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4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1篇
  23篇
综合类   173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04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81.
为阐明湛江市养殖墨西哥湾扇贝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并进行膳食暴露风险评估,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测定了6个养殖区域扇贝全部软体部分、性腺、外套膜、消化腺、闭壳肌、鳃和海水中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通过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评估有害微量元素潜在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表明,全部样品中14种微量元素均有检出,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Fe>Zn>Sr>As>Cd>V>Cu>Co>Ba>Pb>Cr>Ni>Ga,并且表现出区域差异性。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扇贝的性腺、消化腺和鳃中,养殖区域海水中与扇贝中Cd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扇贝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季节性差异。扇贝中As与Cd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能对人体有害微量元素的复合目标危害系数(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 TTHQ)值为0.208(<1)。...  相似文献   
382.
为探索超高压对牡蛎开壳效率及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的影响,采用超高压处理鲜活牡蛎,以手工开壳作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超高压条件对牡蛎开壳率、开壳大小以及得肉率考察压力对开壳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牡蛎肉的持水率、色差、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活力、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以及表面疏水性,探究超高压处理对牡蛎品质及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00 MPa条件下保压1 min能提高牡蛎的开壳效果,开壳最大为2.3 cm,得肉率最高为98.48%;随着压力的增加,牡蛎肉持水率先增大后降低,L*值逐渐增加,a*值和b*值逐渐减小,与手工开壳组相比,牡蛎外观偏黄。超高压开壳后的牡蛎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Ca2+-ATPase活力降低,表面疏水性和羰基含量增加,表明超高压处理会使牡蛎蛋白质发生变性和氧化。研究结果可为牡蛎在超高压开壳过程中肉和肌原纤维蛋白品质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83.
陈艾霖  林琼妮  张若兰  洪鹏志  周春霞 《水产学报》2023,47(8):089818-089818
为了提高叶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以罗非鱼分离蛋白(TPI)为乳化剂,高压均质制备负载叶黄素(200μg/mL)的TPI乳液,探讨不同pH (3.0、7.0和10.0)条件下,热处理(70℃,30 min)对乳液粒径、乳析指数、叶黄素含量、体外抗氧化活性和体外消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处理导致TPI乳液的粒径减小,液滴分布均匀,贮藏稳定性增强。pH3.0时,负载叶黄素的TPI乳液稳定性差,叶黄素降解,乳液色泽明显变化。而在pH 7.0和10.0条件下,70℃热处理不会造成叶黄素降解,4℃贮藏28 d无明显分层。经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后,游离脂肪酸释放速率加快,pH 7.0时,经过热处理后,乳液的叶黄素生物利用率由18.65%±1.06%提高至35.69%±2.06%。pH 7.0时,乳液游离脂肪酸释放量和生物利用率达94.22%±0.60%和35.69%±2.06%,ATB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59.17%±0.66%。研究表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结合热处理可以提高TPI乳液负载叶黄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保护叶黄素的抗氧化活性,为负载叶黄素的TPI乳液的开发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4.
农业类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开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农业类高校公共实验平台的创建能够实现教学资源重组,提升本科实验教学水平,改善科研条件。探讨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平台实验室开放模式以及行之有效的高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85.
为探究超高压剥壳预处理工艺对鲜活小龙虾脱壳效果及品质的影响,本研究组合不同压力(150、200、250、300 MPa)和保压时间(1、3、5、7 min)对鲜活小龙虾进行超高压脱壳预处理。脱壳效果评价指标选用脱壳时间和虾肉完整率。品质评价指标选用汁液流失率及可表示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的肌原纤维蛋白含量、表面疏水性、总巯基含量、羰基含量、Ca2+-ATPase活性等指标。结果显示:超高压处理有助于小龙虾脱壳,小龙虾的脱壳时间随着压力的增大而缩短;除150 MPa、3 min处理组外,其他超高压处理组的虾仁完整率可达100%;适当的压力可以降低小龙虾的汁液流失率,200 MPa、1 min和300 MPa、5 min处理后的小龙虾虾肉汁液流失率,分别为7.25%和9.16%,两者均低于生鲜组。随着压力的增大,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总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下降,表面疏水性及羰基含量上升;300 MPa(1、3、5 min)处理后的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明显。综合分析脱壳效果及蛋白理化特性指标,本研究认为200 MPa、1 min处理能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