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58篇
综合类   11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侯陶伟  薛东剑  陈磊  代优 《绿色科技》2023,(24):245-249
选取美国弗吉尼亚州东南部和北卡罗来纳州东北部的迪斯默尔沼泽作为研究区,基于Sentinel-1雷达数据和Sentinel-2光学数据,在对影像特征因子提取的基础上,采用随机森林构建生物量反演模型,对比分析了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精度。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影像的随机森林模型的R2、RMSE分别为:0.707、39.521 t/hm2;基于Sentinel-1影像的随机森林模型R2、RMSE分别为:0.601、38.536 t/hm2。从整体来看,不同的变量参与到模型建模最终导致的精度各不相同,基于Sentinel-2影像建模的精度总体上高于基于Sentinel-1影像建模的精度。  相似文献   
52.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改善关中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数据,结合Sen趋势与Mann-Kendall检验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2001—2016年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根据估算的土壤湿度因子,应用残差法评价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维度来看,2001—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良好趋势,且整体表现为在不断波动中递增,表明关天经济区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慢慢凸显它的生态效应。2)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显著增长的区域面积占35.8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北两侧。而显著下降的面积区域占3.21%,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即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如西安市区,宝鸡市区,天水市区,铜川市区等。3)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其正相关区域占13.43%,不显著相关区域占85.26%。4)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其中,正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不频繁,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NDVI增长。负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沿线、经济活动较高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城市化、工业化等抑制植被生长。5)植被覆盖的增长和下降区域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区域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天经济区植被覆盖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之,在负作用区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植被建设、以及对植被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3.
水稻的光合性能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密切相关,传统的水稻光合性能监测由人工完成,具有任务量大和效率低等缺点,高效、无损的监测作物长势,是现代化精准农业的要求。为此,以无人机搭载高光谱仪作为遥感技术平台,对水稻的光合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建立了估算水稻叶片类胡萝卜素(Car)含量的监测模型。测试结果表明:5组光谱参数与水稻样本叶片Car含量实测值的回归分析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以SR(723,770)精度最高;进一步检验发现,水稻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实测值与SR(723,770)模型建立的估测值相关性更高,R~2达0.891 5,斜率更接近于1,具有更佳预测效果,可为水稻光合性能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4.
鸡枞菌形态学及其分子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获得不同种鸡枞菌总DNA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并克隆出3种鸡枞菌ITS区序列,首次对不同种鸡枞菌ITS区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及进化树的构建,为以后的鸡枞菌培养及鉴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前鸡(土从)菌尚不能进行人工栽培,而与其内生生长的拟盘多毛孢菌也许是影响其栽培的因素之一.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土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利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鸡(土从)菌上分离出一株拟盘多毛孢菌,对其进行了培养特性分析及形态学鉴定,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ITS区进行了克隆测序,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得到Pestalotiopsis属进化树,结合形态学特征,确定其为忽视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neglecta.  相似文献   
56.
以全国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中201个红豆杉分布点为基础数据源,筛选31个影响红豆杉分布的环境变量,应用MaxEnt最大熵模型,结合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划定四川省红豆杉潜在分布区并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红豆杉在四川省的最适生区域面积为11 508.75km~2,占全省面积的2.37%;适生区域面积为13 340.49 km~2,占全省面积的2.75%;较适生区域面积为12 099.53 km~2,占全省面积的2.49%;不适生区域面积为448 368.74 km~2,占全省面积的92.39%;最适生、适生及较适生区域主要位于茶坪山、龙门山、大巴山、华蓥山、大娄山、大相岭及邛崃山等盆周山地边缘。31个影响红豆杉分布的环境变量中,海拔、年均温、7月降水量、昼夜温差月均值、最冷季均温、降水量变异系数、最冷月最低温、坡度、3月光照强度、7月均温、最干季均温及11月均温是对红豆杉分布有主要影响的12个环境变量。红豆杉最适生环境为气候较为温暖,年均温7.5~15℃,昼夜温差月均值为7~10℃,海拔1 000~2 400 m,降水量充沛,7月降水量50~160 mm,降水量变异系数为50~75,光照充足,3月光照强度为11 000~12 200 KJ/m~2·d的亚热带地区且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山沟或山林中。  相似文献   
57.
本文将Esri公司的Arc GIS runtime SDK for.net技术、数据库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开发理念相结合,设计出一个基于Arc GIS技术的初中地理信息教学系统。在本篇文章中,对该系统的相关体系的结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以及系统得以完成运转的关键技术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论述,经过相关测试和实际应用证明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的发展速度也日益加快.但其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如逐渐失去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的特色,致使城市旅游发展渐入瓶颈,吸引力日渐枯萎。本文探讨了城市开放空间对城市旅游发展以及城市旅游形象品牌等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59.
大桥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及沉降灰色模型预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桥梁墩台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结合木瓜溪大桥墩台施工期间的多次沉降观测,讨论了桥墩台施工检测过程中控制网布设及其沉降规律,为较大型桥梁的施工提供较为科学的沉降观测方法.最后,对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沉降监测点预测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60.
以成都市城南正兴片区为例,分析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及存在问题,进行用地布局规划与用地结构调整,营建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集居,以实现内涵城市化,有效提高城市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