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13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宋成舜  翟文侠  陈志  刘成武 《土壤》2011,43(6):1021-1027
以西宁市市区2008年建设用地数据为依据,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样本片区作为功能区的代表,运用综合评价法测算出各功能区的土地利用集约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市市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总体处于适度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面积为542.13 hm2,适度利用面积为5 546.56 hm2,低度利用面积为2 094.99 hm2;土地集约利用潜力主要集中在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上.  相似文献   
102.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我国茶类地理标志保护进展,探讨恩施玉露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建议扩大保护范围;尽快制订国家质量标准;充分利用农业品牌类遗产"恩施玉露",保护农业物种类遗产品种;开发恩施玉露茶文化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03.
起垄和施肥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起垄和施肥试验, 研究不同措施对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以期为冷浸田改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 冷浸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介于 48.5~ 198.0 mV之间, 远低于正常稻田(450~700 mV)。起垄使0~5 cm土层氧化还原电位有升高趋势, 但使>5 cm土层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冷浸田还原性物质总量变化范围为5.7~15.6 cmol·kg-1(起垄试验)和7.7~16.0 cmol·kg-1(施肥试验), 起垄在短期内会提高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 增施钾肥、锌肥和硅肥会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 而磷肥用量对土壤还原性物质基本无影响。0~25 cm和25~50 cm土层土壤Fe2+含量平均为3 388.92 mg·kg-1和3 356.39 mg·kg-1; 起垄60 d后, 土壤Fe2+含量随着起垄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 与不施肥(CK)、氮磷钾(NPK)处理相比, 施钾量增加20%(NPK2)、增加硅肥(NPK+Si)和增加锌肥(NPK+Zn)可以大幅度降低土壤Fe2+含量; 0~25 cm土层土壤Fe2+含量高于25~50 cm土层。 起垄和施肥使冷浸田土壤Mn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04.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分析——以咸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成舜  谈兵  黄莉敏  柯新利  匡兵 《土壤》2013,45(4):746-751
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协调理论模型,对咸宁市1999-2008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在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②从总体上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处于拮抗发展状态,耦合度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③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低度协调耦合、中度协调耦合和高度协调耦合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5.
作为区域的组成部分,农业发展和区域城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二者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很强的异质性和互补性。它们的内在关系表现为:农业结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调整以适应城镇发展的需要。而城镇化又必须以区域农业发展为前提。从世界农业和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看,农业首先为城镇化发展完成原始积累.“以农促城”推动区域城镇化。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镇积累增多,达到“以城哺农”,反过来促进农业发展。城镇化发展缓慢,农业调整就缺乏动力;反之,农业发展不足会导致城镇化进程停滞不前,不可持续。可见.二者之间形成了既相互联系、相互推进,又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昌远兰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17):10660-10662,10676
[目的]分析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变化特征。[方法]利用湖北省1949~2009年的历史文献、统计资料和普查数据,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深入分析了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点。[结果]近60年来湖北省耕地资源的数量经历了一个由短期增长到持续减少然后又平稳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省内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的不同,耕地资源变化的区域差异较明显;耕地资源总量和人均量的减少恶化了人地关系,加剧了人地矛盾,对湖北省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影响。[结论]为湖北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我国淡水鱼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有涨渡湖黄颡、泰山赤鳞鱼等10种。本文介绍我国淡水鱼类资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分析涨渡湖黄颡鱼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探讨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对策,并从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推荐性标准、区域专业化发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原产地域湿地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8.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伍家台贡茶是历史名茶,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本文探讨了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对策,并建议统一伍家台贡茶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尽快制订国家推荐性标准《地理标志产品伍家台贡茶》;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与农业品牌类遗产“伍家台贡茶”,整合恩施州宣恩县的绿茶品牌;对伍家...  相似文献   
109.
广东茶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省茶类资源现有3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尚无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分析了广东省茶类的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并提出以下建议:(1)深入研究名茶的地理标志特征;(2)挖掘与整理茶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3)以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为主;(4)充分利用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相似文献   
110.
介绍了我国山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概况,分析了吴厝淮山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并建议:(1)注册吴厝淮山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登记吴厝淮山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充分利用吴厝淮山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尽快制定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产品吴厝淮山》;(4)将地理标志“吴厝淮山”推广至其深加工产品;(5)实施地理标志特产吴厝淮山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