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4篇
  62篇
综合类   298篇
农作物   74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果茶园套种牧草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南方果茶园套种牧草的基本种植模式,重点综述果茶园套种牧草对果园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旨在加快果茶园套种牧草技术的广泛推广,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2.
翁伯琦  王义祥 《草业科学》2009,26(9):183-189
对福建草地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福建山地草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面临的时代机遇。结合福建山地草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提出和举例分析了草地畜牧、农田轮作、果茶套种、林草间作等4种主要的草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并就今后草业科技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3.
为探讨头季稻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杂交稻组合"Ⅱ优航2号"为材料,在头季施氮量225.00kg·hm-2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3种基蘖肥与穗肥配比分别为8:2(N1)、7:3(N2)、6:4(N3)]头季稻-再生季稻氮素累积量、干物质生产、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特性。结果表明:与N1、N2相比,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累积量分别增加9.26%、3.54%,头季齐穗期~头季成熟期N3处理氮素转移量分别增加21.47%、6.76%,整个生育期N3处理干物质净积累总量分别增加5.10%、4.78%。N3处理头季产量最高,达12431kg·hm-2,极显著高于N1、N2处理;氮肥利用率达46.44%,比N1、N2处理提高14.81%、5.43%;氮肥农学利用率达20.66kg·kg-1,比N1、N2处理提高14.97%、12.34%。研究结果还表明,头季不同基蘖穗肥氮素配比对再生稻再生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4.
以20个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为材料, 分析了大杯香菇品种和辐射选育新株系蛋白质及其构成的17种氨基酸含量间的多元相关、回归和聚类关系, 并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分析品种和新株系的蛋白质及各种氨基酸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杯香菇辐105号新株系子实体中天门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白质含量最高, 与部分品种和新株系子实体间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且大多数氨基酸间及其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各种氨基酸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分别有5种呈一次曲线关系, 10种呈二次曲线关系, 2种呈三次曲线关系; 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可将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含量聚为4个大类, 对每类中的典型性状如精氨酸、亮氨酸、胱氨酸和蛋氨酸含量进行优化, 可有效提高大杯香菇品质育种中蛋白质构成的改良效率。  相似文献   
65.
依据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指数法对1996~2006年福建省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变化做出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6年资源生态位总体上是在较高水平上呈现波浪式上升,环境、经济、社会生态位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综合生态位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0.28上升至2006年的0.66,上升了1.36倍.  相似文献   
66.
植食性害虫及其天敌的定向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害虫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营养层关系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综述了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天敌对猎物的定向机制,以期为害虫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7.
多花黑麦草根系抑草潜力评价及其化感物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南方种植较普遍的多花黑麦草‘美克斯’和‘海克里斯’为供体试验材料,以杂草猪殃殃为受体材料,探讨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的化感潜力及分析主要化感物质成分(GC-MS鉴定)。结果表明,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率大小的影响与质量分数呈负相关,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美克斯对猪殃殃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对受体种子发芽抑制率为-0.55,海克里斯的为-0.51;2个多花黑麦草根系浸提液对猪殃殃幼苗生长也存在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在10.0%时的综合抑制率最高,其次为7.5%,再次为5.0%;相同质量分数下不同品种间以美克斯的抑制作用要强于海克里斯;美克斯根系浸提液中的化感物质包括12类,与抑制作用相关的酚酸类物质占主要成分,包括苯酚类和酸类物质。海克里斯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中,脂肪族化合物占主要成分,包括草酸、甲醇、乙醇和丁醇类。  相似文献   
68.
蘑菇渣对香蕉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蘑菇渣进行香蕉小区试验,以探索其对香蕉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设无肥、化肥、低量菌渣、中低量菌渣、中量菌渣和高量菌渣6个处理。2年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菌渣能促进香蕉生长,提高产量,特别是显著增加香蕉的果穗重量、果指总重;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在香蕉生产中,菌渣的直接施用量以28723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9.
土壤有机碳矿化是土壤向大气释放CO2的最大净输出途径,其与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差值是判断生态系统碳“源”或“汇”的关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10、20、30℃ 3个温度条件下,研究施肥施用对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温度处理下,各施氮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都表现为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培养后期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在整个培养过程中,3种温度条件下各施氮处理的土壤CO2累积排放量为1328.25~2219.42 mg/kg,100 mg/kg(N4)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最大,CK处理最低,100 mg/kg(N4)和80 mg/kg(N3)2个高氮处理显著高于低氮50 mg/kg(N2)、30 mg/kg(N1)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不同的土壤施氮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不同,N2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最低,N4处理最高。柑橘果园土壤有机碳矿化受高施氮量影响较大,低施氮影响不明显。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增加,氮肥施用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可能使柑橘林向大气中排放的CO2增加。  相似文献   
7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势在必行。针对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迫切问题,从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聚集高效生产要素、合理分配经营收益、加强监督反腐力度等4个方面,提出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