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94篇
林业   445篇
农学   27篇
  9篇
综合类   281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8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侯建建  白春生  张庆  玉柱 《草业科学》2016,33(10):2119-2125
以第1茬现蕾期刈割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原料(干物质含量为42.56%),结合康奈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研究不同浓度的单一和复合乳酸菌对苜蓿青贮品质及蛋白组分的影响。发酵40d后取样分析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所有乳酸菌处理组都能显著降低苜蓿青贮饲料的氨态氮含量(P0.05),并且均未检测到丁酸;添加量为1×10~7 cfu·g~(-1)的单一乳酸菌处理组氨态氮含量最低,乳酸含量最高;除添加量为1×10~5cfu·g~(-1)的复合菌处理组外,其它乳酸菌处理组的pH均显著低于无添加剂处理组(P0.05);乳酸菌处理后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复合菌处理组的非蛋白氮含量显著低于无添加剂处理组(P0.05);单一和复合乳酸菌都能降低蛋白组分中的非蛋白氮(PA)含量,增加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1)和中速降解真蛋白质(PB2)含量,复合菌处理的真蛋白质(P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的(P0.05)。综上所述,高浓度的单一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处理的苜蓿青贮发酵品质最好,复合菌能保护更多的真蛋白不被降解。  相似文献   
92.
蒜香藤是紫葳科蒜香藤属的优良木质藤本。为提升蒜香藤的繁育效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多项反映扦插成活及根系生长的指标,探究基质、IBA浓度及NAA浓度对蒜香藤嫩枝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对蒜香藤的生根率、总根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IBA浓度对蒜香藤的生根率、总根数、不定根数、不定根长和生根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NAA浓度对蒜香藤的新叶率和不定根长有显著影响(P<0.05)。隶属函数评价显示,可以从生根指数、老叶率、不定根数和总根数评价扦插效果。最适处理为插穗用100 mg·L-1IBA+50 mg·L-1NAA的溶液浸泡30 min,采用体积比为3∶2的河沙和泥炭土作基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红椿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适于红椿SSR分析的高多态性引物。[方法]通过L16(45)正交试验设计,确立红椿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利用优化后的体系对来自楝科植物的135对SSR引物,在6个不同的红椿居群中进行扩增,筛出能有效扩增的引物并进一步筛选出适于红椿的高多态性引物。[结果](1)10μL基于荧光d UTP的SSR-PCR体系中包含:10×buffer 1.0μL,Taq酶(5 U·μL-1)0.1μL,Mg Cl2(25mmol·L-1)0.8μL,d NTP(200 mmol·L-1)0.025μL,荧光d UTP(1 nmol·μL-1)0.01μL,引物(10 mmol·L-1)0.8μL,DNA模板45 ng剩余用dd H2O补足;(2)筛选出29对能有效扩增的引物,复选后获得了12对适于红椿SSR分析的高多态性引物。[结论]建立了SSR-PCR最佳反应体系并筛选出高多态性引物,为红椿的分子标记等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
【目的】建立基于无偏预测值(BLUP)与基因型主效加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GGE)双标图的分析模型,以提高林木多点试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方法】以火炬松36个基因型在6个试验地(S1~S6)的种子产量为基础数据,利用ASReml软件对实测数据进行空间变异结合因子分析法的模型拟合,以获取各地点下每个基因型的BLUP值;从试验地划分、试验地评估和林木基因型评估3个方面,对原始数据、BLUP数据进行GGE双标图分析与比较。【结果】BLUP数据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比原始数据具有更高的产量变异解释能力;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试验地分组结果一致,均分为2组,但BLUP数据的试验地点间的相关关系变弱;原始数据的理想试验地为地点S5,而BLUP数据为地点S1;原始数据和BLUP数据的最理想基因型均为21,但2种数据高产和稳产基因型的一致性比较低。【结论】基于BLUP与GGE双标图相结合的模型,可用于林木多点试验分析,其比原始数据的GGE双标图分析结果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支持柱直径对紫萼龙吐珠(Clerodendrum speciosum)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为其在城市园林垂直绿化中的快速攀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紫萼龙吐珠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直径支持柱(8,16,24mm竹竿)处理,并以无支持柱为对照(CK),分析不同直径支持柱下植株的生长动态、形态特征、生物量分配及表型可塑性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1)直径8mm支持柱上植株主茎长、节间长和叶片数均增长较快;直径16mm支持柱上紫萼龙吐珠具有较高的自主螺旋缠绕能力,且植株通过增加叶片数和主茎长提高自主攀援能力;直径24mm支持柱上植株的叶柄长和分枝节间长显著大于16mm支持柱上的植株(P0.05),自主缠绕情况较差的植株通过增加分枝的比茎长和比叶柄长、伸长节间等方式进一步搜寻外界支持物。(2)无支持柱组植株的根冠比显著大于有支持柱的植株(P0.05),显示支持柱的存在使植株的生物量更多地分配到地上部分的枝和叶;当植株攀援外界支持柱的扭转率下降时,植株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的分枝茎和叶柄上。(3)紫萼龙吐珠在主茎水平上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而在其分枝水平上,植株主要通过改变生物量的分配来适应不同的外界支持物条件。【结论】紫萼龙吐珠对不同直径支持柱表现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在园林实践中选取直径为8~16mm的支持柱供其攀援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96.
为探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Sigma家族中Sigma 1基因的分子特征,从黄野螟成虫转录组文库中鉴定获得了GST Sigma 1基因全长c DNA,命名为Hv GSTs1(Gen Bank:MF521977)。并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使用RTq PCR对Hv GSTs1在其不同发育阶段、幼虫不同部位及成虫不同部位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054 bp,共编码20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Hv GSTs1蛋白氨基酸序列含有N端结构域GST_N_Sigma_like和C端结构域GST_C_Sigma_like等2个结构域,Hv GSTs1的氨基酸序列与二化螟同源性最高,为76%。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黄野螟与二化螟处于同一分支。用RT-q PCR分析了Hv GSTs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Hv GSTs1在蛹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阶段;Hv GSTs1在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在中肠表达量最低;Hv GSTs1在成虫中腹部和胸部表达量最高,足部表达量最低,各部位均有表达,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为以后深入探讨黄野螟Sigma家族GST的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7.
白掌属植物(Spathiphyllum Schott)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观叶植物。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是观赏植物育种与应用的基础。本研究以20份白掌种质资源为材料,对27个重要的观赏性状进行观测,结合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解析白掌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6个数量型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27.2%~69.9%,其中株高、分芽数、叶片数、叶宽、叶柄粗、花序长和小花数变异较大,而株幅和花序粗变异较小。11个描述型性状可以被划分为2~4个等级,香农-维纳指数范围为0.20~1.01,其中叶形的香农-维纳指数最高,而花被片是否分离和花被片颜色的香农-维纳指数最低。对27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当距离为3时可以划分为Group A和Group B两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27个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范围为-0.72~0.91。在Group A中,性状之间大部分呈显著相关,其中佛焰苞长分别与佛焰苞宽和花序长的相关系数高达0.91,而在Group B中性状大部分相关性不显著。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表明,20份白掌种质可以分为Grou...  相似文献   
98.
3种改造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3种人工林的林下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以期为生态公益林的培育及养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石笔木Tutcheria championii纯林(简称P1样地),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l、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v等为主的针阔混交林(简称P2样地),以及米老排、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等为主的阔叶混交林(简称P3样地)调查并记录各林分样地内灌木和草本的种类、盖度、株数及平均高度,运用多样性及均匀度等指标分析不同林分类型的林下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在各个样地分别用100 cm3环刀采集0~20 cm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等物理性质。【结果】各林分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的平均值小于草本层,但是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大于草本层;各样地草本层生长状况优于灌木层;P1样地的灌木及草本植物种类、数量均多于P2、P3样地;3种林分中,P1样地的土壤容重最大,P2样地的土壤容重最小;土壤总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毛管持水量、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指标均表现为P2样地P3样地P1样地。【结论】混交林的群落结构较纯林合理且对土壤质量的改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
为调查华南地区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资源分布状况,本研究对该区域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黄梁木(Neolamarckia cadamba)、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和杧果(Mangifera indica)5种主要树木AM真菌侵染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形态学特征及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AM真菌种类。结果表明:1)5种树木均能形成丛枝菌根,红花羊蹄甲和尾叶桉为疆南星型(Arum-type),杧果、构树和黄梁木为重楼型(Paris-type)。红花羊蹄甲和杧果的菌根侵染率高、孢子密度大,构树、黄梁木和尾叶桉的AM真菌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相对较低。2)鉴定出AM真菌5属8种,分别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的浅窝无梗囊霉(Acaulospora lacunosa)和刺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pinosa),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根孢囊霉属(Rhizophagus)的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以及球囊霉属(Glomus)的3种Glomus spp.和硬囊霉属(Sclerocystis)1种Sclerocystis sp.。3)球囊霉属的AM真菌广泛分布在红花羊蹄甲、杧果和构树根际,刺无梗囊霉分布在杧果和尾叶桉根际,摩西斗管囊霉为优势种,分布在构树和黄梁木根际;而浅窝无梗囊霉和硬囊霉只分布在1种树根际,表明其宿主专一性相对较强。结果显示华南树木根际土壤中AM真菌物种多样性较高,同时本研究为深入研究该地区林木根际AM真菌功能多样性提供了初步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在对秦岭林区华山松大小蠹危害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异性和华山松大小蠹发生的情况,探索适合秦岭森林生态系统的华山松大小蠹引诱剂林间释放技术。结果表明:1)秦岭林区半阴坡和半阳坡的华山松更易遭受华山松大小蠹的入侵,华山松大小蠹交配模式为一雌一雄和一雌二雄2种模式。2)对华山松和华山松大小蠹消化道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活性检测的基础上,构建的引诱剂配方B(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2∶1∶1)、H(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2∶3∶2)和I(α-phellandrene:(S)-(-)-α-pinene:camphene=1∶1∶1)对华山松大小蠹的引诱效果明显大于其他6种配方,引诱剂配方B对雌雄虫引诱效果有显著性差异。3)对不同位点诱捕器悬挂引诱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受害林林内和林间小路的诱捕效果最好,林缘和林外10m诱捕效果次之,林外50m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