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49篇
  382篇
综合类   1250篇
农作物   6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针对目前南方双季稻区适用型紫云英品种缺乏的现状,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选育出了适于在双季稻区种植利用的紫云英新品种湘紫2号。[方法]通过开展多点田间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了解湘紫2号的生长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结果]湘紫2号在湖南双季稻区种植表现出极早花、适产、养分含量高、抗性好、耐迟播、适应性广等优点。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及早开沟,科学施肥,施用磷钾肥以小肥换大肥,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翻沤。[结论]湘紫2号的推广应用对解决原有紫云英品种与双季稻种植上季节不相匹配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紫云英生产、培肥地力和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2.
不同母质类型红壤的镉吸附及其形态转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红壤的镉吸附能力及吸附态镉的赋存形态和分配比例,丰富红壤重金属镉污染的理论基础,为红壤镉污染的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恒温培养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湘南丘岗区3种典型母质类型红壤的镉吸附和转化特征。结果表明:3种母质类型红壤对外源有效态镉均有较高的吸附容量。其中,以板岩风化物发育的红壤最高,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次之,而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红壤相对较低。红壤对外源有效态Cd的吸附是一个快速的反应过程,交换及碳酸盐结合态镉在培养2~12h即达到平衡,随后向不同镉形态转化,约168h后趋于稳定。从红壤吸附态镉的形态分布看,交换及碳酸盐结合态镉是土壤吸附态镉的主要形态,占土壤总吸镉量的53.3%~64.4%,其次为Fe和Mn氧化物结合态镉,占28.4%~32.8%,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镉和残渣态镉所占比例较少,占7.2%~15.7%。同时,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镉吸附容量和镉化学形态的最重要因素。土壤酸化会加剧重金属镉的活化和溶出,提高吸附态镉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3.
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长沙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搞好湘江流域长沙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4.
烤烟优质适产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6-2000年,浏阳市在烤烟生产中逐年推广了双层施肥、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的配套栽培技术。该项技术推广5年来的效果表明,用总施肥量60%的肥料作基肥,在距垄面5cm深处和15-20cm深处实施双层施肥,每公顷烟田用“都尔”乳油1200-1500ml,进行化学除草,并用宽900mm,厚0.006-0.008mm的地膜进行覆盖,有利于改善烤烟生长发育的条件,促进烟叶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5年来全市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的烤烟面积共达1万公顷,增产烟叶2720余吨,增加产值24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浏阳市烤烟生产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5.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文倩  关欣 《干旱区研究》2004,21(4):434-438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它的形成与稳定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的综合结果,即受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如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耕作和种植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团聚体的形成原因及土壤环境条件不同,不同粒级的团聚体在土壤肥力上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6.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推荐配比”(N:P2O5:K2O比率为190:90:100 kg hm-2)、“高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0:90:100 kg hm-2)、“低氮量配比”(N:P2O5:K2O比率为170:90:100 kg hm-2)以及“常规配比”(N:P2O5:K2O比率为216:112.5:202.5 kg hm-2)4种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饲用稻威优198蔗糖合成酶(SUS)、腺苷二磷酸焦磷酸化酶(AGPase)、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以及产量和糙米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荐配比”能提高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功能叶(旗叶)和粒籽中碳、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这些关键酶活性的变化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和糙米全氮以及蛋白氮的含量。统计(P0.05)结果证实“推荐配比”能提高水稻产量达到8200 kg hm-2,与“常规配比”相比产量提高了24.81%;“推荐配比”糙米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达到22.70 g kg-1和21.98 g kg-1,与“常规配比”相比差异显著,并且其全氮和蛋白氮含量分别提高17.01%,18.38%。  相似文献   
117.
郭亚东  周清  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801-17804
以湖南农业大学为研究区,根据2005和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结合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一半的其他用地按面积比例从大到小依次转变为绿地、道路、娱乐、生活及教学用地.新增教学和娱乐用地分别集中在以修业广场为中心的400m和以老校门为圆心的300 m缓冲区内,新增生活用地呈现南北分化的趋势,新增道路虽较分散但与其余的用地类型毗邻度较高,水域基本不变,而新增绿地面积较大的一片集中在中西部,其余与生活用地的空间演变规律一致.总体来看,土地开发的重点在北部、中部及靠近浏阳河的沿线南端,呈正“S”形格局.未来的校园建设应遵循“科学、生态、人文”的理念,兼顾系统性、关联性和坚持弹性规划的原则对用地布局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8.
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是我国土地整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公众参与可以使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文章分析了以德国和荷兰为代表的国外土地整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进展,并与我国公众参与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现状进行了对比,针对我国公众参与在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的方式和法律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9.
通过结合非耕地、空闲地等土地利用现状,对能源作物在土地功能和价值中的作用及其在我国规模种植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大量可以种植能源作物的未利用土地以及边际土地,部分试点项目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且继续开发利用潜力巨大。通过种植能源作物来生产和开发生物质能源,既是解决我国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和新途径,也是深入开发土地资源功能、提高有限土地利用率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0.
应用PUF材料空气被动采样技术,研究了密闭温室条件下污染土壤中有机氯农药[DDT和六六六(HCH)]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向空气中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HCHs和∑DDTs总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空气中HCH和DDT浓度在20d时达到峰值,20d以后浓度逐渐降低。培养60d后,土壤中∑HCHs的浓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0~2cm土层中∑HCHs的浓度(9.4±0.69)mg·kg-1显著低于6~8cm土层中的浓度(12.11±0.83)mg·kg-1;∑DDTs在土壤中浓度随土壤层次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温室条件下有机氯农药的异构体和降解产物的组成也发生一定变化,土壤中HCHs和DDTs在一定程度上被激活,温室条件也可能促进HCHs和DDTs的土-气交换过程;温室环境促进了p,p′-DDT和o,p′-DDT向p,p′-DDD和p,p′-DDE转化,从而增大DDT和HCH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