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15篇
  22篇
综合类   154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棉田、果园、林地和荒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样品的采集与理化指标的分析,研究了该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轻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功能。结果显示:果园土壤的容重、pH值和全盐含量等物理性状要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棉田土壤有机质与全N、全P和全K含量超过果园与林地土壤,而速效N和速效P含量以果园土壤最高,速效K含量以棉田最高,果园土壤最低;果园土壤C/N比值明显高于其它3种用地方式,以荒地土壤的C/N比值最低。综合分析认为:种植果树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效果较好,种植棉花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具有较好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52.
利用1983-2009年鲁西南地区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鲁西南地区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探讨了木本植物物候与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降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近27a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年降水量也有偏多趋势,年累计日照时数逐渐减少。(2)毛白杨、旱柳、榆树芽开放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提前;展叶期、开花期等春季物候期也相应提前;植物生长季长度逐年延长。(3)在各种气候因子相关分析中,气温对植物物候的影响最显著,日照时数次之,降水量最弱。植物的芽开放期、开花期、展叶期与1-4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气温的升高,日照时数增加,毛白杨春季物候期提前明显,旱柳、榆树物候期也有提前趋势;降水量对物候期影响最弱。  相似文献   
53.
应用鲁西南1980-2009年植保部门棉花资料和气象部门气象资料,利用DPS专业版数据处理系统筛选一批影响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最优势相关气象因子,分析其相关性及对棉花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衣分与7月降水量呈显著负相关;8月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棉花裂铃、吐絮;9月降水量偏多,铃重严重减少。铃重随5月和8月平均气温升高而增加。铃重与5月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光照充足,铃重增加;适宜的降水量对棉花纤维长度有利,降水量过大则棉花纤维长度减小。棉花皮棉及籽棉的产量均与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气温偏高有利于棉花产量形成。分析气候因素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对发展当地棉花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简要回顾了中国作物栽培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建国后创立发展、停滞不前、恢复加速、巩固提高等4个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总结了50多年来新中国作物栽培学3大主要社会贡献和3个主要自身建设成就,分析了目前存在的10个现实问题,该科学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目标,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简约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许多问题,仍需要作物栽培科学解决,其他科学无法取代,因而作物栽培工作者任重道远,作物栽培科学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55.
我国观光果园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欣慧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138-5139
分析了我国观光果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6.
以鲁棉532为供试棉花品种,研究4个种植密度(7.5万株/hm2、8.25万株/hm2、9万株/hm2、9.75万株/hm2)对直播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生育期延长,第一果枝节位和株高逐渐增高,果枝数、单株结铃数减少,铃重越轻;种植密度9万株/hm2时棉花的铃重、衣分、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其次是8.25万株/hm2。鲁西南棉区蒜后直播短季棉早中熟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在8.25万株/hm2与9万株/hm2之间为宜。旨在为鲁西南植棉区提高棉花机械化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强度,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和棉农的植棉积极性。  相似文献   
57.
为积极推进棉花减氮增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保护农田环境。以鲁棉1131、鲁棉37、鲁棉319、聊棉19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配比肥施用量为0、225、300和375 kg/hm 2共4个处理,研究施肥用量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单株结铃数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少,而单铃重相反;同一品种衣分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各品种随着施肥量的减少籽棉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各个品种均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霜前花率和籽棉收益也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净收益最高的是不施肥处理。综合认为,在鲁西南地区高肥力蒜套棉地块无需对棉花进行追肥,可为鲁西南地区蒜套棉减肥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8.
黄芪组方对肉鸡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中药黄芪为主组成方剂1、2、3,在含有高母源抗体的肉雏鸡群中饮用,用新城疫(ND) IV 系疫苗点眼进行常规免疫,然后分别于9、20、28、35、40、45日龄测定血液中HI 水平,组方3对7~45日龄免疫肉鸡新城疫抗体提高1.2个滴度(log2),并能提高抗体水平的均匀度,延长有效抗体效价14~18 d;提高出栏体重9.5%,提高成活率3.4%;料重比降低9.0%;组方3对雏鸡法氏囊指数和脾脏指数在9和45日龄测定值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胸腺指数45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组方3雏鸡EAC 花环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ANAE 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在9和45日龄雏鸡红细胞C3b花环率显著提高, IC花环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黄芪组方对肉雏鸡有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明确中国观赏芍药品种资源多样性水平,并从切花品种农艺性状角度分析资源特点,为种质收集、利用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来自4个主要栽培地的346个中国观赏芍药品种,从品种资源整体和不同栽培地品种两个方面对采集的表型性状进行频率分布统计、变异系数计算和多样性指数计算,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我国观赏芍药品种多个性状多样性丰富,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29—1.90,数值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1.90—2.08。二元性状、有序多态性状和无序多态性中,花色和花型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1.90和1.88,其次是花蕾颜色(1.46)和雄蕊瓣化程度(1.42)。数值性状中,株高和茎长多样性指数最高,分别为2.08和2.07,其次是蕾径(2.04)、花径(2.04)和花高(2.01),仅茎粗(1.99)和花梗长(1.90)多样性指数小于2。株高和茎长呈正态分布,株高介于38.50—100.50 cm,茎长介于43.19—120.00 cm;蕾径、花径、花高、茎粗和花梗长等5个指标呈非正态分布,蕾径偏大,分布介于1.22—3.99cm;花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