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4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篇
  26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0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当前及未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但是仍然存在影响粮食安全和产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和制约因素。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课题组以农产品红糯米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文献,分析红糯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解决措施:培育优良品种,推广栽培技术;科学培训,提高农民劳动力素质;加大资金投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链布局;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宣传力度。通过落实上述措施,促进红糯米产业发展,为中国粮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42.
为给山苍子(Litsea cubeba)植株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光合作用参数,探索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的光合特征差异,并对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净光合速率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加呈上升趋势,光合有效辐射为1 800μmol·m-2·s-1时,均达到光饱和点;4年生雄株的净光合速率高于1和2年生植株和4年生雌株。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的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表观量子效率均差异显著,4年生雄株的这3个参数均最大,分别为0.264 6μmol·m-2·s-1、1 382.31μmol·m-2·s-1和0.009 1 mol/mol。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1年生植株除外)均为双峰形,存在光合“午休”现象。不同类型山苍子植株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均呈显著正相关。种植山苍子时应选光照较强的地方,后期进行适当修剪,并及时给雌性植株补充肥料。  相似文献   
343.
滴灌施氮肥对甘蔗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通过2 a的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滴灌施肥与常规灌溉施肥下施用氮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施肥方式相比,滴灌施肥处理能显著促进甘蔗生长,增加蔗茎产量,其产量增幅为2007年19.5%~41.5%,2008年20.6%~36.8%;同时,滴灌施肥处理显著促进根系生长,根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比常规处理增加41.0%~53.2%和41.7%~90.2%;当滴灌施氮肥的施用量达到常规用量的50%时,继续增加氮肥的施用量,甘蔗产量、蔗糖分、蔗汁锤度等都没有显著增加,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在甘蔗生产中,滴灌施肥技术是一种理想的水肥管理模式,同时,合理的施肥量也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4.
【目的】建立台湾榕(Ficus formosana)组培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方法】以台湾榕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诱导率和萌芽数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活性炭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丛生芽增殖系数、生根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通过设置不同移栽基质对生根的组培苗开展移栽驯化研究,筛选能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质量的基质。【结果】同样添加1.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0.5mg/L激动素(KT)、0.2 mg/L萘乙酸(NAA),以WPM为基础培养基对台湾榕茎段的诱导效果优于MS培养基,培养30 d后其诱导率达97.13%,萌芽数为3.38。正交试验的极差结果显示,NAA是影响丛生芽增殖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其次是6-B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WPM+2.0 mg/L 6-BA+0.5 mg/L KT+0.1 mg/L NAA,接种60 d后,增殖系数达到5.77,丛生芽健壮;同时NAA也是影响丛生芽生根的主要因素,吲哚丁酸(IBA)、活性炭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丛生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1 mg/L IBA+0.1 mg...  相似文献   
345.
本研究以甘蔗叶为原料,通过设计模拟矿源腐植酸形成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研究将甘蔗叶转化为腐植酸的技术,并将实验室制得的腐植酸与矿源腐植酸和木质素进行比较研究。制备过程:首先进行酸水解反应,将其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水解为可溶解的水解糖,将木质素转化为不溶的腐植酸前体,固液分离;然后用氧化剂对腐植酸前体进行氧化反应,重新生成亲水性的羧基基团,完成腐植酸的制备。实验结果表明,水解反应步骤时,在固定20∶50(g∶mL)固液比的条件下,最佳的反应条件为:10%的硫酸和1%的硝酸组成的水解液,在150 ℃的温度下,水解3 h;氧化步骤中,腐植酸前体以1∶13(g∶mL)的固液比与3.5%的硝酸在80 ℃的温度下反应2 h。经元素分析、酸性基团分析、紫外和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波谱等一系列分析手段,证实制备的蔗叶生物质腐植酸有较高的腐殖化和芳香化程度,其各项指标均接近于矿源腐植酸。该方法能成功制备腐植酸,同时利用产生的水解糖还具备与多种现有生物质产业相结合的潜在可能,以解决其水解残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46.
研究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对大田圣女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施用量,为实现圣女果“化肥减量增效”的绿色产业目标提供依据。设置不施用肥料(CK)、100% 化肥处理(SI)、100% 微生物菌肥(SM)、化肥减量 50%+25% 微生物菌肥(MC1)、化肥减量 50%+50% 微生物菌肥(MC2)和化肥减量 50%+100% 微生物菌肥(MC3)6 个处理,分析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测定圣女果品质相关的甜度和维生素 C(Vc)、硝酸盐、还原糖、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指标,并统计圣女果果实产量。结果表明:与 SI 处理相比,(1)MC1、MC2 和 MC3 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11.9% ~ 23.7%、7.8% ~ 22.5% 、2.7% ~ 27.4% 和 10.2% ~ 51.8%。(2)MC2 和 MC3 处理中细菌、放线菌、固氮菌和酵母菌数量分别增加了 10.6% ~ 18.0%、7.1% ~ 11.8%、28.9% ~ 41.3% 和 13.3% ~ 18.7%,而真菌减少 11.4% ~ 28.1%。(3)MC1、MC2、MC3 和 SM 处理增强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MC1、MC2 和 MC3 处理的增幅分别为 8.5% ~ 28.7%、17.3% ~ 80.7%、6.1% ~ 45.1% 和 33.3% ~ 110%;SM 处理的增幅分别为 16.1%、59.3%、30% 和 85.3%。(4)MC1、MC2 和 MC3 处理可有效降低圣女果果实中的硝酸盐含量,降幅为 18.2% ~ 36.6%,而提高了 Vc 含量,增幅为 16.5% ~ 21.7%;SM 处理圣女果果实中 Vc、还原糖和粗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了 16.9%、34.6% 和 23.5%,而硝酸盐积累量下降了 59.72%。(5)MC1、MC2 和 MC3 处理增收 6900 ~ 17400 元 /hm2,其中 MC2 处理经济效益最高。总之,在圣女果生产中,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改善了土壤肥力及圣女果品质,促进了圣女果增产增收,降低了生产成本;化肥减量配施微生物菌肥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化肥减量 50%+50% 微生物菌肥模式较好。  相似文献   
347.
研究不同光照度(分别为自然光照的100%、75%、50%)对广西地不容(Stephania kwangsiensis)植株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光照度下,广西地不容的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酶系统均表现出明显差异。随着光强的增加,广西地不容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以及脯氨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先降后升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光照度影响广西地不容植株的光合特性与抗氧化酶活性,高光强对于广西地不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75%光照度为广西地不容最佳生长条件。广西地不容的种植栽培应采取适当的遮阴处理,有利于植株生长,从而提高广西地不容的产量。  相似文献   
348.
报道了重庆市兰科1个分布新记录属——叉柱兰属(Cheirostylis Blume),及属下新记录种——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并描述了其形态、生境分布,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藏于重庆自然博物馆(CQNM)。  相似文献   
349.
药用植物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建立健全国家卫生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经济作物,药用植物在乡村产业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药用植物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优势特点、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五点药用植物产业发展建议。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0.
本研究旨在探究肥牛草、肥牛树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分布,以提高综合利用价值。以肥牛草[Chirita hedyotidea(Chun) W. T. Wang]的嫩叶、老叶和根,肥牛树[Cephalomappa sinensis(chun et How) Kosterm.]的嫩叶、老叶为材料,分别对氨基酸、常规成分及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可知其常规成分营养价值呈现肥牛树嫩叶>肥牛树老叶>肥牛草根>肥牛草老叶>肥牛草嫩叶|肥牛树嫩叶和老叶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药效氨基酸总量和甜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肥牛草嫩叶、老叶和根,氨基酸总量最高肥牛树老叶与含量最低肥牛草老叶相差4910.5 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的肥牛树老叶较含量与最低的肥牛草老叶高1926.8 mg/100 g|肥牛草根(1.15%)和肥牛树老叶(1.1%)钙(Ca)含量高于常见青绿饲料紫花苜蓿、空心莲子草、蕨(0.35% ~ 0.47%)0.63% ~ 0.8%|维生素C含量(12.2、68.2 mg/100 g)高于一般水果山楂(5.30 mg/100 g)、草莓(4.70 mg/100 g)。肥牛树嫩叶和老叶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青草饲料推广及发展,肥牛草单位重量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根部可作为一种补充料适量使用。 [关键词] 肥牛草|肥牛树|营养成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