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林业   4篇
农学   39篇
  6篇
综合类   1191篇
农作物   193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43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74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1.
以质地品质差异明显的2个苹果品种‘富士’和‘秦冠’为试材,观察发育过程中果肉细胞显微结构,测定果实的脆度和硬度及细胞壁相关代谢酶和淀粉酶(AM)的活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导致这2个品种质地差异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1花后85d前,2个品种的果肉细胞大小相似,而在花后85d时,‘富士’果肉细胞明显增大,显著大于‘秦冠’果肉细胞,并且在花后115d时细胞又一次显著增大。而‘秦冠’果肉细胞仅在花后100d时显著增大,此后增长不显著。2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秦冠’和‘富士’的果实硬度和脆度均逐渐降低。‘富士’果实的脆度一直较‘秦冠’高。花后100d前‘富士’果实的硬度高于‘秦冠’,而花后115d至果实成熟期间均显著低于‘秦冠’。3花后115d以后‘秦冠’的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明显高于‘富士’,而‘富士’的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明显高于‘秦冠’。相关性分析表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PME活性与‘秦冠’的质地呈显著负相关,而β-Gal活性与‘富士’的质地呈显著负相关。可见,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秦冠’和‘富士’质地品质的差异除表现在果肉细胞显微结构上外,还与一些代谢酶密切相关,PG和PME是‘秦冠’果实质地变化的关键酶,而β-Gal在‘富士’质地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不同免耕覆草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免耕覆盖栽培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其免耕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设计免耕稻草覆盖(T1)、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T2)、免耕稻草覆盖+地膜覆盖+小拱棚(T3)、免耕覆土栽培(CK)4种免耕栽培模式,研究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栽培模式各项农艺性状最优,产量最高。综合生产成本、推广方式等因素,T2栽培模式经济效益高,操作简便,更适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3.
为研究不同覆盖模式对旱地苹果园土壤环境的影响,以11a生"信浓红"苹果树为试材,对比分析全覆膜、生草覆草、起垄覆膜、"肥水膜"一体化和清耕处理下苹果园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草覆草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覆盖处理均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尤以"肥水膜"一体化效果最为显著。不同覆盖处理都能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肥水膜"一体化技术能较对照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且处理对土壤酶活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表土层,不同土壤酶活性和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常规施肥相比,覆盖处理后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且均以生草覆草效果最佳。综合分析,旱地苹果园采用"肥水膜"一体化技术配合行间生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果园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4.
棚膜颜色对避雨栽培酿酒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棚膜颜色对避雨栽培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果实品质的影响,分别对露地栽培和不同颜色棚膜(红、黄、蓝、紫、白)避雨栽培下果穗周围空气温湿度、风速以及果实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降低葡萄果穗附近的空气温度,其大小为空白对照白色棚膜蓝色棚膜紫色棚膜黄色棚膜红色棚膜;避雨栽培提高果穗周围空气的湿度,棚膜颜色对湿度的影响结果与温度相反;避雨栽培能降低果穗周围的风速,不同颜色棚膜处理之间的风速无显著差异。2避雨栽培中蓝、黄、红色棚膜均能提高赤霞珠葡萄果实的糖酸质量浓度,其中紫色和红色棚膜处理分别对还原糖和总酸质量浓度影响最大,而白、紫色棚膜在提高其含糖量的同时降低总酸质量浓度。3紫色棚膜处理下葡萄果实的单宁质量分数最高,其次为蓝色棚膜和露地栽培,白色棚膜最低;总花色素质量分数在紫色棚膜和露地栽培下最高,其次为蓝色棚膜,红色棚膜最低;露地栽培、紫色棚膜、蓝色棚膜、黄色棚膜、红色棚膜、白色棚膜下的总酚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因此,采用紫色棚膜覆盖能够提高酿酒葡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5.
两种草莓立体栽培模式与高畦栽培适应性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颜、章姬等6个草莓常栽品种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两种立体栽培模式和高畦栽培的出苗率、农艺性状数据、经济数据及建设成本等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分析了三种栽培模式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两种立体栽培都适应草莓产业化生产,但从栽培模式的投入与产出比分析,立柱式栽培经济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6.
番茄种子经高压静电场处理后,其发芽率、株高、茎粗、叶片数及抗病性等生物学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场强为125 k V·m-1、处理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处理番茄种子的效果最佳,其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比对照增加82.2%、茎粗增加20.0%、株高增加41.1%、复叶数增加15.2%、小叶数增加13.6%。场强为375k V·m-1、处理时间为10 min及场强为375 k V·m-1、处理时间为40 min条件下,番茄植株对叶霉病的抗病性得到了大幅提高,其病情指数均比对照降低了96.3%。  相似文献   
117.
地膜覆盖对旱地水分及小粒黑豆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地膜覆盖方式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粒黑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陕北旱作区,通过地膜不同覆盖方式的试验,研究地膜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小粒黑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双沟覆膜在产量和土壤水分利用率方面均优于其他两种覆盖方式和不覆盖。  相似文献   
118.
为在限量灌溉条件下,提高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获得较高产量,研究了不同灌水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叶面指数变化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灌水方案下冬小麦全生育期内的随叶面系数的增大日耗水量均增加,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对籽粒产量会造成直接的影响。在降低灌溉成本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要求获得较高籽粒产量的需求下,在全生育期灌二次水为可取方案。越冬期和拔节期是灌区冬小麦灌水的最佳灌水时期,适宜灌水量为750 m3·hm-2。  相似文献   
119.
采用不同浓度的纯碱处理牛肉,研究其对酱牛肉嫩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肉重0.4%纯碱处理对酱牛肉嫩化效果比其他浓度的嫩化效果好;随着纯碱浓度的依次递增,牛肉的p H呈递增趋势,腌制前后p H值差异显著;纯碱处理会对酱牛肉色泽产生一定影响,0.6%纯碱处理的酱牛肉出品率比其他处理的高。  相似文献   
120.
以晋西黄土高原地区四个单品种(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和梅鹿辄)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HPLC-MS)技术对其理化指标和花色苷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赤霞珠酒的总酚含量和蛇龙珠酒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在四个品种的葡萄酒中共检测中36种花色苷物质,其中包括5种花色苷单体,15种花色苷衍生物和16种聚合花色苷,并且有32种物质在四个品种的酒样中同时被检出。蛇龙珠酒中5种花色苷单体含量最高,其它三个品种较为接近。品种和生态条件能对葡萄酒的酚类物质总量及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