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19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富水库区两栖林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07年选择武汉市新洲区罗堰水库开展了进一步的湿地两栖林营造试验.试验选择速生、经济价值高、抗性好、易繁殖,并且适宜湖库湿地栽植的9个杨树新品种,采用截杆打孔栽植法,以2m×2m的株行距进行示范栽植,截至目前树苗长势良好,试验取得初步成功.通过对两次营林试验效益的分析和库区农民的反映,得出湖库湿地两栖林业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生态和社会效益更为突出,再结合资源丰富的优势,湖库湿地两栖林业模式具有巨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猪肉质量安全可追踪系统及其管理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凌  刘华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327-1330
建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该研究在界定可追踪系统概念和分析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条形码和互联网技术的猪肉食品质量安全可追踪系统的网络结构、系统流程、业务流程和信息标识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3.
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概念,并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边界的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选择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基于物元分析法的土地健康评价——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菲  杨乐  马才学 《农业工程》2012,2(2):72-77
针对综合指数评价法存在的信息遗漏及主观等问题,该文采用物元分析法对湖北省枣阳市土地健康水平进行评价。在诠释土地生态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模式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物元分析方法构建土地健康评价的综合评判模型,并以湖北省枣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吴店镇和七方镇土地处于健康状态,新市镇和太平镇土地处于不健康状态,其他8乡镇土地处于亚健康状态。根据评价结果,该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枣阳市土地的健康、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5.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促进宅基地流转,缓解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巨大需求矛盾。采用问卷调查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方法,以贫困县湖北省罗田县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对宅基地流转影响最大,且为正向影响;家庭非农人口比例、房屋使用年限、家庭拥有房屋数量、距县城中心距离、宅基地距主干道距离等也是其显著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应通过提升农民素质、建立合理的流转收益收取、分配和管理机制以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促进宅基地的合理流转。  相似文献   
36.
采用多因素综合加权法选取影响各行政区基本农田保护数量的主要闪素,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合理分解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数学模型.该方法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编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汉市生态用地变化驱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研究武汉市2002—2008年生态用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发现,研究中所选10个驱动因素均表现出与生态用地变化的显著相关性,并且均可归为一个主成分,即人类的需求。人类的需求决定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制约着人类的需求,并共同导致生态用地面积和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38.
低碳概念下武汉市生态足迹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处于从工业文明时代迈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转折期。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以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1996—2010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并运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2011—2015年的生态足迹状况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1996—2010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有所增加;(2)可使用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3)武汉市一直处于生态赤字状态,生态压力指数持续较高;(4)2011—2015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足迹逐年增加,而人均生态承载力逐年减少,按照现行发展模式,到2015年,武汉市人均生态赤字率将达到253%。因此,大力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武汉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各国政府纷纷通过强化本国环境规制的手段来达到改善本国生态环境、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目的.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完善环境规制体系来控制环境污染是国内外学者近年来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就环境规制对产业生产率影响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运用拓展的C-D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估算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基于贡献率的区域差异提出了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武汉城市圈2001-2004、2005-2008、2009-2012、2001-2012年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1%、7.59%、10.04%、6.07%,建设用地投入对促进城市圈经济增长有着重要作用;2)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有必要根据区域差异实施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3)按建设用地贡献程度和替代性,可将城市圈划分为建设用地依赖型、挖潜型和替代型三种管控类型,并从总量控制、增量分配、土地批供用查等方面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通过划分建设用地管控类型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能够实现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