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5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了简化免疫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将4种不同疫苗组合联合免疫陕北白绒山羊,单独免疫组作对照。免疫接种后,观测疫苗联合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免疫后不同时间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中所有试验羊在免疫后7 d观察期内,均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不论是2种疫苗联合免疫组(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与山羊痘活疫苗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4种疫苗联合免疫组(口蹄疫灭活疫苗、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山羊痘活疫苗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还是5种疫苗联合免疫组(口蹄疫灭活疫苗、小反刍兽疫活疫苗、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山羊痘活疫苗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疫苗),组内每种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抗体水平在检测期内与单独免疫每种疫苗的对照组所产生的抗体水平无显著差异,同时联合免疫组内每种疫苗之间未发现互相干扰现象。因此,联合免疫是安全有效的,结果可为羊场免疫程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为探究榆林片沙覆盖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L.)的最优氮磷钾肥料组合,本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设置15组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比,分析了生物学与营养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第二茬株高较第一茬显著提高26%~45%(P <0.05);第二茬茎叶比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2.03倍(P <0.05);第二茬干重(DM)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9%~96%(P <0.05);第二茬的水分(AW)含量较第一茬无显著变化(P> 0.05);第二茬的粗蛋白质(CP)含量较第一茬显著降低15%~17%(P <0.05);第二茬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较第一茬显著增加0.08%~17%(P <0.05);第二茬的酸性洗涤纤维(ADF)较第一茬显著提高12%~13%(P <0.05);第二茬的粗灰分(ASH)和粗脂肪(EE)较第一茬均显著降低0.04%(P <0.05);第二茬的相对饲用价值(RFV)较第一茬显著降低11%~21%(P <0.05);第二茬的消化性干物质(DDM)较第一茬无显著变化(P> 0.05);第二茬...  相似文献   
23.
为探讨渗透调节物质与抗寒性的关系,对不同枣品种进行抗寒性评价,本文选取灵武长枣、早脆王、金矮三号、清涧圆枣、京六零、六月鲜等6个枣品种,研究当年生枝条的渗透调节物质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6个枣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淀粉含量总体呈平缓上升的趋势。除此以外还利用Fuzzy数学隶属函数综合评判法比较了六个不同枣品种的抗寒性,得出六种枣树的抗寒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早脆王>灵武长枣>六月鲜>清涧圆枣>京六零>金矮三号。该研究结果可为榆林地区选育抗性较好的红枣品种和大规模引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以黄芩种子为材料,将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按1:1比例混合用于模拟盐碱胁迫。并设置浓度梯度为20、40、60、80 mmol/L,以蒸馏水为对照,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胚芽长和胚根长作为考察指标,探究在混合盐碱胁迫下黄芩种子的耐盐碱能力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总盐浓度的升高,黄芩种子的各项指标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对胚芽的抑制作用强于胚根,但低盐浓度对黄芩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不明显,说明黄芩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试验初步探讨了黄芩种子萌发期的耐盐碱程度,对盐碱地及沙区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为探索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萌发期抗旱性,研究采用15%聚乙二醇(PEG-6000),蒸馏水作对照,以18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室内通过渗透胁迫人工模拟干旱条件,测定不同自交系的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4个形态指标和种子萌发期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4个生理生化指标。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不同玉米自交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萌芽期干旱胁迫对种子的8个指标影响较大,其中4个形态指标在15%PEG胁迫下均显著降低,4个生理生化指标均显著升高;胚根长、胚芽长、发芽率、发芽势、Pro含量和SOD活性可优先作为不同材料之间鉴定抗旱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评价抗旱性,表明单独使用一类指标可有效评价具有极端差异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的耐旱性,而综合使用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比单一类型指标更能准确评价抗旱性。利用胁迫指数显著性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共同筛选出抗旱较强的自交系N958。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玉米抗旱性机制提供了抗性来源。  相似文献   
26.
野生地被植物不仅能突出地域性植物景观特色,并对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采用野外调查法和文献查阅法,系统调查榆林市野生地被植物资源,为今后榆林市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榆林市野生地被资源极其丰富,且综合效益明显,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27.
为了丰富陕北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基于50份黑龙江大豆资源和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调查大豆全生育期的9个农艺性状,基于变异系数计算,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优势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可知,9个农艺性状可归为5个主效因子,其中单株荚粒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第一主效因子,百粒重为第二主效因子,分枝数、全生育期和节间长度分别为第三、四和五主效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大豆资源聚为4个类群,其中第四类群和其他三个类群的差异较大,单株荚粒数具有显著优势,适宜在当地种植。研究通过对50份大豆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总结当地大豆的生产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为丰富当地的大豆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8.
为明确气化渣与花生壳添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实现气化渣与花生壳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气化粗渣和腐熟的花生壳为添加材料进行小白菜风沙土盆栽试验,研究了气化渣、花生壳和风沙土不同配比条件下小白菜的生长特征(出苗率、建值率、生物量)。结果表明:(1)与未添加气化渣处理相比,气化渣添加量占比为5%处理下,小白菜建植率显著提高,且生物量最大。(2)花生壳添加对小白菜出苗率和建植率无显著影响,但5%的花生壳添加量可有效提高小白菜的生物量。(3)隶属函数法分析表明,当气化渣与花生壳的添加总量与沙土量的比值为5%,气化渣占气化渣和花生壳添加总量的33%时,小白菜的综合生长状况最佳。该研究结果可为气化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番茄红素对山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在山羊精液冷冻稀释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0.5、1.0、2.0、4.0mg/mL)的番茄红素,检测冷冻-解冻后精子的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并用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表明,1.0mg/mL组的冷冻保存效果最好,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和线粒体活性分别达到52.04%、51.33%、53.57%和49.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SOD、CAT、GSH-Px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对照组;0.5mg/mL组与2.0mg/mL组的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及CAT和GSH-Px活性差异不显著;4.0mg/mL组的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质膜完整率、线粒体活性及SOD和CA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山羊精液冷冻稀释液中加入1.0mg/mL的番茄红素对山羊精液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山羊冻精品质。  相似文献   
30.
为充分了解国内、外山羊产羔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我国山羊繁殖领域提供新思路,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山羊产羔数”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1992-2022年)和CNKI数据库(1958-2022年)中进行主题精准检索,并运用Excel 2019、GraphPad Prism v5.01和VOS viewer等软件分别对1958-1991年、1992-2001年、2002-2011年和2012-2022年四个时间段的年度发表文献数量、各国家发表论文情况、机构、作者、期刊、关键词、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和概述。研究发现:我国在“山羊产羔数”方面的研究呈整体上升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渐走向世界领先地位,但我国发表论文篇均被引频次仍与法国等国家存在差距;我国学者在注重发表论文数量的同时,还应注重研究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从而使得所发表论文在国际上展现更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