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112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62篇
基础科学   63篇
  124篇
综合类   2456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53篇
畜牧兽医   251篇
园艺   229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99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57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5个豇豆Vigna sesquipdalis Wight品种在受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的若干阶段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并分析其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24h内,免疫和抗病品种的PPO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高于感病品种,且前者PPO比活性变化率高峰出现早,后者出现迟.在接种后,各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均上升,但中抗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早,免疫和高抗品种出现晚.此外,中抗和感病品种的POD比活性及其变化率在接种12h左右出现高峰后立即下降,而高抗品种的则持续上升至24h左右出现高峰,免疫品种的POD比活性也在24h左右出现高峰,但其POD比活性变化率则持续到48h左右达到高峰,且免疫和抗病品种的峰值明显大于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木瓜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木瓜CaricaPapayaL ,又称木瓜 ,有“岭南佳果”美称。我国番木瓜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及台湾等省 (区 )的南部。近年来 ,番木瓜在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 ,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番木瓜易受番木瓜花叶病毒病危害 ,使生产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为了减轻番木瓜花叶病的侵袭 ,现生产中大多采用种子繁殖苗木 ,冬季播种育苗 ,春季定植的方法。番木瓜种子发芽速度慢 ,且不整齐 ,如何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壮苗率 ,成为生产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 ,笔者采用赤霉素 (GA3)、吲哚乙酸 (IAA)、萘乙酸 (NAA)等三种植物生…  相似文献   
23.
印楝杀虫剂防治蝗虫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楝杀虫剂是公认的最优秀的生物农药之一,在环境中无残留,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对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黄脊竹蝗(Ceraoris kiangsu)、青脊竹蝗(Ceraoris nigricornis)、沙漠蝗(Schistocerca gregaria)、血黑蝗(Melanoplus sanguinipes)和泣黑背蝗(Eyprepocnermis plorclnS)等多种蝗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并具有独特的杀虫作用机理,是防治蝗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24.
广东兰花病毒病调查和病原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敏国  刘光华 《江西植保》2004,27(3):97-100
本试验主要是采用症状观察和ELISA方法榆测兰仡病毒。检测材料是从广州兰圃、芳村兰场、华南植物园、深圳苗圃场采集的兰花标本。兰花病株症状类型有花叶、黑褐色坏死斑或斑块:有的叶片在褪绿处变薄,后变灰、干缩、破裂成丝。ELISA检测结果表明墨兰、文心兰、大花惠兰(组培苗)、蝴蝶兰、万代兰和卡特兰等几个品种共22个样本含有病毒,其中含有建兰花叶病毒(CyMV)的有10个品种,含有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有7个品种,民时含有两种以上病毒的有3个品种6个样本。  相似文献   
25.
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点运算是很重要和基础的一类图像处理技术,实验操作性也很强,对于图像的后续处理极为重要.本文讨论了点运算实验的设计内容、相关要求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6.
肖旭峰  张祎  吴智明  杨寅桂 《园艺学报》2017,44(6):1181-1188
以‘油青49’和‘油青甜菜薹80’菜薹茎尖为材料,采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获得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基因Brcu PRMT5的全长cDNA和gDNA序列。BrcuPRMT5 cDNA序列全长为2 117 bp,其中完整开放阅读框为1 929 bp,编码642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71.55 kD,理论等电点(p I)为5.87;多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rcu PRMT5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高等植物PRMT5基因1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与大白菜、油菜及甘蓝的亲缘关系最近;亚细胞定位软件分析得知,Brcu PRMT5蛋白无跨膜区域,可能定位于线粒体中;对应的gDNA全长为4 151 bp,含有23个外显子和22个内含子,最长的外显子长度为140 bp,内含子的长度范围为50~150 bp。利用半定量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基因的表达,BrcuPRMT5在菜薹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叶次之,根中最低;BrcuPRMT5从苗期至完全抽薹开花期的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BrcuPRMT5在菜薹花发育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7.
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1979—2010年发表的盆栽观叶植物研究论文,从资源介绍、栽培养护、景观配置及生态功能等4个方面对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研究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总结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8.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资料整理,记录了广东惠东万亩林场有维管植物153科761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72种;种子植物124科689种:裸子植物3科4种,被子植物121科685种;提出了万亩林场保护性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式最好以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相结合,长期规划以高端生态养生旅游为主,短期规划以发展林下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29.
基于PCA-SVR-ARMA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提高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融合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在建模过程中,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的关键影响因子,消除变量之间冗余信息,约简预测模型结构;采用SVR-ARMA构建狮头鹅禽养殖舍气温组合预测模型,先通过SVR对气温进行预测,再由基于ARMA模型的残差预测值修正气温预测结果。利用该模型对广东省汕尾市2018年7月21日至2018年7月30日期间的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组合预测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性能,与标准BP神经网络、标准SVR、PCA-BPNN(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NeuralNetwork)、PCA-SVR和PCA-BPNN-ARMA等模型对比分析,其评价指标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0.183 2℃、0.454 0℃和0.005 9,均表明所提出的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效果,不仅能够满足狮头鹅养殖禽舍气温实际精准调控的需要,还为狮头鹅健康养殖和种苗繁育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30.
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韶关翁源县的东南部,本研究在查阅文献、历史标本的基础上,对本区进行全面踏查、标本采集并鉴定,从而进行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33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石松类和蕨类植物132种,隶属于62属24科,裸子植物6种,隶属于4属4科,被子植物1198种,隶属于588属148科;本区的表征科主要以樟科(Lauraceae)、壳斗科(Fagaceae)、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为主。植物区系地理组成复杂,主要以热带、亚热带为主,且热带、亚热带的过渡性质明显。从中国特有种的分布情况来看,该地区与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江西西南部联系较为紧密,体现了南岭山脉植物区系的一致性与整体性;珍稀濒危植物共计48种;植被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丰富度高、植被类型多样,建议将园洞、青山口等珍稀濒危植物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列为优先保护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