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 毫秒
71.
采用L型大泡通气系统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293T悬浮细胞和规模化生产慢病毒载体,通过4种方法驯化293T悬浮细胞,对其慢病毒包装能力进行验证,并建立种子扩增链,在5.5 L工作体积生物反应器中绘制悬浮细胞生长曲线和包装慢病毒。结果表明,采用体积分数50%的293 CD05 Medium无血清基础培养基和体积分数50%的SMM293-TⅡ培养基可以快速驯化293T细胞,成功得到野生型且具有慢病毒包装能力的悬浮细胞系。悬浮细胞在机械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2 d细胞密度可达1.5×10~6个·mL~(-1)。添加质粒复合物和补料培养基,培养4 d可以收获6.5×10~7 TU·mL~(-1)滴度的慢病毒粗产品,相比细胞工厂的滴度提高34倍。  相似文献   
72.
为了开发利用麻栎多糖资源,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麻栎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对其纯多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麻栎多糖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25∶1(mL∶g),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5%。麻栎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两步分离纯化后,得到2种纯多糖OP-1和OP-2。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OP-1和OP-2的纯度较高,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经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OP-1是由木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86∶0.7;OP-2是由核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42∶0.21∶0.56;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ELSD)法测得OP-1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44.8 ku,OP-2的重均分子质量为121.2 ku。  相似文献   
73.
    为了研究甘薯悬浮培养细胞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利用甘薯块根诱导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建立悬浮细胞培养体系,通过测定细胞密度和黄酮类物质含量来确定甘薯悬浮细胞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甘薯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同甘薯的块根(0.69%,干重)相当,各种培养条件下的平均值为0.64%;理论最佳培养条件为:用添加2.0 mg·L-1 2,4-D的固体MS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经多次继代培养后,在接种量为2 g·20 mL-1、2,4-D为2.0 mL-1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悬浮培养,其悬浮细胞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达到0.79%.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赤芍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搜集赤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借助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名转化;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氧化应激的相关基因,利用Veeny在线平台获得赤芍与氧化应激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建立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和赤芍-靶点-氧化应激可视化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筛选关键靶点;运用Metascape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成分和信号通路;运用AutoDock和PyMol软件对赤芍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12个赤芍活性成分,包括黄芩素、β-谷甾醇、鞣花酸、豆甾醇、(+)-儿茶素等;赤芍活性成分与氧化应激靶点分别有76和4 873个,其中赤芍与氧化应激交集靶点共69个,包括蛋白激酶B(AKT1)、转录因子AP-1(JUN)、细胞肿瘤抗原p53(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等...  相似文献   
75.
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综合利用中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海湾泥、粉煤灰、碱渣3种固体废弃物作为替代种植基质利用中是否存在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碱渣中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粉煤灰、海湾泥中砷含量较高,海湾泥中砷含量与沉积地点有关,将三者按适当比例混合掺拌形成新土源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一、二级标准,而基质上种植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分布因植物而异,但不会对植物生长带来危害,对环境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6.
进行胡芦巴愈伤组织诱导,在MS培养基上,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配比的植物激素,及在光培养和暗培养两种不同的培养方式下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性状和生长量等进行了比较。其中当BA1mg/L 2,4-D0.5mg/L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生长量最好,为疏松型愈伤组织系结果表明:不同激素配比和不同的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生长量和发生的性状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筛选胡芦巴薯皂甙元高产细胞株及其细胞悬浮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7.
[目的]获得一种香味更持久的新型香料。[方法]以4-甲基-3-硝基苯甲酸为起始物,通过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4-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2),又经过缩合反应、氧化反应、醛基保护等步骤合成2-(3-硝基-4-甲氧甲酰基)-苯基-1,3-二硫戊烷。[结果]目标产物及某些重要中间体的结构已通过红外光谱、质谱、H1NMR进行表征。[结论]目标化合物2-(3-硝基4-甲氧甲酰基)-苯基-1,3-二硫戊烷具有微弱的油脂香气和肉味,总收率达46.8%。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桧状青霉H16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于30℃,转速为200 r/min的SDYS培养基中培养了16 h的菌丝,经S1溶液洗涤后,在1 mol/L的NaCl为等渗溶液,采用浓度为10 mg/mL的酶液,酶解温度为35℃,转速为100 r/min的条件下处理1.5 h时原生质体量达到最佳,本实验范围内最高达到6×106个/mL;同时,选取含有25 mmol/L Ca2+的改良的察氏培养基培养经S2洗涤的原生质体时,原生质体可以达到较佳的再生率,本实验范围内最高达到24.3%。该研究为桧状青霉后期的菌株改造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β-葡聚糖是由葡萄糖单体通过β-1,3和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D型葡萄糖聚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单子叶禾本科谷实中的糊粉层和胚乳细胞壁中。β-葡聚糖酶属于水解酶类,能有效地降解β-葡聚糖分子中的β-1,3和β-1,4糖苷键,使之降解为小分子。由于在  相似文献   
80.
玉米芯碱液预处理条件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该文对木质纤维素原料玉米芯碱液预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以去除木质素,提高半纤维素、纤维素的酶解得率为目的。采用单因素多水平和正交试验方法得到最优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时间12 h,温度70℃,液固比23︰1,反应液中各物质质量分数为氨水2.5%、过氧化氢 0.6%、硅酸钠5%、硫酸镁0.05%。在此最优条件下,玉米芯残渣得率为59.74%、半纤维素保留率为56.60%、纤维素的保留率为86.20%、木质素的保留率为11.83%。残渣经分步酶解(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半纤维素、纤维素、总的酶解得率分别为41.36%、88.09%、69.21%,比未经预处理的玉米芯酶解得率分别提高了39.18%、40.89%、44.88%。结果表明,酶解得率与半纤维素的损失、木质素的去除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