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科学   1篇
  36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经济林地坡长对侵蚀产沙动态过程影响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林经营是低丘缓坡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研究低丘缓坡经济林地坡长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规律,本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胡柚林地为例,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法,分析探讨了该经济林坡地的侵蚀产沙情况,得出如下结论:(1)相近雨强下,坡面产沙量随坡长的延长而增加,第24 min达到峰值,坡长6 m是该经济林地产沙量显著增加的过渡坡长,建议种植胡柚林时其最大行间距不得超过6 m,最好小于4 m进行布局.(2)该经济林地不同坡长下产沙模数与径流深的关系用三次函数描述.随径流深的增加产沙模数先缓慢增加到峰值,趋于平稳,后迅速增大.(3)相同坡长下,随降雨强度的增大产沙量总体呈增大趋势,1.2 mm/min雨强是该地侵蚀性降雨的下限,应加强该林地坡面排水设施的建设及注意林地表面植被的维护与更新.(4)雨强对坡面侵蚀的影响大于坡长造成的影响,且随着坡长的延长,大雨强下坡面侵蚀产沙量增幅明显.  相似文献   
72.
为了明确外源铅进入不同茶园土壤后其形态的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采用盆栽试验及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外源铅在不同茶园土壤中的形态分布规律及其在茶树体内的累积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母质茶园土壤中铅总量及各形态的含量有明显差异,无外源铅污染的情况下,临安凝灰岩与金华红壤母质茶园土壤以残渣态占主导地位,嵊州玄武岩和梅家坞鞍山母质茶园土壤则以铁锰态铅占主导地位,4种土壤的交换态含量均较低,均在总量的10%以内。当受外源铅污染后,4种茶园土壤中各形态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转变为以铁锰态为主,碳酸盐态及可交换态含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但不同母质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在小于500mg·kg-1土的外源铅污染下,交换态以嵊州玄武岩、临安凝灰岩增幅最大,金华红壤最小;但外源铅达到2500mg·kg-1土时,金华红壤中的交换态铅急剧增加。低浓度外源铅对金华红壤、梅家坞鞍山斑岩茶园土中的茶树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但对嵊州玄武岩和临安凝灰岩茶园土壤中的茶树生长刺激作用并不明显。高浓度的外源铅则对4种土壤中的茶树生长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碳酸盐态与交换态对茶树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新梢中的铅而言,金华红壤茶园土壤以有机态铅对其贡献最大,其余3种母质茶园土壤均以碳酸盐态贡献最大;对老叶与茎杆中的铅而言,嵊州玄武岩母质茶园土壤以有机态贡献最大,其余3种土壤均以铁锰态贡献最大;对须根中的铅而言,梅家坞鞍山斑岩茶园土以有机态贡献最大,其他3种土壤均以铁锰态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73.
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的基础。迄今虽发现超富集植物480种,但绝大多数属于镍超富集植物(329种),而锰超富集植物仅有13种。还从重金属的活化与吸收、运输与转移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调控三方面综述了超富集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   
7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径流侵蚀强度模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南方红壤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经济林坡地、坡耕地及荒坡地)坡面侵蚀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次降雨坡面土壤侵蚀模数大小顺序为坡耕地>荒坡地>经济林坡地;90 mm/h雨强是经济林坡地侵蚀性降雨的临界雨强,60 mm/h雨强是荒坡地及坡耕地侵蚀性降雨的临界雨强;建议在坡耕地上以4m为间隔设置水土保持措施;雨强30~120 mm/h时,侵蚀模数随坡长延长相同长度增速大小顺序为坡耕地>荒坡地>经济林坡地,雨强150 mm/h时,其顺序为经济林坡地>坡耕地>荒坡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侵蚀模数与径流深均呈正相关关系,可用幂函数拟合(R2>0.75),侵蚀模数随径流深变化速率大小顺序为坡耕地>荒坡地>经济林坡地;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雨强与侵蚀模数的相关性均较坡长大.  相似文献   
75.
通过模拟堆肥试验探讨在堆肥不同阶段添加浓缩味精废液对物料pH与产品含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浓缩味精废液处理(CK)的物料初始pH值为8.5,结束时为8.9;在堆肥开始前添加物料质量2%的浓缩味精废液处理(M_1)的物料起始pH值为7.0,比CK降低1.5个pH单位,在整个堆肥过程中保持在8.0以下,至堆肥结束时为7.6;在堆肥启动后5d添加物料质量2%的浓缩味精废液处理(M_2)的物料pH虽比CK有所降低,但降幅不及M_1,仅为0.2~0.3个pH单位.在整个堆肥过程中M_1处理的物料NH_4~+-N含量显著高于M_2和CK,堆肥前期的差异更大;堆肥后期M_1处理的物料NO_3~--N含量和堆肥结束时的全氮含量均显著高于M2和CK,而M2和CK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堆肥开始前向物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浓缩味精废液比高温期添加更有利于降低堆肥物料的pH,促进物料中NH_4~+-N的硝化,保氮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6.
植物-浮床触生藻类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去除的协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浮床系统,通过室内静态模拟试验,研究了在有光、避光条件下,植物与浮床触生藻类协同作用对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后水体中的藻类减少,但在浮床上的触生藻类增多,且其主要以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小球衣藻(Chamydomonas.microsphaera)等绿藻为主.植物和无植物在有光条件下对,TN、TP、CODMn、BOD5的去除率比在避光时要高,且植物处理的水体中的TN、TP去除率明显高于无植物(对照)处理.处理20 d,植物在有光条件下对TN的去除率达76.8%以上,对TP的去除率在89.9%以上;而在遮光时对TN的去除率最高仅为61.1%,对TP的去除率最高为85.4%.植物在有光条件下对CODMn、BOD5的去除率达94.0%以上,而在遮光时对CODMn、BOD5的去除率最高为89.5%.有植物和无植物在有光、遮光条件下处理,水体中的NH4-N、NO3-N、NO2-N,DP,Chla的浓度均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有光处理下,NH4-N、NO2-N、DP浓度下降明显低于比在遮光下和对照处理.然而,DO浓度变化则相反,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在有光条件下的比在遮光下和对照处理要高.本试验结果还表明,遮光条件下,水芹和豆瓣菜地上部分N的净积累量分别为0.590 8和0.367 5 mg·plant-1(DW)·d-1,P的净积累量分别为0.153 0和0.066 5 mg·plant-1(DW)·d-1;而无光条件下, 水芹和豆瓣菜地上部分N的净积累量为0.256 6和0.116 2mg·plant-1(DW)·d-1,P的净积累量为0.054 8和0.018 1 mg·plant-1(DW)·d-1.本试验结果为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等营养盐去除机理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为改善毕节烟区土壤理化性状,优化施肥方式,从而提高烟叶化学品质,特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毕节烟区土壤理化性质和烟叶化学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毕节市各区县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较大,都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尤其是氨态氮、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变异较大。根据植烟土壤养分评价标准,毕节市土壤大部分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偏高。在烟叶品质方面,毕节市烟叶品质整体评价分数偏低,距优质烟叶仍有一定距离,烟叶总氮和钾含量偏低,还原糖和淀粉含量偏高。烤烟品质改性分析表明,总氮含量、总植物碱含量、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这4项指标需要优先改进,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烟叶总氮、总植物碱和还原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因此,要提升毕节烟区烟叶品质,应优先改良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来说,毕节烟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但养分利用率较低,因此,改善施肥结构和施肥方式,以提升施肥效率,才能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78.
从浙江温岭和萧山长期受多氯联苯污染的土壤中,以联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菌类的富集筛选共得到35株纯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细菌总数的60%。对得到的35株菌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温岭和萧山土壤中的优势菌属分别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和潘多拉菌属(Pandoraea sp.)。挑选的4株细菌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sp.)WL8、芽孢杆菌(Bacillus sp.)WL10、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XS4和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sp.)XS7均可在联苯存在情况下共代谢降解2,3,4,5-四氯代多氯联苯(PCB61),其中从温岭土壤中筛选到的Corynebacteriumsp.WL8对PCB61的5d去除率达到了50%。  相似文献   
79.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通过对黄土高原陕北地区3个小流域(朱家沟、纸坊沟和泥河沟)27个采样点的54个土壤样品分析,应用统计方法讨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在3个所选定的典型小流域中,土壤CEC呈现明显的地带性,从北到南,CEC值显著升高。(2)在同一流域,CEC垂直地带变化基本表现为随高度降低而增大;而在同一剖面中,表层土壤CEC值总是高于下层。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检验,得出在粘土矿物类型基本相同的前提条件下,影响CEC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有pH值、土壤黏粒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粉粒含量的影响较小,而砂粒含量则与CEC表现出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0.
为探究光伏环境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苗期适宜性,对日光温室内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浙江省主推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耐荫性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综合判断各大豆品种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移栽后30 d,测定大豆苗期的20个生长形态、生物量及生理指标,计算各性状的耐荫系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把大豆的多个性状指标转化为6个新的综合且各自独立的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1、0.229、0.170、0.138、0.126、0.115。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苗期适宜性可分为强、良好、差3类,其中:9个品种为适宜性强,分别为八月拔、东山白马豆、兰溪大青豆、嘉丰绿皮豆、沙心豆、特泛豆1号、浙鲜9号、浙鲜12号、浙春14号;12个品种为适宜性良好;10个品种为适宜性差。本研究为农光互补体系下保障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适宜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