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0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9篇
  23篇
综合类   532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浅议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缺失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农村文化建设中的政府主体、农民主体和市场建设主体的缺失是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论述了构建政府、农民、市场多主体参与的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2.
夏玉米郑单958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夏玉米郑单958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足底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合理肥料运筹及水分控制、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科学管理等内容。  相似文献   
53.
周垚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4):69-70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要进行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统一管理,强化加大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本文针对淮北市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4.
在我国近代史上,蔡元培先生是教育界、知识界普遍敬重的一位知识领袖,蔡先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其杰出的领导能力分不开的,而具备一些基本的领导特质会增加领导成功的可能性.分析探讨了蔡先生基本的领导特质以及这些品质对先生成功主持北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以1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为试验材料,对超高产基因型小麦冠层结构的生理特性及其与有关产量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超高产基因型与非超高产基因型相比,其冠层叶片具有明显的生理优势,表现为:(1)灌浆中期至灌浆结束,叶面积指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2)冠层透光率在抽穗期叶面积指数较大时较高,中后期叶面积指数较小时较低;(3)叶绿素含量平均高1.1%-15.6%;(4)SOD酶活性高5.6%-16.0%;(5)MDA含量从抽穗一直到灌浆后期保持较低水平、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含量、SOD酶活性与单位叶面积粒数、单位叶面积粒重、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呈显正相关,MDA与上述5个产量性状呈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56.
沈宏  赵荣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13-114
玉米是喜温的高光效作物,过去在淮北只是零星种植,而且是春播,一年一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条件的改变,玉米生产得以长足发展,表现为面积扩大、由春播改为夏播、由常规品种改为杂交种。着重介绍淮北地区夏玉米的生育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当地生产。  相似文献   
57.
人工接种堆肥和自然堆肥微生物区系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大勇  黄为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19-7220,7223
[目的]为了明确堆肥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组成与变化,为堆肥工艺的优化和人工接种腐熟菌群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技术研究了人工接种堆肥、自然堆肥微生物群落演变过程。[结果]传统培养方法显示两种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变均呈"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变化,堆肥整个过程中细菌数量占优势;人工接种NMF菌群增加了堆肥中微生物总体数量,丰富了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促进了堆肥菌群演替,堆肥腐熟时间缩短;接种NMF菌群能够提高堆肥纤维素分解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减少堆肥反硝化作用,有利于纤维素、木质素等难降解物质的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同时能够减少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结论]研究堆肥过程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对于了解堆肥进程、优化堆肥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8.
水葫芦生态工程措施对太湖竺山湖水环境修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取以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 Solms)等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措施净化污染水体,成为污染水体治理的发展趋势。在太湖流域,虽然已有多年的工程措施经验,但尚无针对该种生态工程措施实施过程中对水质改善影响的系统性研究,为此对2011年太湖竺山湖种养66.7 hm2水葫芦期间水体营养盐吸收和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受风浪扰动等水文气象条件的影响,工程区内外水体交换强烈,水体透明度、p H等基本理化指标变化不明显,水葫芦种养区内未出现厌氧现象,水葫芦工程措施对颗粒物及蓝藻具有滞留效果,使得水葫芦种养区水体TN、TP含量较高,其变化幅度分别为1.13~3.30、0.085~0.165 mg·L-1,低于外围水体中TN、TP含量;受气温及水流等影响,水体中蓝藻密度在8月份达到高峰,放养区内叶绿素含量为77.97 mg·m-3,同期边缘和外围含量分别为84.40、86.84 mg·m-3,植物根部叶绿素含量较高,表明水葫芦根须对蓝藻细胞具有较强的拦截作用。全年收获20000 t水葫芦,从水体中共带出N、P、K的量分别为19.8、2.4、44.5 t,表明规模化种养以水葫芦等为代表的生态工程措施具有较好的水体净化功能,为扩大利用水葫芦等速生漂浮植物建立的"移动湿地式"生态工程措施治理较大面积富营养化水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9.
芦荟试管苗增殖及壮苗定植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库拉索芦荟试管苗增殖技术体系改良及壮苗定植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B+KT1.0mg/L+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中,用食糖代替蔗糖、自来水代替蒸馏水,库拉索试管苗芽增殖率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附加1.0mg/LNAA的1/2MB培养基是库拉索芦荟试管苗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供试的3种移植介质中,库拉索芦荟试管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83%以上,沙土介质定植成活率最高,达到91.3%。  相似文献   
6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液中血红蛋白的吸光值。比较添加不同抗凝剂血液保存时间,确定一种猪血新复合型抗凝剂及其最佳保存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使用条件为抗凝剂溶液浓度15%、抗凝剂添加比例4.5‰、保存温度8℃、保存时间不超过84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