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研究以8个晚熟富士优系为试材,在甘肃陇东地区进行栽培表现调查,比较8个富士优系在果实品质、树体生长势、单株产量等方面的优缺点,筛选出表现更好的富士品系。结果表明8个优系的单株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烟富3号’和‘烟富10号’在果面光洁度及着色状况、果形指数、果实风味这些果实品质指标上,以及在树体干粗、二龄枝粗度两项树体生长势指标上都有更好的表现,果实综合品质和树体生长势显著优于其它优系。故‘烟富3号’和‘烟富10号’更适宜在甘肃陇东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2.
陕西杨凌地区番茄斑萎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十大病毒之一,为了确定陕西杨凌地区的番茄感染TSWV情况,采集该地区4份疑似感染TSWV的番茄样品,通过表型观察以及PCR分子鉴定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份材料扩增出234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样品感染了TSWV。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杨凌地区757bpTSWV的外壳蛋白基因(CP),其与西班牙TSWV分离物同源性最高,为99%,而与昆明的TSWV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93.
为深入挖掘利用茶树地方种质资源,对收集保存的32份西乡县地方种质资源进行了生物学性状观察及特征性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西乡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树型绝大多数为灌木型、中叶种,叶型为椭圆或长椭圆,树姿为半开张,茸毛中等;主要内含成分变异幅度较大,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及酚氨比平均变异系数为13.97%,遗传多样性指数(H′)变幅1.72~2.01,均值1.90。对32个地方资源及4个对照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可分为4类群,其中第2类群为红绿兼制型资源,第3类群为适制绿茶型资源。筛选出高咖啡碱特异资源4份,适制绿茶优良资源30份,红绿兼制型资源2份。  相似文献   
9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在植物响应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获得转基因马铃薯,进一步探索 StMKK1在信号转导和胁迫响应中的功能,从四倍体栽培品种马铃薯Desiree 的cDNA中克隆到 StMKK1基因302 bp的目的片段,并将目的基因的正向片段利用EcoRⅠ和KpnⅠ,反向片段利用HindⅢ和XbaⅠ与重组载体35s-pART27进行连接,构建成35s- StMKK1-pART27-RNAi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35s- StMKK1- pART27-RNAi载体导入马铃薯品种Desiree中,得到7株沉默的阳性马铃薯转基因植株,不同的转基因植株中 StMKK1基因的沉默效率经检测均在92%以上。  相似文献   
95.
宇军  王忠娣  张明科 《蔬菜》2022,(7):69-71
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率和种植 收益,调整蔬菜种植结构,基于近年来西北地区雨 水增多、降温早等气候变化特点,通过对蔬菜园区 的实地走访调研,总结提出了西北地区大棚秋延茬 黄瓜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嫁接育苗、适时定 植、合理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措施,实现黄瓜667 m2 产量5 000~6 000 kg,667 m2 产值高达3.6万元,最 终实现大棚秋延茬黄瓜稳产高效。  相似文献   
96.
以19杂2和19杂3大白菜为试材,设计追肥过程中的化肥减施试验,以期为种植户提供科学施肥方案。每个品种设置4个处理,处理1(CK),常规追肥;处理2至处理4:从第二次追肥开始按照大白菜需肥规律改用配方肥,化肥总量分别减施20%、30%和40%,收获前调查各处理下大白菜的生长状况、产量及品质。与对照比较,19杂3大白菜处理4株高、株幅最大,分别增加4.49%、10.1%;处理2球高、球宽最大,分别增加2.28%、2.35%;处理3单株毛重、单株净重、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最高,分别增加57.75%、57.89%、39.89%和39.88%;处理4总糖、总酸含量最高,分别增加83.33%、95.77%;处理2粗纤维含量最低,降低10.87%;处理4硝酸盐含量最低,降低18.03%。19杂2大白菜的处理4株高、株幅、球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学产量最高,分别增加6.06%、11.3%、1.97%、6.32%和3.52%;处理2维C含量最高,增加23.29%;处理3粗蛋白含量最大,增加11.43%。对于19杂3大白菜来说,在适当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情况下,可以有效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与品质,尤其是在试验中化肥减施30%时。对于19杂2大白菜来说,化肥减施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7.
为构建根部内生真菌—寄生疫霉—拟南芥三方互作模式研究体系,以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害发生的潜在内生真菌雪球微座孢(Microdochium bolleyi)为例,利用WGA-Alexa Fluor○R488染色和带有GFP标记的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转化菌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分析M.bolleyi侵染拟南芥根部以及M.bolleyi与寄生疫霉和拟南芥根部三方互作的细胞学特征;利用皿内平板拮抗测试初步分析内生真菌M.bolleyi对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利用皿内拟南芥与真菌M.bolleyi和寄生疫霉三方互作体系,鉴定分析真菌M.bolleyi对植物与寄生疫霉亲和互作的影响。结果表明,真菌M.bolleyi可成功侵染并定殖于根组织,而未引发植物细胞坏死现象,说明M.bolleyi具有典型的内生真菌特征;相比于对照预处理,真菌M.bolleyi预处理能够抑制寄生疫霉在拟南芥根部的定殖和扩展,初步揭示真菌M.bolleyi在植物与疫霉菌互作中的影响作用;真菌M.bolleyi不仅对致病...  相似文献   
98.
通过研究CO2加富下水氮耦合对西瓜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为中国西北地区温室西瓜生产水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两个CO2水平(C1:400 μL/L、C2:800 μL/L),依据目标产量法设计3个氮素水平(N1:644.04 kg/hm、N2:976.07 kg/hm、N3:1 288.09 kg/hm),依据蒸腾蒸发量设计3个灌水水平(I1:80%Ep、I2:100%Ep、I3:120%Ep),共计18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茎粗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O2与氮肥交互显著影响株高, CO2浓度加富对中、高氮处理下的株高有明显促进作用。净光合速率在CO2浓度加富下提高11.8%;且受CO2与灌水量交互显著影响。总氮的吸收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上升,CO2加富显著提升低氮处理下的氮吸收量,达9.32%。果实的磷、钾吸收量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大,分别提高12.0%和7.7%;随着氮肥的增加,果实氮和钾吸收量先增加后减小;随着灌水量的增大,果实氮吸收量逐渐增多,而磷含量逐渐减小。产量受灌水量影响显著,在中、高水处理下表现最优;随着氮肥的增加,产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O2与水氮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产量。西瓜生长、光合及养分吸收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与产量相关性最大的是果实氮含量,相关系数为0.720,其次为净光合速率和总氮含量。综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可知,当CO2浓度为400 μL/L时,T6(CO2:400 μL/L,氮肥:972.07 kg/ hm,灌水量:1 148.76 m/hm)处理表现最优。当CO2浓度为800 μL/L时,T11(CO2:800 μL/L,氮肥:664.04 kg/hm,灌水量:957.30 m/hm)处理为最佳推荐水氮管理方案。因此,当未来CO2浓度升高后,在西瓜生产中可以适当减少水氮的施用。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究线辣椒连作障碍的机理,通过线辣椒种子萌发和苗期水培试验,研究线辣椒根系分泌物中的6种化感物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雪松醇、丙炔酸、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其中后3种物质没有进行水培试验]对其自身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这6种化感物质对线辣椒种子萌发(包括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苗鲜质量)和苗期生长(包括株高、茎粗、根系活力、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培养液电导率)总体表现为低浓度(0.001 mol/L以下)无影响或有促进作用,其中雪松醇的促进作用相对明显;高浓度(0.002 mol/L以上)则具有抑制作用。综合判断,丙炔酸的抑制作用最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4-双(1,1 二甲基乙基)-苯酚、二苯并呋喃、芴这4种物质的抑制作用相当,程度居中,雪松醇的抑制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究“食用菌-黄瓜”套作栽培模式对黄瓜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在连作地块,采用定位试验于2019年秋茬至2021年春茬连续种植4茬黄瓜,共设计黄瓜单作、黄瓜分别与大球盖菇和鸡腿菇套作3 种处理,在2021年春茬比较不同处理间黄瓜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土传病害和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黄瓜与鸡腿菇套作能够增加黄瓜根长度和根尖数,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增加土壤全氮含量。3 种处理的黄瓜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差异。两种套作模式产量虽有增加,但与单作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两种套作模式均能降低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田间持水量,显著降低黄瓜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和发生率。另外,黄瓜与大球盖菇套作还减轻根结线虫病的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