGS,在Glu-A1位点,含Ax2*的品种有2份,频率为1.9%;在Glu-B1位点,含Bx7、Bx20、Bx17、By8和By9的品种分别有73、26、4、45和30份,频率分别为69.5%、24.8%、3.8%、42.9%和28.6%,未检测到含Bx7OE的品种;在Glu-D1位点,含Dx5的品种有65份,频率为61.9%。(2)针对LMW-GS,在Glu-A3位点,含Glu-A3a、Glu-A3b、Glu-A3c、Glu-A3d和Glu-A3f的品种分别有2、2、63、29和9份,频率分别为1.9%、1.9%、60.0%、27.6%和8.6%,未检测到含Glu-A3e和Glu-A3g的品种;在Glu-B3位点,含Glu-B3b、Glu-B3d、Glu-B3f、GluB3g和Glu-B3i的品种分别有18、10、1、75和1份,频率分别为17.1%、9.5%、1.0%、71.4%和1.0%,未检测到含Glu-B3a、Glu-B3c、Glu-B3e和Glu-B3h的品种。(3)含1B/1R易位的品种有36份,频率为34.3%。(4)组合6种和5种以上优质基因的品种分别有2份(频率为3.8%)和15份(频率为14.3%)。可利用这些品种作为亲本,在四川小麦品质育种中逐步导入优质基因Ax2*、Bx7、By8、Dx5、Glu-A3d、Glu-B3d、Glu-A3b和Glu-B3b,并淘汰1B/1R易位,优化四川小麦面筋优质基因组成。  相似文献   
6.
70%苯嘧磺草胺WDG与41%草甘膦AS混用,速效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对未出土的杂草有一定封闭作用;70%苯嘧磺草胺WDG 21~42 a.i.g/hm2+41%草甘膦AS 1 230 a.i.g/hm2在免耕地除草后,对后茬直播油菜有一定影响,应进一步试验验证,但对后茬移栽油菜、直播小麦影响较小,可以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胁迫条件下(40 mg·kg-1)土壤施用镉富集植物(小飞蓬、豆瓣菜、碎米荠和旱莲草)秸秆对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用镉富集植物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能够提高镉超富集植物牛膝菊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但施用镉富集植物豆瓣菜和旱莲草秸秆则降低。只有施用小飞蓬秸秆提高了牛膝菊叶片蒸腾速率,而施用碎米荠和旱莲草秸秆则提高了牛膝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施用小飞蓬、豆瓣菜、碎米荠和旱莲草秸秆均降低了牛膝菊叶片的胞间CO2浓度,但提高了牛膝菊的叶表面蒸汽压亏缺,而只有施用小飞蓬秸秆提高了牛膝菊叶片气孔导度。土壤施用小飞蓬、豆瓣菜和碎米荠秸秆均能提高牛膝菊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四种富集植物秸秆均降低了牛膝菊茎杆和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因此,在镉胁迫条件下,土壤施用小飞蓬和碎米荠秸秆能够提高牛膝菊的光合能力,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8.
黄背木耳组织分和株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中品质最好的一种,是我国重要栽培耳类,通过连续三年的耳片组织分离,分别获得Ap2-2,Ap6和Ap8三个菌种,经与原始菌株比较试验表明,组织分离菌株彼此之间及与原始菌株之间都有拮多抗线产生;在菌丝长势上,Ap6菌株的菌丝体明显比其他菌株旺盛,而其余菌株在菌丝长势上无明显差异;在产量上表现出随着分离年限的缩短,产量呈递增趋势,组织分离菌株Ap2-2,Ap6和Ap8分别比原始菌株增产27.76%,33.42%和60.24%。  相似文献   
9.
小麦不同抗白粉病基因及品种在成都平原抗病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小麦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及审定品种在成都平原对白粉病的抗性表现,2015-2017年在四川省江油市武都镇(104.47°E,31.52°N)和广汉市连山镇(104.18°E,30.59°N)设置病圃,种植42份含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材料以及85份小麦审定品种,于2016-2018年乳熟后期调查病害级别、普遍率和严重度。结果表明,已知抗白粉病基因材料中,Coker983(Pm5+6)、Wembley(Pm12)、Brigand(Pm16)、南农9918(Pm21)、赤牙糙(Pm24)、NCD7(Pm34)、NCD3(Pm35)、NCD4(Non-Pm1)、复壮30(Pm5e)和Tabasco(Pm46)在两个病圃(2016和2018年)均表现抗白粉病,而Kavkaz(Pm8)、W150(Pm3e)、Hope/8cc(Pm5a)、Timgalen(Pm6)和5P27(Pm30)在两个病圃内均表现感病。85份小麦审定品种中,国豪麦3号、蜀麦375、蜀麦482、杏麦2号、绵阳29号、绵阳33、绵麦228、西科麦5号和良麦4号9个品种连续三年(2016-2018年)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37个品种三年在两地均表现感病。其余27个含已知抗性基因材料和39个小麦审定品种的抗病性表现则在不同地点和年份并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连作草莓根际土壤中真滑刃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地区连作草莓土壤中占种群优势地位的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sp.,采用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文中分离得到的真滑刃线虫,虫体形态与燕麦真滑刃 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极为相似,且主要形态学测量值基本相符。在形态学鉴定结果的基础上,结合ITS rDNA区域序列扩增结果与GenBank已注册的序列比对分析,确定该线虫为燕麦真滑刃线虫。该线虫的分类鉴定为其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该线虫在连作草莓的根际土壤中大量存在,其是否对草莓的生长有不利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