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林业   80篇
农学   160篇
基础科学   50篇
  132篇
综合类   2584篇
农作物   136篇
水产渔业   83篇
畜牧兽医   393篇
园艺   161篇
植物保护   1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63篇
  199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为明确长江流域棉区植棉对麦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对麦秆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采用田间试验,设置棉花直播冬小麦秸秆不还田(D-S)、棉花直播冬小麦秸秆还田(D+S)、棉花移栽冬小麦秸秆不还田(P-S)和棉花移栽冬小麦秸秆还田(P+S)4个处理。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麦秆还田对直播和移栽棉花的产量、生物量、氮素吸收及秸秆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麦秆还田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直播和移栽棉花的产量、秸秆生物量和根系生物量。直播条件下,麦秆还田后棉花籽棉产量、叶片、茎秆、棉壳和根系生物量的增幅分别为7.8%、3.7%、4.6%、3.4%和14.6%;移栽条件下,麦秆还田后棉花产量及各部位生物量的增幅分别为5.9%、5.2%、5.6%、7.4%和7.9%。从棉花生物量和产量来看,各处理均表现为P+S>P-S>D+S>D-S。收获期,与麦秆不还田相比,麦秆还田后直播和移栽棉花的根系数、果枝数、叶片数、叶片SPAD、单株铃数和单铃重均有明显增加,而株高、根茎粗和衣分的差异并不显著。与D-S处理相比,D+S、P-S和P+S处理的棉株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14.4、34.6和51.1 kg·hm-2,增幅达到9.0%、21.8%和32.2%。表观法和15N示踪法得出棉花季麦秆氮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22.3%和11.5%,且移栽棉花对麦秆氮素的利用率高于直播棉花,表明棉花季大部分小麦秸秆氮素残留在土壤中。因此,在长江流域麦-棉轮作区,积极开展麦秆还田技术可增加直播、移栽棉花的产量和棉株氮素吸收,并减少化学氮肥施用,从而提高秸秆氮素养分的循环利用效率。研究可为作物秸秆资源利用和棉花季氮肥科学减量施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2.
杨广  张丽  肖立新 《淡水渔业》2003,33(6):34-35
对兴国红鲤精子在不同保存液、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活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常温下 ,在柠檬酸钠—葡萄糖—卵黄保存液、柠檬酸钠—卵黄保存液、鱼用任氏液、葡萄糖—柠檬酸钠保存液中精子保持快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137min、14 8min、2 0 3min、113 7min ;低温下 ,在以上四种溶液中保持快速运动的时间分别为 :72h、96h、16 8h、12 0h。无论在常温还是低温下 ,精子在各种保存液中的活力随保存时间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113.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和鱼、虾、蟹等各类水产动物人工养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形成,水产饲料诱食剂在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业中的应用及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特别是日本)纷纷开展了对鱼用饲料诱食成分的研究,鱼类的索饵、摄饵行为与化学刺激的关系日益明了.在鱼用饲料诱食成分的分离、分析、诱食活性成分定量分析、诱食成分人工模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诱食剂已投入工业化生产,在养殖业中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偏少,近10年来才开始投入力量,而且主要以复配、仿制和摸索为主,自主研制和创新较少.因此,研究和发展水产饲料诱食剂的应用技术和开发产品对推动水产饲料工业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最大程度地提高养殖业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4.
牛泰勒焦虫病(theileriasis of cattle)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各种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1],以高热稽留、贫血、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该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使养牛业遭受严重损失。2013年6月份湖北省某个体养牛场患病肉牛,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血液涂片检查、PCR检测等方法,确诊为泰勒焦虫感染。  相似文献   
115.
为了观察家鸭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毛毕属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以(45±1)条毛毕属吸虫尾蚴感染家鸭,于感染后2小时和1,3,7,12,14,25,35,42天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阿魏倍半萜类药物。给药后4周解剖家鸭,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表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1,3,7,12,14,25,35,42日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45.3%、58.0%、26.4%,其中7-35日龄毛毕属吸虫对阿魏倍半萜类药物最敏感。说明阿魏倍半萜类药物对家鸭体内毛毕属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日龄毛毕属吸虫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6.
木薯渣熟料袋栽草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木薯渣为主要原料部分代替棉子壳熟料栽培草菇,设置5个栽培料配方,观察和记录草菇菌丝生长情况和产量。结果表明,木薯渣配方①和②是理想的草菇熟料栽培配方,草菇菌株V9,V365和Vh在此配方上的菌丝长速、长势和产量虽稍差于全棉子壳配方(CK),但是其生物学转化率达22.4%~28.6%,其中草菇菌株V9和Vh在配方①和②上的投入产出比还优于CK配方。  相似文献   
1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山区设施蔬菜发展的要求和热情高涨。采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山区发展设施蔬菜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应正确选择棚室地址、确保灌溉需要、切实搞好营销、切实搞好技术培训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8.
溶菌酶与Nisin复合生物保鲜剂对蚌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冷藏条件下用Nisin与溶菌酶等几种复合生物保鲜剂对三角帆蚌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Nisin和溶菌酶单独使用或混合添加具有明显的保鲜效果,混合添加保鲜效果最佳,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延长保鲜期约1倍或更长的时间。试验还得出,Nisin对于抑制脂肪的酸败具有明显的效果,而溶菌酶对于控制细菌的增殖、减缓TVB-N值的上升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黄颡鱼耳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巧情  刘俊  黄维 《水利渔业》2005,25(3):15-16
研究了黄颡鱼耳石的形态结构,并统计了黄颡鱼体长与耳石大半径的关系,两者回归方程为L=5.9249 6.8353R,复相关系数r=0.91。黄颡鱼体长和体重相关公式为W=0.0022L^3.4274。同时退算出黄颡鱼1龄、2龄和3龄时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7、24.5、29.9cm,均比对应的实际体长小,符合李氏现象。  相似文献   
120.
橄榄蛏蚌软组织4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巧情  吴岩  袁汉文 《水利渔业》2006,26(6):29-29,100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橄榄蛏蚌不同组织的锌、铜、铅、镉等4种金属元素的含量。锌平均含量最高,其次是铅。足、肝脏中4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于其它组织,特别是铅和镉;铜在外套膜中含量很高,而在闭壳肌中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