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7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r6+胁迫对大豆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培养箱中用含有不同浓度K2Cr2O7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有4片叶子的大豆幼苗,8 d后测量其生理指标以揭示Cr6+对大豆幼苗毒害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K2Cr2O7(5 mg·L-1)对大豆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其株高、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4.97%、18.2%,MDA含量降低了15.95%,POD活性差异不显著;而高浓度K2Cr2O7(10~100 mg·L-1)对大豆幼苗有显著毒害作用,随K2Cr2O7浓度的增加,其株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大,POD活性显著降低,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52.
藏獒群体遗传结构及基因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APD技术对河曲藏獒和青海藏獒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基因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曲藏獒和青海藏獒群体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分别为85.53%和98.16%,平均为91.85%;两个藏獒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氏平均预期基因杂合度(H)和Shannon遗传信息指数(I)的平均值分别为1.5354、0.3191和0.4807;两个藏獒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0691,基因流为3.3679,Nei氏标准遗传距离(D)为0.0505。结果说明藏獒群体内遗传变异丰富,不同地域的藏獒群体之间存在广泛的基因交流,群体之间遗传分化程度很低。  相似文献   
53.
生猪养殖业长期以来在庄浪县畜牧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如何确保全县生猪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4.
采用改进的盐析法提取了藏獒血液基因组DNA,并对RAPD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改进的盐析法所提取的藏獒基因组DNA完整、无降解,完全可以满足RAPD分析的需要;20μL的最佳扩增体系组成为2.50 mmol/L Mg2+、0.60 mmol/L dNTP、50 ng模板DNA、1.25U Taq酶和0.3μmol/L随机引物,最佳退火温度为36.5℃。  相似文献   
55.
秃疮花生物碱的提取与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醇提法提取秃疮花生物碱,经石英色谱柱层析分离,对析出晶体进TLC检测、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将该晶体对五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最小抑制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半数抑菌浓度(IC50)测定,LSD法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秃疮花生物碱除对奇异变形杆菌抑制效果不显著外,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等的MIC分别为:0.22mg/ml、0.18mg/ml、0.18mg/ml、0.30mg/mL;MBC分别为:0.18mg/ml、0.18mg/ml、0.14mg/ml、0.30mg/mL;IC50分别为:0.1807mg/mL、0.1407mg/mL、0.1407mg/ml、0.2605mg/mL。  相似文献   
56.
在裕河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采集到的蕨类植物标本进行了鉴定、统计及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共有蕨类植物21科、44属、83种,蹄盖蕨科、鳞毛蕨科、金星蕨科为裕河蕨类植物中占优势的3大科,共计18属32种。植物区系为热带分布型、以泛热带分布为主,约占总属数的43.18%。属的相似性表明:该区系与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太白山的关系密切,而与黄土高原等关系疏远。裕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按用途主要分为药用、观赏、食用和指示蕨类植物4种类型。  相似文献   
57.
苦荞麦中芦丁提取及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苦荞麦中的芦丁,并进行TLC检测、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将芦丁对两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最小抑制浓度(MIC)、最低杀菌浓度(MBC)、半数抑菌浓度(IC50)测定。结果表明,其对大肠埃希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0.40mg/mL和0.20mg/mL;MBC分别为0.50mg/mL和0.20mg/mL;IC50分别为0.2605mg/mL和0.1607mg/mL。  相似文献   
58.
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的建立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中生物碱,并对其进行TLC检测,建立红茂草生物碱TLC检测技术;用红茂草浓缩液对3种供试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研究,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以95%乙醇:冰乙酸:水:浓氨水(15:0.5:2.5:0.5)为展开系统,分离效果最好,斑点清晰;对供试菌MIC测定结果分别为:大肠埃希氏杆菌0.18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14mg/mL、粪肠球菌0.26mg/mL。红茂草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TLC检测技术可作为红茂草提取物中生物碱质量控制方法,且该法重现性好、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59.
紫花苜蓿是一种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的优质饲草,其抗病性强,利用年限长,黄土高原一带是我国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油田的开发及农、工业活动的加强,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系统,主要土壤污染物(石油、镉、锌、铅)改变紫花苜蓿的细胞代谢、生长发育以及形态结构,降低了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土壤污染物的特点、污染物对紫花苜蓿的作用机理、防治和应对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0.
槐花中芦丁的正交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芦丁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510nm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从槐花中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参数,将芦丁用超氧负离子自由基清除法进行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醇提法提取工艺最为理想,其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100mL、振荡温度45℃,该工艺提取出的芦丁含量最高可达11.6%;芦丁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清除作用的IC50值为:0.0305g/L,存在显著性差异(t=2.93,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