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池塘高效健康主养黄颡鱼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216d的池塘高效健康主养黄颡鱼试验,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科学管理的前提下,合理放养和安全健康生产,可提高产量和效益。放养规格为18.5g/尾的黄颡鱼种9万~15万尾/hm2,搭养规格为80g/尾鲢鱼种3000尾/hm2、100g/尾鳙鱼种900尾/hm2、6g/尾泥鳅鱼种4500尾/hm2,试验获得较好的效益。通过主养鱼不同放养密度以及搭养鱼类相同的比例,均达到总体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0(对照组)、5%、10%、15%的玉米蛋白粉替代饲料中0、9.1%、18.2%、27.3%的鱼粉,配制4种等氮、等能的生长试验饲料。饲养罗氏沼虾53d后,以0.5%的Cr2O3为指示物,测定罗氏沼虾对试验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蛋白酶的影响。并按照70%基础饲料(对照组)加30%被测饲料原料的方法配制饲料,比较罗氏沼虾对豆粕、玉米蛋白粉和鱼粉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罗氏沼虾对玉米蛋白粉的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5.31%和92.28%,与豆粕、鱼粉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肝胰腺、胃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玉米蛋白粉替代鱼粉对罗氏沼虾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显著影响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其中,15%玉米蛋白组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最高(91.8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产养殖是我国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长期大规模的人工养殖,已出现了严重的种质退化现象,制约了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就目前水产动物优良品种培育所采取的新方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藕鳖种养模式中莲藕的最适种植面积,采用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开展4种莲藕种植面积百分比(A型-10%、B型-30%、C型-50%和D型-70%)藕鳖种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型藻类48属75种,平均密度和频度分别为151442个/L和69.89%;以绿藻(小球藻、栅藻等)为绝对优势种类,绿藻种类平均数极明显高于A型、B型(>LSR0.01),明显高于D型(>LSR0.05);C型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均最高,平均值分别为2.188、0.949和0.841。因此,种植50%莲藕的C型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复杂程度高,生物多样性高,水体更稳定。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及养殖产量大幅提升,不可避免地带来养殖水环境污染等难题。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实践,也是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研究以安徽省为例,分别从水产养殖及尾水治理现状、尾水治理典型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发展建议等方面,对当前环保高压态势下水产养殖尾水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安徽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鱼口服出血病疫苗的免疫途径及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草鱼出血病病毒疫苗处理鱼苗开口饵料 ,以口服法接种草鱼苗 ,分别于第 76、119d后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免疫草鱼的血清抗体滴度。采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琼脂扩散法 ,即可测出有效免疫浓度下的血清抗体滴度为 1:8~ 1:16,相应浓度下的免疫保护力为 80 %~ 10 0 %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黄河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在池养条件下的生长特性,探索黄河鲤的生长规律,于2017年5—10月开展了养殖试验,获得其成活率和饲料系数,并通过测量其体长、体质量和体高,对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进行生长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约5个月的养殖,黄河鲤成活率92.6%,饲料系数1.38,体长、体质量和体高的平均值分别为21.13 cm,689.21 g和7.73 cm。相应的变异系数范围分别为10.88%~15.53%,9.15%~46.44%和13.82%~22.04%,肥满度在2.84~7.31之间变动。体长(LS)与全长(LT)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LT=1.721LS+0.4517 (R2=0.9998),体长与体质量(W)的回归方程为:W=0.0174L3.2946 (R2=0.9725)。拟合出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LSt=29.354 (1-1.082e-0.399t)3,Wt=1790.916 (1-1.688e-0.547t)3,LHt=9.352(1-1.688e-0.54t)3,投入产出比为1:1.19。黄河鲤在池养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且经济效益良好,为皖北黄河鲤规模化养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鳜离体咽腔上皮标本上 ,用微电极进行了细胞内记录。离体咽腔上皮味感觉细胞静息膜电位为 (9.2 7± 1.81) m V(n=41)。Na Cl的浓度可明显影响味感觉细胞反应的模式。Na Cl咸味刺激引起的反应可能与 Na+ 、 Cl-通过细胞顶膜有关 ,而与 K+ 、Ca2 + 流和 K+ 通道无关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全雄黄颡鱼病害的发生原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以及病害防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藕鳖共作对藕田水环境以及鳖、藕生长性能的影响,2019年6—10月定期监测鳖单作、藕鳖共作和藕单作池塘的水体理化指标、浮游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相对于鳖单作,藕鳖共作能显著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3种模式水体中的浮游动植物种类数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浮游动物优势种群均归属于原生动物、轮虫和桡足类;鳖单作和藕单作水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群以绿藻和蓝藻为主,藕鳖共作模式优势种群归属于绿藻、硅藻、蓝藻和裸藻门。相较于鳖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中华鳖成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增加23.29%和1.59%,饲料转化率降低17.92%;相对于藕单作,藕鳖共作模式中,百粒莲子重和莲蓬数量分别提高9.76%和7.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