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采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方法,将PrV Ea株gD基因整合进PK-15细胞染色体中,建立起表达gD蛋白的细胞系PK^D。通过荧光观察,发现PK^D表达的gD分布在细胞膜上,具备原有的免疫反应性;同时,还发现gD蛋白在PK^D细胞膜上呈明显极性分布。PCR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对PK^D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该细胞系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相同培养条件下,PK^D细胞的生长速度及形态与正常PK-15细胞无明显差异。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PrV Ea株基因组转染PK^D细胞,在转染后30h细胞发生典型病变,表明PK^D细胞对脂质体的毒害具有耐受性。TCID50测定结果显示:PK^D对PrV Ea株增殖尽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PrV Ea株仍能在其上正常增殖。上述研究结果提示:所构建的细胞系PK^D可用于构建PrV Ea株gD基因缺失毒株,为PrV Ea株gD基因缺失毒株的构建提供了必备的工具。  相似文献   
92.
mRNA差异显示(DDRT-PCR)[1]技术因其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的特点,已在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3.
王燕  程萍  喻国辉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24):107-110
枯草芽胞杆菌R31可用于香蕉枯萎病大田生物防治,但难以开展遗传操作,探讨适合R31的遗传转化方法有利于推动R31的防病分子机理研究。根据R31在LB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生长状态,对适合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所需的培养时间和溶菌酶浓度开展优化,结果显示,R31在LB培养基中培养3~6 h时处于对数生长期,培养7 h后进入稳定期;显微镜观察显示,在对数生长前期,R31菌体以游离方式生长,培养5.5 h左右菌体开始相互连接,并逐渐形成网状结构,培养8 h后菌体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游离方式的菌体有利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兼顾原生质体制备所需的菌体浓度,优化出的最佳培养时间为4~4.5 h,此时最佳的溶菌酶浓度为3.5 mg/m L,原生质体的形成率达到98.45%,再生率达到50.18%,再生细胞占初始细胞的比例达到49.40%。  相似文献   
94.
研究枯草芽胞杆菌R31接种浓度对香蕉根系活性氧产生、R31自身根系定殖和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首先检测了不同浓度R31接种对巴西蕉根系Mn-SOD活性和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过氧化氢对不同细胞浓度R31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然后利用R31-gfp观察了不同浓度R31接种在香蕉根表定殖的差异,最后利用大田试验验证了不同浓度R31可湿性粉剂的枯萎病防效。研究结果显示,1.0×10~6和1.0×10~7 cfu/mL R31菌体灌根使巴西蕉根系Mn-SOD活性分别在0.76~5.99和0.81~6.55 U/g显著波动,根系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增加,而1.0×10~8 cfu/mL R31菌体接种的根系Mn-SOD活性在4~5 U/g波动,不激发根系过氧化氢爆发。80和120μmol/mL以上过氧化氢分别抑制1.0×10~5和1.0×10~6 cfu/mL R31在24 h内形成薄皮,但分别显著促进2种浓度R31在72 h形成薄皮。40~240μmol/mL过氧化氢对1.0×10~7和1.0×10~8 cfu/mL R31 24 h的薄皮形成无影响,但显著促进2种浓度R31 72 h的薄皮形成。1.0×10~6 cfu/mL R31-gfp接种巴西蕉后第5 d才可以观察到根表产生荧光,而1.0×10~7和1.0×10~8 cfu/mL R31-gfp接种处理在第3 d即可观察到根表产生明显荧光。利用R31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试验,以2.0×10~6和2.0×10~7 cfu/mL2000 mL灌根处理新植巴西蕉,施用4次后,枯萎病防效分别为35.41%和72.96%。R31低浓度接种能够激发香蕉根系免疫反应和活性氧产生,并延缓低浓度R31在根表定殖,最终影响其对枯萎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95.
为对亮斑扁角水虻转化不同物料获得的虫粉的安全性作出评估,探究饲喂亮斑扁角水虻转化不同有机废弃物获得的虫粉后斑马鱼和大鼠生理、生化和组织病理指标的差异。将斑马鱼和大鼠均分为4组:①对照组(斑马鱼对照组,CK1:投喂绿藻粉;大鼠对照组,CK2:投喂常规鼠饲料);②鸡粪饲养组(鸡粪组,A组):投喂鸡粪饲养的亮斑扁角水虻虫粉;③餐厨垃圾饲养组(餐余组,B组):投喂餐厨垃圾饲养的亮斑扁角水虻虫粉;④农副产品饲料饲养组(饲料组,C组):投喂农副产品饲料饲养的亮斑扁角水虻虫粉。斑马鱼孵化后喂养15 d、大鼠喂养28 d后测生理、生化和组织病理指标。结果显示,除鸡粪组外其他各组对斑马鱼生理、生化指标并无显著影响;对照组、餐余组和饲料组水虻虫粉对斑马鱼和大鼠组织病理无显著影响;各组水虻虫粉对大鼠的生理生化指标虽有个别显著影响但均维持在正常值。结果表明,完全以亮斑扁角水虻转化餐厨垃圾和农副产品饲料获得的虫粉可作为高营养的斑马鱼开口饲料和大鼠短期饲养的饲料。  相似文献   
96.
为使科研工作者简单高效地分析RNA-seq数据,本研究基于Snakemake工作流程管理系统和Conda环境管理器构建了一个自动化和模块化的工作流程:RNApipe(Github:https://github.com/ywu019/RNApipe.git),其可对来自任何有参物种的RNA-seq数据自动执行质控、比对、定量、鉴定差异基因,以及GO、KEGG、GSEA等功能注释分析;其中,每一步骤的分析结果均以高质量的可视化图片或报告展示,并保留重要的输出文件。使用RNApipe在多个模式物种中的测试与评估结果表明:RNApipe可以平稳运行,且注释结果准确。与现有的自动化分析流程相比,RNApipe的主要特点包括:工作流程较为完整、默认工具消耗时间与资源较少、适用于任何有参物种、全面的可视化、以及用户友好性(易安装、易使用、易扩展)。研究表明,RNApipe便于研究人员快速地从大型RNA-seq测序数据中获取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