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4篇
  4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芳 《现代园艺》2014,(6):55-56
介绍了雷竹的经济性状、生物学特征,对造林技术、培育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进行了实践研究和概括。  相似文献   
22.
针对祁门红茶产业的发展,分析核心优势及其制约因素,提出采取立足生态、坚持创新等策略,做强做优祁红茶产业。  相似文献   
23.
山区果树品种丰富,品质优良,但受地理环境限制,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本文主要从苗木的选购、果园的建造、果树的整形修剪管理、果品的采摘保鲜及贮藏几个方面提出果树栽培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4.
不同茶树良种加工祁红香螺的品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本试验以祁门槠叶种为对照,选取安徽1号、安徽3号和凫早2号三个国家级无性良种为试验对象,按照相同采制标准制成祁红香螺茶样,通过对主要生化成分测定结果和感官审评的比较,研究不同茶树品种对祁红香螺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无性良种茶样的内含物质丰富,生化成分比例协调;形美质优,感观审评五项因子的综合评分皆高于对照,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凫早2号、安徽3号、安徽1号、祁门槠叶种,说明三个国家级无性茶树良种均可作为生产祁红香螺的选用品种,尤其以凫早2号、安徽3号为宜。  相似文献   
25.
山地茶园防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了修剪、铺草、覆膜、喷灌防冻剂等6项技术措施对山地茶园茶树的抗寒性影响及SOD、POD酶活性与受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各处理随着受冻率的增加,在一定范围内SOD酶活性也相应增加,这与茶树自身的修复功能有关;②对于山地茶园,受风冻影响,直接应用于茶树树冠的技术措施要比应用于环境及土壤的技术措施效果好。6种处理效果为:覆膜>铺草>对照>未修剪>灌根>喷冠;③秋天进行适当的修剪,对降低茶树冻害有利。  相似文献   
26.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茶叶加工下脚料—茶末价格低廉,含有多种天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方法】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结果】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除平均蛋重低于对照组0.39g(p<0.01)外,淮南麻黄鸡的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健雏率和出雏公鸡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个百分点(p<0.05);种蛋合格率和雏鸡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和4.8个百分点(p<0.01)。高浓度红茶末(1.5%或2.5%)对淮南麻黄鸡产蛋及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结论】淮南麻黄鸡日粮添加适量红茶末可改善其生产和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7.
绿化大苗移植后的养护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启明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6):176-176,253
本文主要介绍了绿化大树大苗移植的养护管理中如何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促发新根,并对树体进行保护等,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28.
当前安徽省茶产业问题及对策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是农业资源大省,同时也是全国茶叶生产大省,茶业是安徽省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安徽茶区主要分布在地处长江南北的皖南黄山地区和皖西大别山地区,隶属于中国茶树适生区域的东北部,是国内少有的兼具南北气候带特点的产茶省,茶区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区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平稳,有利于有效品质因子成分的积累,茶叶品质优异。现拥有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18个。全省共有12个市的58个县(市区)产茶,涉茶农业人员300多万,生产经营者100余万。现有茶园面积205万亩,其中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茶园基地认定的160万亩,占90%,无性系良种茶园20万亩,占10%以上。茶叶收入在主要产区占当地农民收入20%以上,重点产区达  相似文献   
29.
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DUS测试。[方法]依据NY/T 2422—2013《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茶树》国家标准测试方法,对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祁门县协作选育的茶树新品种"皖茶5号"形态学特性进行DUS测试。[结果]皖茶5号与舒茶早有7处特异性,其余性状表现一致,满足测试指南中特异性的要求。[结论]该研究为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30.
肉花卫矛春播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肉花卫矛是卫矛科卫矛属卫矛的变种。自然分布于我国多个省区。此树种在皖南生于海拔380~850m的山地间。落叶灌木,树姿形态优美高可达9m以上。其叶对生,叶片近革质,8~15cm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聚伞花序疏散,有花5~9朵不等,花绿白色,花瓣圆形,表面有窝状皱纹或光滑。蒴果近球形,有4条翅状窄棱,初黄色,后变红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