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7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为了掌握罗斯308肉鸡各周龄体重分布特点和动态变化规律,试验采用描述统计和模型拟合的方法,对0~5周龄罗斯308肉鸡体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罗斯308肉鸡1周龄时变异程度最大,均匀度最差,2周龄时变异程度较小,均匀度最高,其他各周龄变异程度和均匀度均较平稳;除1周龄体重分布正态性较差外,其他各周龄体重分布均接近正态性;...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球生物量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液体菌种的培养基碳氮比及其他条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种生长的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玉米2.5%、麦麸2%、酵母膏0.5%,KH2PO40.3%、MgSO40.2%,证实了转速、接种量和培养时间对菌种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44.
炭疽杆菌是需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直的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在动物体内则呈单个存在或2~3个菌体连成短链,呈竹节状。在腐败病料的涂片中,只能看到无菌体的菌影。炭疽杆菌在有充足的氧气和适当的温度(25~30℃)下能形成具有强大抵抗力的炭疽芽胞。  相似文献   
45.
为了建立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的检测方法,采用半数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测定、荧光试验、MTT比色3种方法,用Vero ccl-81作为细胞模型,以猪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作为模式病毒,对牛白细胞源抗菌肽抗病毒活性进行评价。依据3种方法浓度水平测定的结果和由此结果推算出的抗病毒指标值建立回归模型,并对3种方法的稳定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浓度在0~62.5μg/mL时对Vero ccl-81细胞安全,在此浓度区间检测方法有效。在3种检测方法中,TCID50法最准确,荧光试验特异直观迅速,MTT比色法准确又直观。TCID50方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0.285x+1.890(R^2=0.928),荧光试验回归模型方程为:y=2.138x+6.136(R^2=0.903),CPE法回归模型方程为:y=10.229x+3.859(R^2=0.979),3种方法稳定性均较好。说明牛白细胞源抗菌肽基于TCID50法、荧光试验、MTT比色法3种方法联合检测模型可以定量化地准确计算其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禽类的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禽类大肠杆菌病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也逐年上升,该病已成为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细菌性传染病之一。本文就禽大肠杆菌病病原的现状、耐药机制以及防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索猪Ig G1-Fc(pIgG1-Fc)与猪圆环病毒3型(PCV-3) Cap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效果,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pIgG1-Fc-Cap136~645融合基因,通过PCR和双酶切技术鉴定重组质粒pET30a(+)-pIgG1-Fc-Cap136~645,使用SDS-PAGE和Western-blot方法对该重组质粒进行原核表达与鉴定,并进行可溶性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pIgG1-Fc-Cap136~645融合基因,大小为1 221 bp,共编码407个氨基酸,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p IgG1-Fc-Cap136~645;该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获得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53. 0 ku,在25℃、IPTG终浓度为0. 5 mmol/L、诱导8小时时,重组蛋白pIgG1-Fc-Cap136~645的表达量最高,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  相似文献   
48.
为了对疑似新发猪圆环病毒3型(PCV-3)感染病例进行确诊,试验采用PCR技术鉴定1例疑似感染PCV-3的猪,并将鉴定得到的PCV-3毒株的全基因组分成2个片段进行PCR扩增,分别构建到pMD18-T载体上测序,通过MegAlign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ap和Rep蛋白的信号肽、核定位信号和B细胞表位。结果表明:成功鉴定出1株豫北新发PCV-3毒株,将此毒株命名为PCV-3/CN/HNAY-201806;对2个基因片段测序后拼接发现其基因组长度为2 000 bp(登录号为MH683051);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显示,PCV-3/CN/HNAY-201806与吉林长春毒株PCV-3/CHN/JLCC2016(登录号为KY421348.1)核苷酸同源性(99.6%)较高,与广西毒株PCV-3/GXFC2017-7(登录号为MG250186.1)同源性(98.8%)较低,不同地区间PCV-3基因组有差异但较小;对该毒株Cap和Rep蛋白序列分析显示,2个蛋白都没有信号肽序列,但都有核定位信号,Cap蛋白有9个B细胞表位,Rep蛋白有14个B细胞表位。  相似文献   
4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菌袋摆放方式和数量对目光温室黄瓜和平菇复合栽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瓜行间卧式横向摆放菌袋优于立放覆土栽培,横向摆放2层菌袋,对黄瓜生长影响不大,黄瓜产量较高,平菇产量也较高,效益最高,收入比单纯种黄瓜提高45.8%.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