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72篇
基础科学   8篇
  119篇
综合类   788篇
农作物   29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82篇
植物保护   53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为了解在哈尔滨地区引种的28份籽粒苋(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本试验对28份籽粒苋的22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多样性指数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批籽粒苋种质资源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13个质量性状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花序颜色(1.569) > 茎颜色(1.525) > 茎条纹颜色(1.294) > 花序一级侧枝姿态(1.061) > 叶脉明显程度(1.000) > 叶正面颜色(0.956) > 叶背面颜色(0.906) > 团伞状花簇的密度(0.856) > 叶片先端形状(0.822) > 种子颜色(0.658) > 花序姿态(0.656) > 叶柄花青甙显色(0.628) > 花序花簇类型(0.257);9个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均以单株干重最大,分别为1.612和34.59%。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柄长、主序花序长和单株有效分枝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聚类分析将28份资源分为4类,第Ⅰ类群各性状中等;第Ⅱ类群综合性状均较好,属于高秆、高产籽粒苋优异材料;第Ⅲ类群茎秆最粗、主花序最长、千粒重最大,可作为选育种子高产的优异材料;第Ⅳ类群为矮秆、观赏型籽粒苋特异材料。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8.048%,其中第1主成分与籽粒苋的干草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种子产量有关,第3主成分与形态性状有关。本研究对28份籽粒苋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我国籽粒苋种质资源高效利用、亲本选择和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2.
以黑龙江省水稻栽培品种龙粳31和空育13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氮肥施用水平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空育131对不同施氮处理的反应要低于龙粳31,水稻有效穗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90~210kg·hm-2处理的范围内,2个水稻品种施入氮肥的产量增加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3.
不同磁场强度处理作物种子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表明:磁场强度290 G处理60 min对玉米根长和株高的促进率最高,达59.33%和99.83%;磁场强度290 G处理90 min对大豆根长和株高的促进率最高,达65.06%和53.95%;磁场强度290 G处理60 min对大蒜根长促进作用最大,达30.71%,处理90 min对株高促进作用最大达27.56%。  相似文献   
294.
水飞蓟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水飞蓟素,能抑制损伤、抗肿瘤、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尤其对肝损伤具有很好的疗效。本研究从植物学特性、栽培技术、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综述了药用植物水飞蓟目前的研究进展。旨在对进一步提升栽培技术、开发水飞蓟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研究发现,水飞蓟在非生物胁迫下通过影响次生代谢产物、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方式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此外,施加外源植物生长激素能抵抗外来胁迫并且能促进其生长发育。适度的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有助于提高水飞蓟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95.
玉米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籽粒品质是当今世界玉米育种领域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传统常规育种方法具有育种时间长且转化率低等限制因素,所以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为了给今后玉米品质性状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QTL定位、分子标记辅助改良和候选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指出玉米优质基因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现有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今后应改进育种方法和品质鉴定技术,以缩短玉米育种周期。  相似文献   
296.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受重金属的污染日趋严重。通过科学家们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研究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重金属检测技术—原子吸收光谱法,它能够帮助检测人员检测出农产品中某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监管。基于此,围绕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农产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并详细介绍了常用的3种方法。最后,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农产品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97.
为了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供葡萄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的保障,比较了苦参碱和藜芦碱两种生物农药对哈尔滨地区露地葡萄常见病(霜霉病)虫(绿盲蝽)害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两种生物农药对葡萄病虫害均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与常规化学农药防控相比,使用生物农药能显著降低绿盲蝽对葡萄叶片的危害;但对霜霉病的防控效果没有常规化学农药显著。因此,建议生物农药应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于葡萄生产。  相似文献   
298.
为了研究草地早熟禾抗旱机理,以黑龙江省本土草地早熟禾Blacktiger为研究材料,以美国引进品种Arcadia和Eclipe为对比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进行干旱条件的模拟,研究3个早熟禾品种细胞保护酶活性及质膜透性在干旱逆境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下,3个品种细胞保护酶活性大小顺序为:BlacktigerEclipeArcadia;MDA和电导率大小顺序为:ArcadiaEclipeBlacktiger,表明在干旱条件下,Blacktiger质膜受损程度最小,且能够通过维持较高的细胞保护酶活性来减少干旱胁迫对植物细胞造成的伤害,而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99.
<正>亚麻(Linum usitatissmum L.)是亚麻科亚麻属的一年生自花授粉草本植物,已有千年的栽培历史,栽培种分为3个类型: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和油纤两用亚麻,其中纤用亚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1],但从形态上不容易区分,分子标记是区分亚麻品种的有效途径。SRAP是一种以PCR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种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遗传连锁图构建以及比较基因组  相似文献   
300.
为延长豆渣酱粉保质期,节约运输成本,以豆渣为原料,通过不同霉菌发酵制成豆渣酱,采用单因素试验,以调味后豆渣酱粉的感官评价结果为指标,经一系列工艺加工成不同口味的豆渣酱粉。结果表明:辛辣口味的豆渣酱粉需添加15%的辣椒粉;麻辣味豆渣酱粉需添加10%的花椒和10%的辣椒;香甜味豆渣酱粉需添加15%的白砂糖;蒜香味豆渣酱粉需添加10%的蒜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