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兔眼越橘茎段快繁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获取兔眼越橘微体快繁高效技术体系,以越橘幼嫩茎段为试材,通过改变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和炼苗基质的组分对24种介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WPM+10mg/LZT能显著提高外植体的萌芽率和>1cm的枝条数;增殖培养基WPM+5mg/LZT能使新梢增殖率提高12倍;散射光处理下,生根培养基1/2WPM+0.1mg/LIBA能使试管苗生根率达到97%;草炭∶石英砂=2~3∶1的炼苗基质可以使幼苗的成活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32.
酸性土壤中大豆优势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两个酸性土壤生态实验点(江西鹰潭、浙江金华)种植的不同大豆品种根瘤中,分离纯化出29个分离物,并对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生物学特性分析.从其中16个分离物中扩增出nifH基因,测序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出的菌株主要为慢生根瘤属(Bradyrhizobium)菌株.10个分离自浙江金华的菌株,在大豆品种之间的种属差异不大.在6...  相似文献   
33.
利用抗利福平标记及平板菌落计数法,研究了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C09在小麦叶内和叶际的定殖能力,证明菌株CC09能够在小麦叶内和叶际以较高数量稳定定殖,叶际定殖量在喷雾后1 d达到最大(3.98×107 cfu/g),之后稳定维持在1.58×104~3.16×105 cfu/g;而叶内的定殖量7 d时达到最大(1.58×106 cfu/g)并维持稳定。另外,菌株CC09在小麦叶际和叶内的定殖受温度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温度越高,其叶际和叶内定殖量越高;菌体重悬液中添加相当于原发酵液中代谢产物含量1倍和4倍的浸膏能显著提高菌株CC09在小麦叶际和叶内的定殖;而接种量对菌株CC09的定殖无显著影响。琼脂培养法测定表明,菌株CC09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对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导致孢子透明、变形甚至细胞破裂。室内盆栽试验表明,菌株CC09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有很高的预防和治疗效果,15 d时防效为95%,是三唑酮的2.3倍,而其20倍稀释液的防效与化学农药三唑酮效果相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C09是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4.
采用摇瓶发酵试验,比较了11种已用于芽孢杆菌合成环脂肽的培养基对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产iturin A的影响,筛选适合菌株CC09产iturin A的主要营养成分。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方法,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获得了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摇瓶发酵产生iturinA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小麦粉14 g/L、黄豆饼粉25 g/L、玉米粉8 g/L、MgSO4 0.1 g/L、MnSO4 2.5 mg/L、FeSO4 0.8 mg/L;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0 mL/250 mL、pH 6.0、28℃、125 r/min、48 h,在此条件下,生防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合成iturin A的产量达501 mg/L,较优化前的138 mg/L提高了4.2倍,且发酵成本是利用改良LB培养基的4.3%。  相似文献   
35.
对猪乳中一组高分子量多态性蛋白质(HMWP)的特异性、分泌特征和来源进行了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HMWP可能是猪乳中特有的乳蛋白。在泌乳1~20d阶段,HMWP的浓度和在乳蛋白中的百分比在泌乳第1天最低,1周内呈上升趋势,但在泌乳第7~20天变化不大。HMWP与提取的乳脂肪球膜结合蛋白(MFGMP)进行电泳比较,提示该蛋白是分泌型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等检测,显示HMWP是非血源型的,可能是在乳腺细胞中合成并分泌进入乳中的。  相似文献   
36.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主要研究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和转基因作物大量种植,在带来重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定的生态风险,包括会对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尤其是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产生难以预测的复杂影响。目前这些研究方向已成为土壤生物安全的研究热点。本文简要分析了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转基因作物种植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进展、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及其评估研究的主要策略等。  相似文献   
37.
利用选择性培养平板计数法,研究了苏云金芽胞杆菌(Bt)营养体和芽胞在小鼠肠道的数量消长及对小鼠肠道生理性有益菌群(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影响,同时利用基于16S r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研究了Bt对小鼠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营养体和芽胞在小鼠肠道内很快死亡,也未对小鼠肠道有益菌群数量和细菌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说明苏云金芽胞杆菌(Bt)营养体及芽胞对小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8.
采用抗利福平标记菌株的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了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C09在小麦根部的定殖能力及消长动态,发现菌株CC09在小麦根内、根表和根际均能定殖,接种后5 d定殖量分别稳定维持在2.7×105、2.0×105和5.5×105 cfu/g。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菌株CC09能够在小麦根组织的皮层细胞、细胞间隙、中柱鞘及髓腔中定殖,且不影响根组织细胞结构。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用菌株CC09发酵液灌根处理小麦,对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侵染引起的麦苗赤霉病的防效高达90.7%,表明菌株CC09是潜在的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生防菌,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为揭示种植富含硫氨基酸的转基因大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在网室栽培条件下,测定了成熟期根际土的有机元素含量,并利用Biolog ECO/GN/GP/FF系统分析了种植转基因大豆(A组:受体为南农88-1,3个转基因株系为OE-8,OE-7和RNAi-3;B组:受体为N2899,3个转基因株系为Gagal 17-4,Gagal 21-8和Gagal 57)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2组转基因大豆后土壤硫元素与各自受体相比均极显著下降(P<0.01),A组中3个转基因大豆株系的每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表征的土壤微生物活性和McIntosh等多样性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3个转基因大豆株系根际土革兰氏阴性菌的AWCD值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革兰氏阳性菌的AWCD值和McIntosh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转基因品系OE-8根际土真菌的McIntosh指数也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B组中转基因品系Gaga1 17-4和Gaga1 21-8的革兰氏阳性菌AWCD值显著高于对照,而Gagal 57的革兰氏阳性菌AWCD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转基因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在Bi-olog生态板上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试验所用转基因大豆能够显著影响土壤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活性以及革兰氏阳性菌与真菌的群落多样性,且这种影响与受体品种的基因型有关。  相似文献   
40.
牟新利  付川  吴汉夔  文畅  徐超  欧容  范深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41-11342
以芦丁为标准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水杉种子中芦丁的含量。结果表明,芦丁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004~0.0400mg/ml,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0.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