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8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探明除虫菊在育苗移栽条件下最佳种植密度,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产值及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单位面积除虫菊干花产量、干花产值、除虫菊素产量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呈抛物线关系,且影响除虫菊干花产量和除虫菊素产量最大的因子均是单位面积的有效花梗数。试验也表明,单株有效花梗数、花朵数和无效花梗率、花蕾率与种植密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单位面积有效花梗数和花朵数与种植密度呈Logistic函数关系。另外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除虫菊生育期有所缩短,特别是封行期缩短最明显,但根腐病的发病率与种植密度呈正相关。综合产量、产值及生育期、发病率、株高等因素,云南省除虫菊适种区域以漂浮育苗移栽,种植密度6.0万~9.0万株/hm2时最适宜。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切花月季多头品种‘妩媚芭比’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3.
鹤望兰为世界著名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世界五大畅销花卉之一。鹤望兰是典型的鸟媒花植物,云南省元江县引种后,因缺乏媒介,花而不实,种子、种苗需花重金进口,制约了鹤望兰切花的规模化生产。通过2年多对其有性、无性繁殖和育苗技术的潜心探索和研究,有效地攻克了鹤望兰繁种及育苗技术难关,共繁育种子50万余粒,培育实生苗12万余株。  相似文献   
54.
2010年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以A35-0608-4为母本、20-5-26-8为父本杂交,从F4代分离群体中发现早熟优良变异单株Y011-85,进入系统选育,于2016年育成油菜品种玉油7号。该品种生育期早熟,株型紧凑,秆硬弹性好,分枝部位中等,有效分枝6.5个,每角粒数20.7粒,千粒重4.15 g;2018-2019年云南省优质油菜品种多点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花油8号增产12.50%,表现高产稳产;该品种品质检测,芥酸含量未检出,硫苷含量27.04μmol/g,含油量高达47.53%。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最佳播期10月10~15日播种、确保最优密度15.0万~18.0万株/hm2、重施苗肥、适时追施高效硼肥、关键期防控好蚜虫和白粉病等。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与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关系。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品种、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方式对糯高粱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差异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随之增高,而穗粒数和单穗重则随之减少,密度对糯高粱的叶片数、茎粗、穗长及千粒重影响不明显,施氮量255 kg/hm2的糯高粱穗长、穗粒数、单穗重和千粒重最好,不同种植方式对生物性状的影响不明显;糯高粱生物性状的株高、叶片数、穗粒数和单穗重与产量成正相关,茎粗、穗长和千粒重与产量成负相关;品种是影响糯高粱产量的主要因子,其次是种植密度,再次是种植方式,产量以组合A2B3C1D2最高,达12257.28 kg/hm2,其次为组合A2B1C2D3,产量为11553.91 kg/hm2...  相似文献   
56.
旨在揭示胁迫培养后的镰刀菌与常规培养的镰刀菌对土壤熏蒸剂的敏感性差异。通过室内简易干燥器检测3种熏蒸剂(30%氯化苦乳油、30% 1,3-二氯丙烯油悬浮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对镰刀菌的抑菌效果,筛选出EC50最小的熏蒸剂。对在不同pH、极端温度、不同盐浓度胁迫下培养的镰刀菌用EC50最小的熏蒸剂熏蒸72 h后再接种到常规条件下(pH 7,盐浓度为0,温度28℃)培养120 h,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饼直径。结果表明:30%氯化苦乳油对镰刀菌的EC50值最小,为0.21 mg/L。镰刀菌经过不同胁迫处理后用30%氯化苦乳油熏蒸,接种常规培养后,其抑制率在pH 5、6、7、8、9分别为15.82%、10.42%、24.37%、19.52%、15.13%,抑制率在盐胁迫0、10、100、200、400、800 mmol/L下分别为27.04%、28.84%、15.60%、21.33%、14.38%、11.12%;温度40℃ 15、10、5天培养120 h,4℃ 15、10、5天培养120 h的抑制率分别为87.52%、21.65%、26.85%,24.17%、24.35%、29.14%。不同胁迫处理后的镰刀菌对同一浓度的熏蒸剂的敏感性表现出差异,胁迫处理后的镰刀菌对熏蒸剂的敏感性比对照低,抑菌率比对照的抑菌率低。  相似文献   
57.
摸清通海县露地蔬菜基地2004-2015年耕作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状况,以期为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进行了田间取样与室内检测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2015年通海露地蔬菜基地土壤pH 7.57,有机质平均含量43.8 g/kg;有效N平均含量170mg/kg,>151 mg/kg的田块占67.5%;土壤有效P平均含量111....  相似文献   
58.
【目的】为有效筛选并推荐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好的免耕山地油菜化学除草技术在低纬高原山区推广应用,【方法】采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聚类等分析方法,对玉溪市2013-2015三年4个不同海拔试点的9种化除处理进行杂草防效、丰产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免耕山地油菜杂草涉及3纲12目11科25属26种,其中以胜红蓟、辣子草、尼泊尔蓼和马唐4种居多,分别占杂草总数的43.80%、34.04%、10.40%和4.41%;(2)不同化学除草处理油菜主要农艺因子与产量的关联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与产量关联度最大;(3)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防效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药后30天防效在80%以上的有3个处理,其杂草防效分别为89.8%、89.6%和85.6%;(4)不同化学除草处理之间的油菜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产量居前2位的2个处理与对照清水、丙酯草醚、精奎禾灵、禾耐斯4个处理之间产量达极显著差异,两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52.25%和50.04%;(5)草甘膦+禾耐斯、草甘膦+禾耐斯+丙酯草醚+精奎禾灵2个处理在4个试点的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均为很好,但前者比后者节省成本1065.0元/hm2。【结论】推荐低纬高原山区免耕油菜采用分段化学除草方法,即油菜播种前10-15天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4.5kg/hm2+油菜播后芽前用90%禾耐斯EC600ml/hm2对水600kg均匀喷施墒面和沟。  相似文献   
59.
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加速育种进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云南省水稻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由云南省种子管理站主持的常规粳稻区域试验,在云南省8个种植粳稻的地州(县)进行,对各供育种单位提供的9个常规粳稻新品系进行试验,鉴定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对新品系作出综合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60.
蔬菜生产过程中除了作为商品销售的部分外,还产生大量蔬菜废弃物,其主要成分是叶片、茎杆、花柄等。通过试验掌握了目前玉溪市种植面积较大的五类蔬菜废弃物沤制有机肥过程中温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蔬菜废弃物沤制有机肥液对沤肥池体积的要求及防渗漏处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