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4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3篇
  74篇
综合类   19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碳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土壤和湿地等所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它们在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该研究主要介绍了碳汇的途径、碳汇估算方法、影响碳汇潜力的因素和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模式,最后从发展碳汇农业、固碳潜力及速率研究、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研究碳汇、研究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研究和碳汇贸易市场的建立6个方面对碳汇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林窗大小对幼苗更新的影响,以赤水河上游次生林中23个林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窗大小结构、光照强度和土壤化学性质等空间特征及其对森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分内形成的林窗以中小型为主,光照强度为林窗>林缘>林内;林窗内光照强度与林窗面积、边缘木平均胸径的相关性不显著,而与边缘木平均高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边缘木平均高度越低则林窗内光度值越高;土壤养分上,80-160 m2林窗较高,<80 m2林窗较低;环境综合指数上,80-160 m2林窗和>240 m2林窗较高,161-240 m2林窗和<80 m2林窗较低;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幼苗在林窗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综合来看,80-160 m2的林窗较有利于森林更新,<80 m2的林窗最不利于森林更新。在森林经营时,根据需要形成合适的林窗能够保持森林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23.
切花月季的快速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适宜切花月季快速繁殖的培养基,为切花月季种苗的大量繁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组织培养建立无性系的方法对3种切花月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萌芽率及芽的生长情况作为评价标准,适宜卡罗拉的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1/2 MS+6-BA 1.5 mg/L+NAA 0.5 mg/L(萌芽率为81%)、1/2 MS+6-BA 1.0 mg/L+NAA 0.3 mg/L(增殖系数为4.67)和1/2 MS+ NAA 0.5 mg/L+IBA 0.1 mg/L,适宜艳粉的分别为MS+6-BA 0.8 mg/L+NAA 0.1 mg/L(萌芽率为79%)、MS+6-BA 0.5 mg/L+NAA 0.1 mg/L(增殖系数为3.15)和MS+NAA 0.1 mg/L+IBA 0.1 mg/L,适宜雪山的分别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萌芽率为75%)、MS+6-BA 1.0 mg/L+NAA 0.05 mg/L(增殖系数为3.33)和1/2 MS+NAA 0.5 mg/L.3个品种均以蛭石为基质移栽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4.
为弄清适合高山杜鹃扦插生根的最佳季节,建立高效扦插繁殖体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研究3种高山杜鹃不同季节扦插前茎段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3种高山杜鹃扦插前的茎段中,大白杜鹃的IAA和GA含量在1月和11月最高,分别达107.51ng/g FW和5.31ng/g FW;ABA含量11月最低,为107.92ng/g FW。长蕊杜鹃的IAA和GA含量均在9月最高,分别达65.4ng/g FW和4.52ng/g FW;ABA含量5月最低,为86.86ng/g FW。糙叶杜鹃的IAA和GA含量同样均是3月最高,分别达121.64ng/g FW和7.76ng/g FW;ABA含量3月最低,为77.33ng/g FW。大白杜鹃适宜扦插时期为11月,长蕊杜鹃为9月,而糙叶杜鹃为3月。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26.
为贵州生态环境的变化及监测等提供参考,分析了贵州岑巩、江口、黎平3个农业气象台站1983-2005年的气温对油桐物候期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桐物候的早晚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气温与春季物候期总体上呈显著负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早;气温与秋季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即气温越高物候期越迟。春季物候期平均每10a提早2~10d,秋季物候期平均每10a延后2~7d。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明不同树种枯落叶的持水性能,为喀斯特地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法研究了喀斯特50种阔叶树种不同特征枯落叶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1)除纸质叶片外,其余特征枯落叶的最大持水率均以半分解状态大于未分解状态,纸质、有表皮毛叶片未分解与半分解状态最大持水率的差异不显著,革质、无表皮毛则差异显著.2)平均最大持水率大小顺序为纸质叶片(340.77%)>有表皮毛(292.27%)>无表皮毛(249.73%)>革质(229.46%).3)未分解与半分解枯落叶持水量在0~2 h增加最快,2~6 h增加缓慢,6h后趋于稳定,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存在明显的对数函数关系.4)枯落叶吸水速率在前0.25h最大,1h左右时明显减缓,4h后趋于稳定,与浸水时间存在幂函数关系.5)枯落叶最大持水率大于300%的多为纸质和具有柔毛的枯落叶,小于200%的几乎全为革质枯落叶.结论: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可以优先选择叶片为纸质和具有柔毛的树种进行种植,以充分发挥其持水功能.  相似文献   
28.
为建立华山松SRAP-PCR反应体系,研究先采用L16(45)正交设计对影响华山松SRAP反应的5个因子(DNA模板浓度、Mg2+浓度、d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酶)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SRAP反应的影响依次为:Mg2+>dNTPs>Taq酶>DNA模板>引物;对SRAP反应结果影响较大的3个因子(Mg2+浓度、dNTPs浓度、Taq酶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立华山松SRAP反应最佳体系为:2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Mg2+2.2mmol/L、dNTPs0.25mmol/L、DNA模板60ng、Taq酶0.8mol/s、引物0.8μmol/L。将该体系用于华山松的SRAP扩增能获得稳定、清晰的多态性条带。  相似文献   
29.
穆兵  魏媛  胡刚  杨萍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51-4555
通过探讨不同景观树种的光合色素含量,为喀斯特山地筛选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景观树种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其生态恢复与景观建设。以喀斯特山地16种景观树种为材料,采用丙酮-乙醇提取法测定了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16种景观树种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含量与叶绿素b含量比值、类胡萝卜素含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反映出各树种具有不同的光合生理适应特性。其中无患子、桤木、桂花及乐昌含笑4种景观树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性最强,是贵阳市郊区脆弱的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的首选景观树种;红叶乌桕、重阳木、飞蛾槭、深山含笑、红花木棉、黄心夜合、鹅掌楸、白玉兰8种景观树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性次之,也可选择其作为喀斯特山地植被恢复的景观树种。  相似文献   
30.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佛顶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佛顶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7科61属161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0.2%。其中,东亚分布有110种,占总种数的68.35%。热带、亚热带种占到了总种数的23.6%,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5.9%)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